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烟田杂草种类与分布

时间:2022-10-12 08:34:15

宜昌市烟田杂草种类与分布

摘要:为了明确宜昌市主要烟叶产区烟田杂草种类及分布,确定危害烟叶生产的主要杂草种类,为高产优质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宜昌市的秭归县、兴山县和五峰县选取了10个样点进行烟田杂草普查。结果表明,宜昌市烟田杂草种类53种,分属22科。根据杂草发生密度,宜昌市烟田杂草优势种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和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根据杂草发生频度,宜昌市烟田高频杂草分别为尼泊尔蓼、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马唐和牛膝菊。海拔高度对杂草的种类及分布有一定影响,杂草种类在低海拔更为丰富。

关键词:烟田;杂草种类;密度;频度;分布

中图分类号:S4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210-04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Weeds in Tobacco Fields in Yichang City

LI Xi-hong1,XU Ru-bin1,LI Ru-hai2,CHU Shi-hai2, LIU Sheng-gao3,YUAN Yue-bin3

(1.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30, China; 2.Hubei Key Laboratory of Crop Diseases,Insect Pests and Weeds Control/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Soil Science,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

3.Yichang Branch of Hubei Tobacco Company, Yichang 443000,Hubei,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weed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main tobacco districts in Yichang, determine the major weed species harmful to tobacco production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tobacco,10 sample sites in tobacco fields from Zigui county, Xingshan county and Wufeng county in Yichang were selected to survey we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were 53 weed species belonging to 22 families in tobacco fields in Yichang. According to weed density,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Digitaria sanguinalis, Polygonum nepalense and Galinsoga parvifl. According to weed growing frequency, weeds with high frequency were ranked as Polygonum nepalense, Acalypha australis, Digitaria sanguinalis, and Galinsoga parvifl. Moreover, altitude had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weed, weed species being more abundant at lower altitude.

Key words: tabacco fields; species of weeds; density; frequency; distribution

烟田有害生物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烟田有害生物主要包括病、虫、草害,其中病虫害的研究较多[1-4],在生产实际中对烟田病虫害的防治也更为重视,相对而言对烟田杂草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远远不够。烟田杂草也是影响烟叶生产的重要有害生物,它与烟叶争夺光照、水分和空间,恶化田间环境,影响通风透光和排灌,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烟叶产量与品质[5,6]。研究表明,烟田杂草鲜重与烟叶产量、产值呈显著负相关[7]。为了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必须对烟田杂草进行有效的防除。烟田杂草种类的调查和杂草种类植物学分类地位的鉴定,是进行烟田杂草生态学、生物学、发生规律和杂草群落研究的基础[8]。只有明确烟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发生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高效防除。因此,进行烟田杂草的调查研究十分必要。在我国的主要烟草产区,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阙劲松等[9]研究分析了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主要种类与防除技术;李树美[10]研究了安徽省烟田杂草的分布与危害;罗战勇等[11]对广东省的烟田杂草进行了调查。湖北省鄂西地区是我国的烟草主产区之一,其中,宜昌市是湖北省最重要的烟叶产区,但截至目前,对湖北省烟田杂草的系统调查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在全面了解宜昌市烟草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在主要的产烟县,选取有代表性的乡镇对烟田杂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从而全面了解此地区烟田杂草的种类、优势种、各种类发生的频度以及分布规律。该调查研究将对烟田杂草的有效防除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于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烟叶种植面积较大的秭归县、兴山县和五峰县进行。调查地点分布于3个县的6个不同乡镇,共有10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调查点。这10个调查点分别为:A.秭归县茅坪镇,海拔1 100 m;B.秭归县茅坪镇,海拔980 m;C.秭归县茅坪镇,海拔1 240 m;D.兴山县黄粮镇,海拔900 m;E.兴山县黄粮镇,海拔980 m;F.兴山县榛子乡,海拔1 320 m;G.五峰县田家山镇,海拔1 170 m;H.五峰县湾潭镇,海拔1 220 m;I.五峰县渔关镇,海拔795 m;J.五峰县渔关镇,海拔920 m。

1.2 试验方法

综合考虑烟田气候条件与海拔高度、烟草品种和植烟面积等因素,在每个县选择2~4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择3块烟田进行普查。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50 cm×50 cm,调查样方中的所有杂草种类和株(分蘖)数。参照文献[12-16],对所有调查到的杂草进行种类鉴定。计算每个调查点的3个田块中杂草密度的平均值;计算每一种杂草出现的频度,频度计算公式为:频度=某种杂草出现的次数/总样方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宜昌市烟田杂草种类

宜昌市烟田杂草种类、密度与频度的普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宜昌市烟田有杂草53种,分属22科。其中菊科(Asteraceae)最多,有13种;其次是禾本科(Poaceae),有6种;蓼科(Polygonaceae)有4种;唇形科(Lamiaceae)5种;十字花科(Crucifer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c)均为3种;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和苋科(Amaranthaceae)分别有2种;藜科(Chenopodiaceae)、酢浆草科(Oxalidaceae)、莎草科(Cyperaceae)、车前科(Plantaninaceae)、荨麻科(Urticaceae)、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桔梗科(Campanulac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堇菜科(Violaceae)、天南星科(Araceae)、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和葡萄科(Vitaceae)13科各有1种杂草。

2.2 宜昌市烟田杂草密度比较

由表1可知,在普查的3个县中,各个县的杂草种类不尽相同。其中,秭归县38种、兴山县36种、五峰县39种。其中有25种杂草在这3个县普遍分布。

以杂草密度大小为标准确定的杂草优势种在各县有很大程度的重合,但也有一定差异。以密度大小排列,秭归县优势种类依次是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兴山县优势种类依次是马唐、尼泊尔蓼和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五峰县优势种类依次是马唐、尼泊尔蓼和牛膝菊。3个县的所有杂草中,平均密度最高的3种杂草依次为:马唐(34.42株/m2)、尼泊尔蓼(25.65株/m2)、牛膝菊(14.35株/m2)。因此,综合各县的优势种及全部调查样方中的杂草平均密度来看,宜昌市烟田杂草优势种为马唐、尼泊尔蓼和牛膝菊。

2.3 宜昌市烟田杂草频度比较

由表1可知,宜昌市烟田的53种杂草在调查样方中出现的频度有很大差异,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杂草在分布广度上的差异。发生频度越大的杂草其分布更为普遍。其中,发生频度大于20%的杂草有11种,以频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尼泊尔蓼、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马唐、牛膝菊、通泉草(Mazus japonicus)、繁缕(Stellaria media)、藜(Chenopodium album)、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艾蒿(Artemisia argyi)、牛筋草(Eleusine indica)、母草。这11种杂草在宜昌市烟田分布最为普遍。其中,尼泊尔蓼的发生频度最高,达到78.00%,说明该种杂草出现在绝大多数调查样方中。频度大于50%的杂草有铁苋菜、马唐和牛膝菊,这4种发生频度高于50%的杂草,除铁苋菜外,其余3种也是密度最高的杂草。这说明杂草的发生频度与其密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分布广泛、发生普遍的杂草往往具有较高的密度。结合杂草发生频度和密度,可确定宜昌市危害最为严重的几种杂草为马唐、尼泊尔蓼、牛膝菊,这几种杂草应作为防除重点。

2.4 不同海拔高度烟田杂草的分布

本研究的10个调查点选取了两类不同的海拔高度,即海拔高于1 000 m和低于1 000 m两类。两类海拔各有5个调查点。其中海拔1 000 m以下的样点有杂草44种,海拔1 000 m以上的样点有杂草41种。32种杂草在两种海拔高度都有分布,12种只分布于海拔低于1 000 m的样点中,9种只分布于海拔高于1 000 m的样点中。因样本数量的限制,以及海拔高度之间的差距较小,并不表明某些杂草只适应特定的海拔高度。就本次调查而言,二者之间杂草种类的差异表明,杂草种类在较低海拔更为丰富(表1)。

3 小结与讨论

1)普查结果表明,宜昌市烟田杂草种类丰富,共有杂草种类53种,分属22科。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湖北省宜昌市主要烟叶产区的烟田杂草种类、优势种、分布规律、发生频度等,填补了本地区烟田有害生物研究的某些空白,提升了烟田杂草研究的理论水平,为烟田杂草的有效防除提供了科学依据。

2)以发生密度为标准确定的烟田杂草优势种在各县市差异不大,有很大程度的重合。综合来看,宜昌市烟田杂草优势种为马唐、尼泊尔蓼和牛膝菊。这3种杂草在全部调查样方中平均密度最大。

3)各种杂草发生频度有很大差异,最高的为78.00%,最低的仅0.67%。发生频度大于20%的杂草有11种,低于2%的有10种。发生频度大于50%的杂草有尼泊尔蓼、铁苋菜、马唐和牛膝菊,除铁苋菜外,其余3种也正是密度最高的杂草。这说明杂草的发生频度与其密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分布广泛、发生普遍的杂草往往具有较高的密度。结合杂草发生频度和密度,可确定宜昌市危害最为严重的几种杂草为马唐、尼泊尔蓼、牛膝菊,这几种杂草应作为防除重点。

4)海拔高度对杂草的种类及分布有一定影响,在所有调查的10个样点中,海拔1 000 m以下的5个样点共有杂草44种,海拔1 000 m以上的样点共有41种,可见杂草种类在较低海拔更为丰富,但差异不是很明显。这一结果与恩施州烟田杂草分布规律有一定相似性,但恩施州海拔高度对杂草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17]。

参考文献:

[1] 张永春,周杜浪,杨晓刚,等.烟青虫生物防治药剂的筛选[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6):124-127.

[2] 陈顺辉,顾 钢,巫升鑫,等. 福建省烟草植保研究发展报告[J].海峡科学,2010(1):48-51.

[3] 张 英,周桂夙,曾淑华,等. 烟草病害控制技术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0(3):599-602.

[4] 赵荣艳,杨靖华,蒋士君. 烟草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18-5919.

[5] 胡 坚.烟田杂草的危害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7):83-84.

[6] 招启柏,薛 光,赵小青.江苏省烟田杂草发生及危害状况初报[J].江苏农业科学,1998(1):43-45.

[7] 余 清,屠乃美,曾 嵘. 烟田杂草对烤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5):92-93.

[8] 于树华,毛汝兵,唐 维,等.中国种子植物杂草分布区类型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1189-1192.

[9] 阙劲松,赵国晶,徐 云,等.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主要种类与防除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09(6):49-52.

[10] 李树美.安徽省烟田杂草的分布与危害[J].中国烟草学报,1997,12(4):60-66.

[11] 罗战勇,李淑玲,谭铭喜.广东省烟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调查[J].广东农业科技,2007(5):59-63.

[12] 李扬汉.中国杂草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3] 傅书遐.湖北植物志(第1卷)[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4] 傅书遐.湖北植物志(第2卷)[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5] 傅书遐.湖北植物志(第3卷)[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6] 傅书遐.湖北植物志(第4卷)[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7] 褚世海,李儒海,谭 军,等.湖北省恩施州烟田杂草种类与分布[A].王凤龙,王 刚.烟田有害生物调查研究与防治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83-86.

上一篇:广林九号桉叶精油的抑菌活性研究 下一篇:13个茶树新品种在杭州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