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情绪调节教学法

时间:2022-10-12 07:42:07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情绪调节教学法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人的情绪这个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师和学生的情绪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及完成情况。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就得充分的调动其学习兴趣,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调节学生的情绪,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 情绪调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23-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育一线的广大工作者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层次越来越深入。研究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手段的研究,而是推广到对学生主体的研究上来了,并且所研究的层次越来越深入了。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对非智力因素的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绪也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得到了广大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从心理上的角度来说,人的情绪对于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它可以使行为朝着事物发展的有利方向前进,也可以阻碍事物的正常进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人的情绪这个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师和学生的情绪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及完成情况。笔者在本文从教师及学生的情绪两个方面浅谈情绪调节教学方法。

一、体育教师不良情绪的表现及影响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一般会存在着下列的不良情绪:1.在教学语言方面: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没有激情,语气非常平淡,没有幽默感,有时甚至枯燥无味;在讲授动作要领时,语句含糊不清,学生根本听不懂;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会用尖刻的语言去辱骂讽刺学生。2.在动作示范方面:示范动作只是敷衍了事,在学生面前从不做规范的、分层的动作分解示范,也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了规范的动作。3.在教学态度方面:教学态度非常的不认真,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也不从主动地在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总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体育教师不良情绪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如下:无可置疑,教师的不良情绪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容易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产生情绪障碍。例如,学生对于动作要领缺乏练习的热情及主动性,对动作理论的理解能力也存在着明显的下降,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骤然递减,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等等。而这些情绪障碍势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想象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而制约阻滞了学生对关键技术动作的领会、操练和掌握。

二、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及影响

学生的不良情绪具有下面三种类型:冲动型、傲慢型、自卑型。由于教师在授课时不良情绪及不良教学方法,会引起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上述三种不良情绪。冲动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非常霸气,容易和学生产生摩擦,甚至会大打出手。有时也会和教师进行身体接触;傲慢型学生对其它学生根本看不起,不太喜欢和别的同学交往,容易排斥其他学生;自卑型学生胆子非常小,不敢与同学及老师交往,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方法往往不自信,总认为自己能力非常差,把所有的不良情绪放在自己心里,慢慢地消化。

这些不良情绪对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非常不利,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及动作要领的理解,同时也不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所以,针对以上的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地教学体会,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调节情绪,把不良情绪的影响消除掉,为有效课堂教学服务。

(一)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情绪

教师的情绪会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它还会影响着正常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情绪,才能引发学生的良好学习情绪。教师要明白身教胜于言教,要精力充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组织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无精打采,就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对学习就没有欲望及兴趣了。

(二)教师不能情景界定学生

虽然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不一样,但是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固定地界定在某一个位置,如果体育教师对于学生产生了一个坏的情景界定,那学生就会对体育课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要调控好教学情绪,积极引导学生的课堂情绪,避免他们产生消极性的课堂情绪。当学生课堂情绪不稳定时,我们要及时的消除不良影响,充分利用这些生成资源,另辟有效的途径,积极引发学生的活跃情绪,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要以平各的心态和学生交流

教育学家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自己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而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集体去对待,要注重老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及互动,要和他们形成朋友的关系,和他们经常沟通,用自己的良好情绪去影响他们。通过自己的“身教”,由“教师”转变为“学友”, 坚持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努力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就能被教师所“左右”,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四)有效克服学生不好情绪的方法

1.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情绪情感,教师在教学时应掌握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采用以知启情、以情激情、以景生情、以行育情等方法去指导学生的体育动作训练。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并把它形成自身学习的内在动力。

2.以静克乱法

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出现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以静克乱法”去处理。例如,学生过分激动时,对课堂纪律操纵不了时,教师可以把课堂停下来,一言不发,只是用严肃的眼当看着他们,当学生没有听到教师的声音时,一定会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此时就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就可恢复平静。

3.主动回避法

中国有一句古话:“退一步海阔天空”。此话也适用于教学当中。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有个别的学生由于太调皮而不听教师的话,自己玩自己的。只要他在课堂中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我们就可以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主动回避他,当他觉得教师不管他时,他就会感到无丝豪意思,就会乖乖地回到集体中来,所以采取视而不见主动回避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随着国家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上学生的主置越来越明显,教育的人性化越来越得到体现。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就得充分的调动其学习兴趣,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调节学生的情绪,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丽华,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调节[J].中华家教.2012(9)53-55.

[2]陈阿妹,浅谈体育教师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J].江西师大学报.2011(8)125-126.

作者简介:

舒奇明,男,1974年5月生,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第一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体育教学实践。

上一篇:团体心理辅导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新手段 下一篇: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课效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