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水稻技术集成方案

时间:2022-10-12 10:06:26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水稻技术集成方案

为促进全市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稻农科技种稻水平,提高全市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根据《德惠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部署,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集成技术

1.种子处理

通过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步骤后,进行播种。播种要根据当年气温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水稻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因此当气温稳定超过5―6℃即可播种。不要播种过早,防止播后不能下地而芽干或烂芽。

2.苗床

(1)配制营养床土:选没打过除草剂的旱田土加入10%腐熟好的猪粪或马粪,或加入5%腐熟好的鸡粪,然后过5目筛将杂草、碎石、土块等去掉,再与床土调理剂(如麦立真、沃必达等)混拌均匀装盘待播,要注意使用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理剂时不能超量,防止秧苗控制不长;兑原土要适量,多了后期脱肥,少了易烧根、烧芽。

(2)制作置床:置床制做要精细、平整、防止出现秧盘架空现象,造成缺水僵苗。

(3)秧田管理:

秧苗管理要求精心细致,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

播种――出苗

这段时间主要是密封保温,保证出苗所需的水份和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要通风降温。缺水时要及时补水,一般底水未浇透,或置床渗水,出苗前经常出现芽干现象,因此这个时期水份是重点,但也不能水份过大,防止低温烂芽。覆膜的出苗后立即撤去地膜,以免烧苗。

出苗――1叶1心期

这个时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强,注意床土不能过湿,否则影响根系生长,尽量少浇水,温度控制在20―25℃,高温晴天要通风降温,防止烧苗。要注意在背风面通风,防止摔苗和大风掀棚。

当秧苗长到1叶1心时,最好能浇一次灭枯灵等药剂防治立枯病。

如果播种后未进行药剂封闭除草或除草效果不好的苗床,1叶1心期是使用敌稗的最佳时期,用20%敌稗乳油兑水40倍于晴天无露水时喷雾,用药量每667平方米1千克,施药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半天内不要浇水,以提高药效。

1叶1心――3叶期:

1叶1心――2叶1心(离乳期前后)是立枯病和青枯病的易发时期,也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水份最不敏感,对低温抗性强。床土水分应控制在一般旱田状态,保持床面干燥只有床土干裂时才能浇水,以此促进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高温晴天及时通风炼苗,防止秧苗徒长。

有盐碱的地区此时期应浇酸化水1―2次降低床土PH值,方法是每50千克水中加入50毫升硫酸(大约1000倍),浇后不用洗苗。

在3叶左右要追一次离乳肥,每平方米追施硫酸铵30克,施后用清水冲洗一次,以免烧苗。

3叶――插秧:

此期不仅秧苗需大量水分,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也大,床土容易干燥,因此浇水要及时,充分,否则秧苗会干枯。这时外部气温已经很高,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要大通风,棚裙白天可以掀起来,晚上外部在10℃以上时可以不盖棚裙。插秧前要掀棚炼苗3―5天,这样插秧后基本不缓苗,返青快,成活率高。

在插秧前3―4天追施一次“送嫁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硫铵50―60克,施肥后用清水洗苗防止烧苗。

为了预防潜叶蝇在插秧前用40%氧化乐果乳油兑水800倍,在无露水时,避开中午进行喷雾。插前人工拔一遍大草及恶苗病株。

3.本田

(1)整地泡田:

原则: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格田内高低差不过寸。秋翻比春翻好,因为秋翻冬冻春化,冻融作用使土块细碎,杂草种子、病菌和害虫被翻到土表而被冻死,减少危害。翻地深度要求15―18厘米,冷浆地深些,沙土地可浅一些,要求扣垡严,不漏耕,实行早耙水找平。结合翻地深施底肥,插秧前3-5天灌水泡田、耙地。

(2)肥水管理:

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测土配方施用化肥,缺啥补啥,做到合理平衡施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施肥要做到底肥深施,口肥浅施,追肥分期施,留三分之一钾肥做穗肥追施,还要注意施用有机粪肥的地块根据施用粪肥的种类及数量酌情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防止贪青晚熟和倒伏。

灌水采取浅―晒―深―湿的间歇灌溉方法,以提高地温、促进早生快发、控制无效分蘖。尽量做到单池排灌,不要串池排灌,以确保除草剂和化肥均匀,确保地温稳定。

(3)移栽:

采用机械插秧技术,确保均匀,确保密度。

一般情况下水稻根生长最低温度为14℃,泥温13.7℃,叶片生长温度是13℃。因此要根据温度来确定移栽期,一般我市5月15日左右开始移栽。一般密度为每公顷20万穴左右,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情况上下调整。

(4)化学除草:

A、慎重选择除草剂品种。根据田间杂草群落情况,保水能力、秧苗素质、以及气象条件,正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三证”齐全的名牌产品。

B、正确使用除草剂。把握好用药时期,药剂用量要精确,施用要均匀,施用方法要正确,施药后要注意保持水层,不要串池排灌。

C、根据田间杂草群落选择适宜的除草剂。稻稗多的地块建议施用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三棱草、水葱等莎草科杂草多的地块,建议两次施用苄嘧磺隆,间隔15天左右,或者先期正常用药,中期施用米全除草剂;眼子菜多的地块建议施用西草净,于眼子菜由红转绿时施用效果最好;水绵多的地块建议施用百螺敌,施用百螺敌比施用硫酸铜效果好,可以当年一次根除水绵,而且还可以兼防福寿螺。

D、漏水田除草剂的选用。漏水田尽可能不使用芽前除草剂,建议用稻田旺、农力等除草剂于杂草3叶期前喷雾处理,一天后灌水还有封闭作用。

E、盐碱地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建议加大用药量。

F、施药时期如遇阶段性低温,建议在气温回升后选用适宜的除草剂。

G、如发生药害应及时排灌洗田,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药害。

(5)病虫害防治:

水稻常发生的病虫害有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赤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褐斑病、潜叶蝇、负泥虫、二化螟等,但对产量影响最大的二化螟和稻瘟病,应重点防治。

A水稻二化螟的防治:

防治二化螟首先应要选种秆细而坚硬的抗虫品种,药剂防治最好采用喷雾法,用杀虫单、杀虫双等喷雾,能够保住水的地块可以使用杀虫双撒滴剂或杀虫双颗粒剂。

B稻瘟病的防治:

稻瘟病的防治应着重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以肥水管理为主的丰产防病栽培措施,尽可能减少初侵染源,并在发病期间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C赤枯病的防治:

一般在6月份高瘟情况下发生,主要原因是高温使稻株对锌、钾、锰等元素吸收发生障碍造成僵苗、红叶、干尖、烂根、甚至死亡,也有阶段低温障碍、肥粪烧根、土壤中重金属及有害分子的毒害、除草剂的药害、土壤粘重通透性差、盐碱重等原因引发水稻赤枯病。

防治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或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除草剂不要施用过量、过早,发病后及时喷施含锌、钾、锰等元素的叶面肥进行防治。

(6)适时收获:

于9月中、下旬轻霜点过及时收获,防止穗粒脱落。

上一篇:白城市绿豆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 下一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主导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