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普遍缺钙

时间:2022-10-12 07:19:42

为什么中国人普遍缺钙

酸性体质导致“钙搬家”

国人的三高饮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习惯,以及过量分解酸性物质――如磷酸、尿酸等,使体液酸性化。酸性体质使细胞难以生存。但人体的“自救”本能,会让甲状旁腺分泌破骨素,从钙库(骨骼、牙齿)中溶解钙离子进入钙池(体液、血液)中,以改善酸性体质。这个借钙的过程被称为“钙搬家”,而酸性体质则是丧失骨钙的重要原因。

膳食中钙的吸收不全面

由于钙离子在胃中容易与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脂肪酸等形成不易消化的钙盐,膳食中摄取的钙约有70%~80%不能被吸收。钙大量流失,使成年人每天借调30mg-50mg的骨钙用以补充血钙,使成年人的骨钙每年以1%的速度亏损。到了50岁,骨钙会减少30%;到了70岁,骨钙减少量可超过50%。

饮食中钙的供给不足

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谷物占较大比例,谷物含钙量少,这是导致中国人缺钙的一个重要原因。高钙食品,如牛奶、大豆、芝麻酱、海带、虾皮、坚果等,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稀客”。

人体对钙的吸收较难

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雌激素分泌减少,吸收钙的能力逐渐下降。二是只有分解成离子钙,人体才能完成对钙的吸收。胃肠消化功能不好,不能正常分泌胃酸而使钙离子化,即使摄入钙再多,也不被人体吸收。三是特别喜欢吃肉的人,钙与脂肪酸形成难以吸收的钙皂,随粪便排走了。四是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可减少钙的吸收,有时使钙的吸收较难。

饮食结构导致钙的吸收率低

一是中国人副食偏多。长期进食含有草酸、植酸的食物,如:菠菜、苋菜、竹笋等,会形成难以吸收的钙盐(也称草酸钙、植酸钙),而不被人体吸收。二是中国人过量食盐,摄入高钠使尿钠排泄增加的同时,尿钙排泄也随之增加,而发生高钙尿,严重导致钙流失。三是过量摄取蛋白质、脂肪,导致游离脂肪酸增多,与钙结合成皂钙,不被吸收。

喝沸水造成钙流失

一升生水含钙300mg,煮沸后仅剩不足100mg。煮沸的水会把钙质溶解出来,人们平时看到的水壶内壁厚厚一层水垢,其实就是水中被溶解出来的钙。中国人不习惯喝凉水,如果不注意补钙,自然会严重缺钙。

维生素D合成不足

钙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正常情况下,皮肤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以生成内源性维生素D。户外活动少、晒太阳少,会造成维生素D合成不足,引起肠道的钙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磷吸收减少,导致钙缺乏。

生活不规律导致钙流失

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大量吸烟、长期饮酒、喝浓茶、过量咖啡等,阻碍了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儿童长期饮用含磷较高的饮料,会影响钙吸收。清晨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最强,可是很多人早餐过于简单,或干脆不吃早餐,丧失了钙的最佳吸收时机。

激素和药物消耗钙源

现代农业大量使用生长激素和化肥、农药,使动植物的生长期缩短,很多天然合成的物质营养成分随之降低。经测定,日常蔬菜中钙元素的含量,约为100多年前蔬菜中钙含量的1/5。

钙磷比例失调,钙不被吸收

当体内钙磷比例为2:1时,钙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中国人长达几十年,一直使用磷肥种地,国人吃了几十年高磷农作物,摄磷超标。过多的磷在体内代谢,消耗了大量的钙,使钙长期入不敷出。

黄种人体内缺一种消化酶

钙的吸收和利用必须有酶的参与,而东方人体内缺乏一种生理酶,对钙的吸收比不上西方人。为了维持血液中的钙浓度,以保证正常的生理需要,在钙吸收不足的条件下,人体自身不得不从骨头里面“借”钙,而一借再借,却很少能还得上。长期如此,就导致一系列缺钙症状。

上一篇:调脏腑 第2期 下一篇:日常消费是硕大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