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范文

时间:2023-10-26 08:21:04

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

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篇1

关键词:快速阅读

著名阅读史专家史蒂文・罗杰・费希尔在他的《阅读的历史》一书开篇中指出:“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阅读。”他说:“古往今来,不论长幼,谁都无法否认它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永远是文明之声……”

笔者认为:阅读的意义,在我们看来,当然首先关乎学习,但又并不限于学习。阅读的功能除学习外还关乎人的精神趣味。譬如一个临终老人的阅读,学习对于他已经毫无意义,但他要读,只能认为与其精神生活的需要相关。阅读关乎人的进步,但并不限于人的进步。阅读的目的除为了进步外还可以为了消遣。譬如阅读一部惊险小说,阅读者阅读的预期是紧张与快乐,而这时人生进步通常不会成为其目的。

一、快速阅读的原理

笔者认为,阅读是人需要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因而其需要通过学习而获得。笔者觉得,就像一个小孩,当你教会他爬和走之后,至此你难道认为他的运动技能,就足以胜任以后所有的运动任务?当然不行,我们还得教他跑和跳,甚至还有更为复杂的运动技能。不言而喻,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技术,我们需要了解及学习“快速阅读”。

关于快速阅读,笔者认为其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理:

1、速度原理。快速阅读,如果不“快”,怎能称为快速阅读?然而,笔者认为“快”中有“慢”、“动”中有“静”…因为,眼睛只能在静止状态下识别与吸收信息!其实,阅读时,我们的眼睛在做一些较小的、规则的跳跃――而恰恰只有在眼睛与文字相对静止的那一瞬,我们才能真正捕捉信息。当然,阅读时,延长停顿、回跳复读会大大降低阅读速度――这也正是快速阅读需要克服的毛病。总的来讲,快速阅读在视线“跳跃阶段”需要尽可能“快”,在视线“凝视阶段”需要尽可能“短”,方能真正快起来。

2、理解原理。光有速度数量,没有理解记忆,当然不能称为快速阅读。笔者认为,日常阅读看似是“眼读”,实则“脑读”――因此,阅读中如何“理解记忆”,关键得看大脑是如何“理解记忆”的。我们来看这句话(请大家按照我的断句“/”进行阅读):

(1)人们/发现/快速/阅读/比/慢速/阅读/更/有利于/理解。

(2)现已发现,/当所阅读的信息/按词意适当分组后,/在眼睛的帮助下,/人的大X更容易接受信息。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大脑喜欢按照“完整的语义结构”(2)而不是“具体的语词结构”(1)阅读。因此,我们需要训练我们的眼睛,让其习惯于大脑的这种阅读方式,真正做到“眼脑合一”。

二、快速阅读的训练

基于这两个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组织快速阅读的具体训练。市面上的训练方法五花八门,笔者认为大家均可尝试;只是笔者构造快速阅读的训练体系有两个原则:化繁为简;真实训练。因此,笔者提出自己关于快速阅读的三个基础训练方法(技能学习需在实战中讲授,方可直观具体,因此仅对各项训练做一简要说明):

1、快速凝视训练。既然快速阅读强调“速度”,因此快速凝视训练的主要目的亦从此处着眼。我们常规阅读文本,一般接触的信息主要为“文字”、“数字”及“图形”,因此笔者自己发明一套快速凝视训练工具,其由速视条和练习表(分为初级表和高级表两个类型)组成(图样略)。训练方法基本如下:

1.文字/数字练习表

使用速视条,从初级练习表开始训练(每天1表):首先显现文字/数字≤0.5秒,然后迅速遮蔽,最后快速回忆。――连续正确完成任务≥25个,视为合格,方可进入下一表格练习(直至高级练习表10,并继续练习)。

2.图形练习表

不用速视条,从初级练习表开始训练(每天1表) :首先显现图形≤0.5秒,然后用手迅速遮蔽,最后快速回忆细节。(初级练习表强调结构细节,高级练习表强调结构与色彩双重细节)――能够在头脑中清晰回忆出某一图形,视为合格,方可进入下一表格练习(直至高级练习表12,并继续巩固练习)

2、视野拓展训练。人类的每只眼睛的视网膜越有1.3亿个光接收器,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约有2.6亿个光接收器――其中,超过2.06亿个光接收器用于视觉。因此,快速阅读强调“理解”,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捕捉“完整的语义结构”,那么视野拓展训练就必不可少。在这里,笔者采用的是“舒尔特表”训练(图样略)。训练方法基本如下:

首先将舒尔特表平放在书桌上,然后使眼睛的中心焦点始终集中在表格中心的数字上,最后使用眼睛的中心及视觉(尤其后者),依次找到“1”到“25”的数字。(10张表格,每天至少训练1遍)――每张表格识别速度均≤25秒,视为合格,且应继续训练。

3、视线引导训练。请大家回忆并思考:当婴儿或者小孩第一次学习阅读时,他们所做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他们迅速把手指放在书上!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保持焦点和集中注意…而当我们发现他们把手指放在书上进行阅读时,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立即告诉他们把手指拿开!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这样会降低阅读速度…好像两方均有道理,但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眼睛随着引导物运动,不但速度加快,而且十分舒适!只不过,我们最好使用一个更加细长的东西代替手指,因为手指较粗,容易遮挡阅读信息。针对这项训练,笔者提倡真实训练,只是阅读者在阅读前需要挑选一样趁手的兵器(引导物),并按照三种基本引导轨迹开始阅读(图样略)。训练方法基本如下:

首先选择好引导物和阅读书,然后依据“引导轨迹”开始训练(任选一种),阅读以一本书为单位。阅读完毕后,能够准确回忆书籍的主旨内容及部分细节,视为合格,且应继续训练。

三、快速阅读的意义

或许有人会说,我目前的阅读速度还可以,不需要学习这些。笔者猜想,或许你是在校的学生,或者你的职业要求大量阅读…至少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阅读随受教育程度增高而增长的原因,多并不是因为掌握了阅读知识,而只是简单地因为必须在非常紧迫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的资料!因此,笔者想问:假如某一天你不再是学生,你还会保持目前这种阅读状态吗?然而,无论哪个阶段,现代社会要求我们不断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不妨做如下对比计算:

(1)一般阅读

一行以20个字计算,每次凝视2个字(0.5秒每次),且回跳或复读2次,共计12个0.5秒,阅读需要6秒;一页以40行计算,共计40个6秒,阅读需要6分钟;一书以300页计算,共计300个6分钟,阅读需要30小时。

(2)快速阅读

一行以20个字计算,每次凝视4个字(0.5秒每次) ,且无回跳或复读,共计5个0.5秒,阅读需要2.5秒;一页以40行计算,共计40个2.5秒,阅读需要约1.7分钟;一书以300页计算,共计300个1.7分钟,阅读需要8.5小时。

(3)相互比较

30小时-8.5小时=21.5小时

参考文献:

[1][新西兰] 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简介:

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篇2

一、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五年级的书法课,虽然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书法学习,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书法指导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学习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三、学习目标

1、书法课的学习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目标学习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学习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学习要有针对性

学习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学习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

4、书法学习要具有兴趣性

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达到顶峰。小学阶段的书法学习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隶、篆,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平时注意用毛笔示范学生,引导学生在“看、识、品、学、练”五点上下功夫。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学生被书法艺术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书法之门。

四、采取措施

自来学艺均有百日之功,无论成效大小,观其自晓。时久习练,可以使眼高手自高,功到自成,耗日太多使学生情绪低落。可也不能急于求成,对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循序渐进,初见成效,也有以下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自己喜爱的字体去练;

(二)按字形的目标,正规严格去指导习练;

(三)学会比较和鉴别的方法;

(四)学习生掌握运笔和写字的章法,一步一步练习,分步检查书写效果强化过关。

五、学习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正确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2、了解文房四宝。

3、掌握毛笔楷书横、竖、撇、点、捺、横折的写法。

4、对书法作品有基本的欣赏能力。

第一课

字形特点

学习目标:

1、掌握长、短、方、圆这四种字形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书写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学习用具:

小黑板、卡片。

学习过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出示小黑板:身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第一个字属于长形字。

第二个字属于短形字。

第三个字属于方形字。

第四个字属于圆形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字形特点

(一)”。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身

〈1〉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身”字)

〈4〉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

〈5〉师生评议。

〈6〉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字形较短:血

字形较方:正

字形较圆:会

3、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学生读一读,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2〉分析名人名言的书写格式。

〈3〉学生试写,目标注意语句中的长、短、方、圆不同字形的写法。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

第二课

字形特点

(二)

学习目标:

1、掌握大、小、偏斜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3、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学习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

2、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4、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

字形较小

二、指导书写。

1、较大字形:

〈1〉要点:撇、捺或长横、长竖要舒展。

〈2〉老师写:发

〈3〉生试写:天年

2、较小字形:

〈1〉要点:要写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笔画较短。

〈2〉师边将边示范:白

〈3〉学生试写:

3、偏斜字形:

〈1〉左斜字

主笔不可过于左斜。

〈2〉范写:夕

〈3〉学生试写。

〈4〉右斜字

主笔不可过于右斜。

〈5〉范写:戈

〈6〉生试写。

三、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生读名人名言。

2、讨论:写这一段话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格式、字:

4、学生边听音乐边写名人名言。

四、老师针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生继续练习。

第三课

整齐平正

学习目标:

1、掌握字的书写规律—

整齐平正。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学习用具:

写有华罗庚名言的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小黑板,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看边想: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为什么?

3、小结并板书:整齐平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写“卫”字。

〈1〉

横向笔画较平,竖画要直。

〈2〉范写:卫

〈3〉生试写一个。

2、指导写“不”字。

〈1〉横较平,竖宜直。撇、点相称。

〈2〉

范写:不

〈3〉生试写。

3、生自学自悟。

〈1〉学生看书P9—10。

〈2〉

讨论如何写好“革、寻、歪”这三个字。

〈3〉指名谈并演示:

横向笔画上下对正,长竖居中。

长横较平,上下部对正。

横较平,上下两竖对正。

〈4〉学生试写“里、至、目、墨”。

三、名人名言练习。

1、读

想含义。

2、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学生试写。

四、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五、生边听音乐边练习P9—10的字各两个以及第二条名人名言。

第四课

分配匀称

学习目标:

1、掌握要使字端正、美观,应将笔画安排匀称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3、继续练习行款练习。

学习用具:

写有字的小黑板(一个字美观,一个字分布不均匀)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

评论:好在哪里?(整齐平正)

2、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字是否达到目标了?哪个好些?为什么?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

3、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分布匀称

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而且笔画的分配要匀称。

二、指导书写。

1、学生看书P13—14。

2、理解“匀”与“称”。

匀—笔画间隔均匀

称—笔画左右相称

3、讨论如何写好“主、衣、回、困、言、京、再、奋、杰、春、事、带”这十二个字。

4、讨论发言归纳:

“主”

横的间距均匀;示范:主

“衣”

内外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回

“京”

左右笔画相称;示范:京

“奋”

撇捺相称,下部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奋

“事”

横的间隔均匀;示范:事

“杰”

撇捺相称,四点间隔均匀;示范:杰

5

课堂练习:生随音乐试写以上十二个字,一字写两遍。

三、行款练习。

1、生读两则名人名言,明其含义。

2、试写第一则名言。

3、同桌交流。

4、师指正存在的问题。

5、生继续练习第二则名言。

、作业:

将书上P13—14的字各写三个。

第五课

比例适当

学习目标:

1、掌握在写字时,应使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适当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4、训练行款练习。

学习用具:字卡片、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1、以小故事导入新课。

问:如果一个人头大身子小或头小身子大

,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想笑)为什么想笑呢?(上下不对称,即比例失调)

2

、小结:我们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字的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不适当,那么写出来很难看。如:孟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字的比例处理适当。板书:比例适当。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让学生细致观察,想: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写它们时应注意什么?

2、看书P17—18

3、指名回答并归纳:

〈1〉上下结构的字:

上宽下窄:苗(上、下长短相等)

上窄下宽:孟(上部长度占三分之一)

上下相等:篮(上中下长短相等)

〈2〉左右结构的字:

宽窄相等:封(右部稍长)

左宽右窄: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长)

左窄右宽:睡(左边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

〈3〉左中右结构的字:

如“谢”(左中右宽窄相等,左部较短)

三、随轻音乐,生将以上的字各写两个。

四、行款练习。

1、生读,明其含义。(第一则)

2、生试写。

3、同桌交流。

五、作业:

将书上P21—22的字各写三个以及第二则名言。

第六课

重心平稳

学习目标:

1、掌握汉字书写中“重心平稳”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平稳”的要点和细节。

2、继续进行行款练习,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3、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书写规律?怎样才能使汉字的比例适当呢?

二、新课学习。

过渡: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还要做到重心平稳才美观。(揭示课题,齐读)

1、对比写两个“乡”字,重心稳:“乡”,反之“乡”让学生感悟。

2、阅读书中“概述”,记号,交流。

3、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

4

以“手”字学习为例:

〈1〉自己阅读领悟目标,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2〉指名写一个“手”下面同时练习一个。

〈3〉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

〈4〉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手”。

5、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6、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目标尽量不看目标,心领神会,熟练掌握“重心平稳”这一规律。

7、行款练习。

〈1〉认读行款内容。

〈2〉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3〉交流:

a、字居格中

b、字间距匀称(包括标点)

c、每个字的结构要注意,如:

础(√)

石出(×)

笔画之间要互相兼顾。

〈4〉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三、作文展评。

1、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如“手”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2、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进行行款练习。

2、找一些名言进行课外练习。

3、行款要有一定速度。了解颜真卿的故事(见书)

第七课

字形特点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领悟,练习领会毛笔字字形特点(一),主要是字形由两、三个部分组成时的结构规。

2、在练写中进步熟练掌握毛笔笔画的书写规律。

3、培养学生书法鉴赏的能力及对毛笔书法的热爱。

学习准备:

师:毛笔、墨汁、砚合。

生:前三项同上,另备抹布。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钢笔书法练习在“写字”课中暂告一段落。不论是钢笔字还是毛笔字都讲究结构美和笔画美。

2、欣赏几幅优秀学生书法作品,激发兴趣。

3、揭示课题。

二、指导写书。

1、认读所写生字。

2、以“森”字学习为例:

〈1〉学生独立阅读书写目标。

〈2〉指名根据教师放大的例字说说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培养临帖能力。

〈3〉教师范写,全班观察,同时体会笔画的写法。

〈4〉学生临帖,先写一个。教师辅导。

〈5〉点评学生习字。

〈6〉继续练习写一个。

3、“磊”“矮”“耀”教法同上。

4、“林”“比”“昌”“炎”独立书写。

三、作业展评。

1、欣赏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2、从有代表性问题的书法作品中进行评讲。

3、四人小组展评。

四、作业:

课堂中如有不成功的汉字再练写两个。

第八课

字形特点(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字形特点(二)其中的规律,领会这类字的结构特点。

2、进一步熟悉毛笔字基本笔画的运用笔,使书写更美观。

3、培养书法鉴赏及临帖能力,培养对书法的热爱。

学习准备:

师:毛笔、墨、米字格纸、砚、范写好的例字。

生:工具同上,另备小抹布。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规律?

2、揭示课题:字形特点(二)

二、指导书写

1、阅读“概述”。

2、认读所写汉字。

3、分类找出“相向”、“相背”、“一两笔”“结构单一”

如:“相向”:妙

“相背”:张

“一两笔”:乙

“结构单一”:口

4、每类字中分别选一个字作例字学习,如:“妙”:

〈1〉自读,领会结构目标。

〈2〉指名依教师范字讲目标。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妙”字左右两部相向,左部横向右上斜,右部撇向左下长伸。

〈4〉学生临帖,教师辅导。

〈5〉点评学生作品。

〈6〉继续练写另一个字。

三、作品展评

1、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2、评讲有代表性的问题。

3、四人小组展评。

四、课后练习

第九课

点画要呼应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毛笔书写中“点画要呼应”的规律。

2、通过此类字的临帖,进一步熟悉毛笔笔法,使书写更美观。

3、培养书法鉴赏能力、临帖能力及对书法的热爱。

学习准备:

师:毛笔、墨、米字格纸、砚、例字

生:工具同上,另带小抹布。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揭示课题。

二、指导书写

1、阅读了解“概述”内容,记号。

2、交流阅读已知。

3、分类学习,以一个字为例,如:

点与点呼应:京

点与提呼应:习

难度大一点的:率

点与撇呼应:平

以“京”字学习为例:

〈1〉自己阅读,读帖了解目标。

〈2〉指名以老师写的例字讲目标。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

“京”字,上横要长,上、中、下三部分对正,下部左点与右点呼应。

〈4〉学生临帖,写一个“京”字。

〈5〉教师巡视后点评,再写一个。

三、作品展评

1、欣赏好的学生作品,注意规律的把握及笔画的美观。

2、四人小组点评、欣赏。

四、作业:

继续练写每种类型中的另一个字。

第十课

长短要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书法中“长短要变化的规律”。

2、进一步熟悉毛笔笔画及将各种规律融会贯通。

3、培养书法鉴赏能力,临帖能力及对书法的热爱。

学习准备:

师:毛笔、墨、米字格纸、砚、例字

生:工具同上,另带小抹布。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又了解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2、揭示课题。

二、指导书写

1、自读了解“概述“目标”,记号。

2、交流目标。

3、认读所写汉字。

4、分类比较。

(横的变化)

(左右横画不同)

(横竖的变化)

(撇的变化)

5、每种类型选一个字学习,如“言”:

〈1〉自己读帖后上前及教师例字讲目标。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点评教师作品。

〈4〉学生临帖,写一个“言”字。

〈5〉点评学生代表作品。

〈6〉继续练写一个,能改进最好。

三、作品展评

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2、点评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存在的问题。

3、四人小组展评。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毛笔书写中同一种笔画的长短应该有变化。愿大家平常钢笔书法中也能借鉴这种规律!

五、布置作业:

每种类型的字继续练写剩下的。

第十一课

伸缩穿插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伸缩穿插,了解伸缩穿插在书写中的重要性。

2、通过练习初步掌握伸缩穿插。

3、欣赏有关的书法作品,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学习准备:

1、笔墨纸砚。

2、投影机。

3、录音机及磁带。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几个汉字:杰

(通过投影显示两组汉字)

2、学生比较观察,找出规律。

3、教师总结:为了使汉字的结构合理美观。有的笔画应恰当地伸缩或穿插。

二、掌握新知。

1、学生通过范字了解什么是伸缩穿插。

2、师总结:

伸缩是指一笔画在不同的方向伸或缩。

穿插是指笔画之间的穿插。

三、指导书写。

1、教师示范:杰(边写边讲解)

2、板书:上伸下缩。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拿出几个学生的练习投影,学生评议。

5、学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继续学习其他的伸缩。

1、教师出示:朵

2、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上缩下伸

左伸右缩

左缩右伸

3、教师示范:朵

翻(边示范边讲解)

4、学生练习,放音乐。

5、教师巡视指导。

6、优秀作品展示,师生评议。

五、学习穿插:出示“雄、跳、愉、树、游”。

师生归纳穿插规律。

六、布置作业:练习“愉、树、游”。

板书:

上伸下缩

伸缩

上缩下伸

左伸右缩

左缩右伸

第十二课

轻重要适宜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笔画有轻有重。

2、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在书写中如何注意轻重适宜、搭配合理。

学习准备:

1、笔墨纸砚。

2、投影、录音机、磁带。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内容。(伸缩穿插)

2、引入新课:轻重要适宜(板书)

二、出示范字:

1、学生观察每一个字的轻重。

2、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1〉“自”:横画较轻,竖画较重。右竖比左竖较重。

〈2〉“明”:横向笔画轻,竖向笔画重;左部右竖较左竖重。

〈3〉“卫”:笔画少。用笔重,三笔轻重差不多。

〈4〉“千”:三笔都较重,竖比横更重。

〈5〉“正”:上横较重,中竖不上横稍轻;短横、长横比中竖稍轻。

3、教师总结:

〈1〉一般横画较轻,竖画较重。

〈2〉笔画少的字都较重。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师生评议,教师总结示范纠正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师出示范字:“整”,“餐”,“舞”,“健”,“割”,“赛”。

1、学生观察轻重情况。

2、学生尝试归纳规律。

3、师总结:笔画多的字用笔都较轻。

4、学生练习,放音乐,教师巡视。

四、作品展示,师生共评。

五、作业:课后练习,每字十遍。

第十三课

偏旁要容让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书写中要正确处理偏旁之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在书写中如何做到偏旁之间要容让。

3、通过比较展示,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

学习准备:

1、笔墨纸砚。

2、投影、录音机、磁带。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1、回顾上节课内容:轻重要适宜。

2、引入新知:偏旁要容让(板书课题)

二、出示范字:

1、学生观察。

2、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在合体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而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又以含左偏旁的字为多。书写左偏旁,一般要写窄些,将比较宽的部位让给右部。对于其他结构的合体字也应以窄让宽,以短让长,以小让大。

三、教师范写:时

(边写边讲解,学生观看)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展示,师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六、继续练习:泉

1、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

〈1〉上部窄短,下部宽长,上让下。如:“泉”。

〈2〉上窄下宽,上让下。如:“要”。

〈3〉上部较窄短,下部稍宽长,上让下。如:“泉”。

2、学生练习,放音乐,师巡视指导。

七、优秀作品展示:师总结并板书。

八、练习:回家书写:得

第十四课

疏密要得当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在书法中要注意安排有疏有密。

2、如何在书写中做到疏而不散,密而不挤,疏密得当,搭配合理。

学习准备:

1、笔墨纸砚。

2、投影、录音机、磁带。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内容:偏旁要容让。

2、引入新课:疏密要得当。

二、学习范写:

1、学生观察,教师归纳:

〈1〉“引”:左部笔画较紧密,右部笔画疏松,右部笔画比左部笔画稍重。

〈2〉“吏”:上笔画较紧密,下笔画较疏松,撇捺舒展。

〈3〉“印”:左部笔画较紧密,右部笔画疏松。

〈4〉“美”:上部笔画紧密,下部笔画疏松,下部横要长。撇捺对称。

2、教师总结:

笔画少就疏。

笔画多就紧。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五、学生继续练习其他的字:

(放音乐,教师指导)

六、优秀作品展评:(投影)

七、师总结:

疏而不散,密而不齐,疏密得当,搭配合理。

八、布置练习:回家,每字5遍。

第十五课

集字练习

(一)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集字?以及集字的意义。

2、继续进行书写训练。

学习准备:

1、笔墨纸砚、投影、录音机、磁带。

2、名家字帖。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回顾上节课内容:疏密要得当。

2、引入新课:出示名家字帖,学生欣赏。

3、板书课题:集字练习。

二、了解集字。

1、什么是集字?

一般是名家书写的字组成所需要的词、句或篇章。

2、为什么要练习集字?

练习集字既能学习字的写法,也可从中受到教育。

3、知识延伸:平时喜欢哪些书法作品,你喜欢什么名言警句?想写成一幅作品吗?

三、集字练习:

1、师示范书写:知

2、学生观察,找出每字的书写要领。

如:“知”:左部长,右部偏下,左部横的收笔相齐。

“不”:笔画稍重,撇点相称。

“足”:口的位置在上部要正。撇捺舒展。

“好”:右部比左部稍长,横左伸右缩。

“学”:上部较宽,下部较窄。弯钩稍偏右。

3、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4、作品展评:把以上字连起来投影,学生评议。

5、学生继续练习:注意每字的安排。

(放音乐)

四、优秀作品展示。

五、作业:完成“满、招、损”,“谦、受、益”。

第十六课

集字练习

(二)

学习目标:

1、继续进行集字训练。

2、目标学生完成自己的书法作品。

3、初步了解书法作品的布局章法。

学习准备:

1、笔墨纸砚。

2、四尺宣纸。

3、录音机、磁带。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继续进行集字训练。

二、师示范:“不耻下问”。

边写边提示:

“不”:横不要过长,撇的起笔稍偏右。竖居中,宜直。

“耻”:左部窄长,右部宽短。右部比左部笔画疏松。

“下”:横要长,竖稍偏左,点靠上。

“问”:口稍扁,左右间隔均匀。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教师出示学生作业:(投影)

师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学生练习:“温故而知新”。

(放音乐)

六、优秀作品展评。

七、师总结。

八、布置练习:

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篇3

一、写字习惯的培养

写字的良好习惯,需从小抓起。它应该包含两层:(1)执笔姿势、书写姿势正确;(2)书写符合要求。对低年级小朋友而言,应做到横平竖直、正确、整洁;中年级开始使用钢笔,应要求行款规范,纸面干净,并有所入体;高年级的写字除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外,还应有每分钟不少于20个字的速度。教师应该根据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另外,教师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教师的板书工整、清楚,对学生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预习习惯的培养

自觉、主动的预习习惯,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使学生主动开发“潜力”,才会使他们将学习变成自觉行为。

我认为预习并不是摘几个词语,让学生回家解释,或者让学生给课文分分段,写写段落大意,而应该重在让学生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如使学生明白理解词语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联系上下文,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强调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主要目的在于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果预习与复习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则会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使用工具书习惯的培养

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叶圣陶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应该把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看做是“终身伴侣”。但现有的学生往往怕麻烦,从不主动使用工具书。在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有不会写的字、不懂的词等等不许问同学答案,要自己动手查字典解决。有时上课碰到吃不准的读音,我就带头和同学一起查字典,并且比一比谁快。我认为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己解决阅读中的疑难,这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

四、动笔习惯的培养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习惯,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耳闻目睹,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和写作素材,让他们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的就可以把它记下来,这样,学生天天动笔学写,训练写的次数就多了起来。而在读书笔记中,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语言素材,写作文时就可以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地写,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从而训练了学生动笔的习惯,也能磨炼他们的语言,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五、积累习惯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见作文就头痛,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的文章,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头脑中空空如也。积累可以从语言积累和文字积累两方面入手。新大纲要求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另外还有推荐的80首古诗,这些都可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文字积累的方式则是多种多样,可以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精彩的词语,优美的句子则马上摘录在固定的一本笔记本上,或者教学生采取剪贴的办法积累有关材料,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交流积累的情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加深他们的文化底蕴。

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篇4

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所以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默读、圈圈写写进行小练笔,让小练笔走进课堂。下面就小练笔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迁移运用”小练笔

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1.可迁移文本的关键词进行练笔。如老舍的《猫》一课,语言大师在开头一段中抓住了关键性的几个连词:“说它……吧,它的确……;说它……吧,……可是……”,把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简洁明了。可以让学生学写一种小动物的特点或一个人的性格。2.可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练笔。如《小镇的早晨》一课,写小镇的早晨的二、三、四自然段,它们的写作思路是一样的,都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来写的,先总写小镇的早晨是什么特点的,然后具体描写。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后,再让他们按这样的写作顺序动笔写一写“校园的早晨”。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样的写作顺序了。3.可迁移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设计练写排比段:①公园里的花真多啊, ;公园里的花真美啊, ;公园里的花真香啊, 。②天上的云真白啊, ;天上的云真厚啊, ;天上的云变化真丰富啊, 。

二、“精彩语言”小练笔

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仿写是模仿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练笔训练。小学生作文正处在扶床学步、呀呀学语阶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典型的例文,以例文引路,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如《林海》中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林”描绘得很美。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看大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美的意境。画面上美好的景色,唤起了学生的联想。此时,我让学生进行一次练笔:此时此刻,你走近了大兴安岭,面对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样的练笔,就能使学生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是一次绝妙的想象训练。

三、“文本留白”小练笔

作者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此时,教师可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如一位教师在上《可爱的草塘》(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时,用配乐朗诵把听课的师生带入一碧千里、风光奇特的北大荒,而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听了这段精彩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写下来吗?”有的写道:“我仿佛来到茫茫的草海边,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把我迷住了。一阵风吹来,草浪像一群快乐的孩子在奔跑,在欢笑。”有的写道:“我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清凌凌的,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天上的飞鸟、岸边的芦苇……”在景色描写的补白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辽阔的思维天空中自由翱翔,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小练笔

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还要让学生延伸情节,补充结局,起到理解、感悟、想象,提高写话水平的作用。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对待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至于这评价对“我”的影响,以及我是如何看待的,我并没有把原文过早地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充分阅读和激烈辩论中,自己去深入体会,然后我才告知原文。这样让学生自主感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能取得“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再如在教学《检阅》一文时,在学习到博莱克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下转第65页)(上接第21页)时,我随机让学生进行了一番想象。想象拄着拐杖的他是如何进行训练,才有了检阅时的出色表现。并当作一次小练笔写了下来。

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自主阅读 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一个人生命的扩展,是语文活动中最为重要、普遍、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时期,恰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中有效的传授之外,更需要学生们靠课外阅读去采集。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这一观点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同。作为老师也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知识能力,很大的一部分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学习更是这样,离不开多读、多想、多积累。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的总量至少应该是145万字。由此看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多么重要。而笔者前一阶段曾对我们学校的800多名学生做了一项课外阅读方面的调查,其中:达到阅读量要求的学生仅有六个,能按课标要求读完规定书目的学生更是找不到。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不是没有阅读兴趣,而是没有阅读时间,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读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书读。看到这样的现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真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后来,我又走访调查了一些农村小学,得到的信息也大同小异。这样看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一直被搁浅着。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使其真正为促进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服务,是大有学问的。下面,笔者结合本校和自己的一些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喜欢阅读。现在我们的小学生把休息的时间都用于看电视上了。他们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打开了电视,有少儿节目决不放过,没少儿节目就随便选个台,有时甚至连广告也不容错过。电视看了那么多,知识没增加多少,而眼镜却渐渐加厚。看来我们要培养这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可小看之事。平时在班中,我每天利用十分钟,有意识地找那些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收获,讲一讲书中的小故事,说一说自己的独特体验,亦可有声有色的朗读一段优美的文字。让那些不爱阅读的学生,分享一下阅读的滋味。当学生真正与书为友时,又何愁提高不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呢?

二、选择好阅读材料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要读就要读好书,学好诗。当然首选唐诗,因为唐诗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精华。课外阅读也应该选择阅读精华的书籍进行阅读。只有选择好的作品来读,才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在这方面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引导学生选择课外书:像《语文补充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等很多的优秀作品都要介绍给学生,让家长、学生在选购的时候心中有数。在这方面,有不少专家也提供了相应的课外读物书目,可供我们选书时参考。不要像一些家长那样,给孩子买书不加选择或者清一色的都是作文选,美其名曰:提高作文能力。其实,我觉得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课外读物要精选。还要注意不要贪多。有的家长亦或学生一到新华书店就喜欢买书,这当然不算坏事,可买回来的书呢,都躺在书柜里。以这样的方式拥有书,又能说明什么呢?

三、保障阅读时间

阅读非一日之功。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作为教师,我们都应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而一布置起作业来就够学生写到八、九点的。他们还有什么时间去读书呢?作为家长,我们在关心孩子识字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要关心一下孩子的课外阅读,不要一看到孩子看课外书,就认为是偷懒,看闲书。许多家长给孩子留足了练琴、练画、练书法的时间,而很少给学生留有课外阅读的时间、因为他们认为前者才是重视素质教育。试想一下,一个每天作业写到八、九点,另外还得练琴、练画、练书法的学生,他们还有什么时间去完成课外阅读呢?由此看来,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少一些重复的抄写的东西,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阅读。小学生每一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至少要半小时。

四、挖掘阅读资源,营造书香班级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不是不喜欢读书,也不是没时间读书,而是无书可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办起了班级图书角。每个学生从家里带几本书,再从学校图书馆借一部分。小小图书馆就解决了不少同学的看书难的问题。“书非借不能读也”。有一些同学借了别人的书,读起来也格外用心。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师生读书交流,也确是一件乐事。

五、作好读书笔记

有的学生课外书倒是读了不少,可读完就忘。原因在于读时流于形式,从来不知道去体验、去积累!这样的阅读又有多大效果呢?俗话说的好“学理如筑塔,学文似聚沙”。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哪怕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感悟,记下来也是好的呀!阅读积累需长期努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随时做笔记的习惯。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广泛地阅读,事事都要留心,用心记用笔录。进行这样的阅读训练,时间久了,学生的语感经验和语言能力自然就会逐渐增强,见识便可不断地增长,认识便会不断地提高,文化底蕴必定能愈激愈厚。

一年多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给了我不少启示与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地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遨游在书海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我期待着更多的同行与家长,来关注我们的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瞿卫华.儿童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与整合.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J]

[2]朱家龙.义务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是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篇6

关键词:作文 材料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55-02

作者简介:周丽霞(1976―),女,江苏如皋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如皋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中学作文教学。

学生怕考试,而在语文考试的诸项目中,大部分学生最怕的是作文。学生不是不懂怎样开头结尾、遣词造句,主要是怕没有东西可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考场上,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学生 ,口咬笔头,愁容满面,面对着作文题,却无材料可写、无话可说!在这种情况下,纵使你有多高的写作技巧也无法施展出来。

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平时加强训练,做好有关材料的储备。那么,平时的训练该从何处着手呢?

一、从生活中获取材料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用语、所出现的新鲜事、所展示的精神风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为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记得,有位老师,在一个风雪的午后去学校,当他的自行车骑过十字路口时,不慎将车后座的书包掉在地上,这一掉不要紧,包里面的一卷东西即刻滚落出来,大风吹过,东西散开,一张张纸犹如仙女散花飘向空中。“不好了!”他一声大叫――“我的试卷!”

行人见状,马上帮他抓,帮他捡,帮他追,大人、小孩儿,本市的、外地的、男的、女的,人们把一张张试卷送到他手中。“谢谢!谢谢!”他一个劲儿地说。

“有两张,飘过立交桥了!”有人喊,一个小伙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去。“给!” 小伙子气喘吁吁,将试卷交到老师手中就离去了。

试卷一张不少,大风中的仙女散花,奇迹般一朵不剩,均回到了主人手中。路面恢复了平静。人呢!――那些大人、小孩儿?那些本市的、外地的?那些男的、女的?还有那个小伙子?――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啊!老师怔在那里,激动的热泪不禁滚出眼眶!

假如,你在场,这样的事,你能不能记下来呢?可不能错过机会。

外面下雨了,有人从院子跑进教室,他向同学怎样说呢?

“掉点了!快把自行车推进车棚!”

你看,“掉点”二字是多么真实亲切,多么通俗易懂,是生活中的用语。比那“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外面雷声隆隆、电光闪闪……”恐怕要生动得多。

另外,你只要留心,会发现人们的举止言谈、人们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小孩子的语言动作、大人的语言动作,城里人、乡下人,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要细心观察,并且随时记录下他们谈话中生动、优美、幽默的句子,尤其是那些能够显示人物个性的对话、民谚、歇后语、顺口溜等。

比如,有学生在修自行车时,发现旁边木牌上有一些图钉,新的旧的,不规则地钉在木板上。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一问,方知是修车的老人,从车胎上抠下来的。他怕这些图钉再扎别人的车,就把图钉按在了木板上。你看,这不是很好的写作文的材料吗!

生活中有许多真、善、美的东西,自然也有假、恶、丑的东西,只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尤其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久而久之,视野会宽阔,笔下的各种材料会很多很多。再写作文,就不会发愁了。

二、在读书中获得材料。

阅读是作文的又一源头。一个中学生,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想想看,他读了多少书啊!光课本就得堆成小山。

其实,作文也可以用书本中的材料。书本上有中外古今的地理变化,社会变迁,各种有代表性的人和事。各朝各代的爱国人士、民族英雄可歌可泣,当然也有败类,可憎可恨。他们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作文时,依不同的文体,何不有选择地一用呢!

写议论文,当然也可以印证书本上的材料。书本中有各种材料,爱国的、立志的、勤学的、理想的、读书的、改革的、创新的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总结和归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本内容,而且能把课本所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到写作文这一过程中。

当然,课外阅读也不能忽视。有计划地开展定向阅读,广泛涉猎文理科书籍,可为写作积累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为此,教师可以提倡学生订阅一份或多份关于语文学习的报刊,每周有一节课作为阅读、写作指导课,要求学生做摘抄。 比如有位同学抄下一首诗,题名为《人生不能等待》:

人生不是徘徊,

人生不能等待,

何必总把命运和希望,

一味地寄托给未来。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正是你宝贵的现在,

倘若忽视今天的价值,

未来永远是一片空白。

文字简明,短短八行,充满哲理,寓意很深。

至于名言警句,也是值得提倡的,均为写作文提供了方便。常常积累,则日有所得,月有所进。

三、不间断地练笔

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不间断的练笔。练笔,写什么呢?

写景,农园田舍、亭台楼阁、街道楼房、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日月星辰、飞禽走兽……大千世界,任你采撷。小,可以写一天的晨、午、晚、夜;大,可以写一年的春、夏、秋、冬。但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深入实际,不要闭门造车;要具体描述,不能简单概括。

写人,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邻里,老师同学外宾……谁是什么长相,谁是什么脾气,谁是什么性格,谁有哪些长处,谁有哪些不是,谁给我印象最深,谁对我帮助最大,诸如此类,动笔写写,既会真实,有内容可写,又会亲切,有真情实感。但不能千人一面,相似雷同,要写出此人的与众不同,诚如福楼拜所说:“世界上绝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笔下的人物应该富有个性,各具特点。

写感,读书所感、偶然所感都可以写。读书有课内外之分,有浅与深之别。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者有哪些文章、哪些段落,想想为什么,然后写一写,将其所得之点挥笔写下。外出,包括回乡,包括游览,所感颇大颇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河畔海滨,留下足迹,流连忘返。自然美景,名胜古迹,景入情怀,感慨万千,选好角度,拟个题目,将所感写于纸上;回到家乡,换了环境,耳闻目睹,备感亲切,写深入一点,表现主旨,从平凡的一件小事,挖掘出深刻的主题,易于构思,易于行文。

看起来,要写的东西还真不少,练笔的方面十分多。其形式可以是“生活日记”,可以是“每天一得”。

有观察生活,有书本所学,有亲身感受,广泛积累多方面材料,随时写出形式多样的文字,知识面扩大了,材料丰富了,手勤笔顺了,又何愁作文时无话可说呢!到那时,材料涌向脑际,流向笔端,无论面对什么题目,学生都能信手拈来,写得轻快,写得合乎要求,写出理想之作,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篇7

一、注重语文朗读,训练学生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因而,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语感训练。而朗读则是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学生读中感悟,增强语感,加深课文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强化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如教学《秋姑娘的信》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学习新词、新知,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语感。首先,引导学生们自读文章,尽量读准,读流利。而后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则边听边想象,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接着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指导生阅读与学习课文。比如学习第一段。首先,指名学生读第一段。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读了,老师也来读读吧,你们边听边看书。”然后教师朗读。(将书本中的“片片”读成“一片”,将“好朋友们”读成“好朋友”。)启发思考:同学们,老师读得正确吗?你们有什么看法?通过听读,结合书本,学生们会发现“好朋友”和“好朋友们”、 “一片”和“片片”的不同,从而感受到枫叶的多、红叶的美,读出秋姑娘写信时那种高兴、快乐的心情。这样,可训练学生们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逐步提高学生语感能力。而后要求根据想象秋姑娘写信的画面,通过齐读、分组读或自读等形式再次朗读第一段。(根据想象进行课外朗诵,这也是阅读方法之一。)再如学习第二至第五段: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说说秋姑娘给谁写信了,学生可看屏幕朗读,对于生词可看拼音朗读。而后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叙述顺序答问。

二、注重口语交际,提高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于交流。在小学语文课标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合作交流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利用平时教学强化口语训练,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首先,注意语言的完整性训练。在小学语文低年级中,最基本的口语训练要求是让学生能够说完整的语句。在小学一、二年级中,要求学生能够完整说说一些小故事,简单地讲讲所见所闻等。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低年级学生知识有限,在口语表达时,容易出现颠三倒四的情况。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训练学生语言的完整性,让学生说出连贯、通顺的话。如造句训练。(1)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示例:①上周末,妈妈带我到游乐场玩了。②晚上我在家里看书。小练习:仿照句子造句。(2)是什么,有什么用。示例:①这是一支铅笔,我用它来写字。②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闹钟,每天早上叫我起床。小练习:仿照句子造句。同时,注意语言的条理性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们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说话,知道先说什么、然后说什么。

另外,在口语训练中,还需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性。①看图说故事或复述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插图或者其他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故事。首先指导他们弄清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整体部分、远近、前后、上下等顺序,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比如插图上有哪些事物、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做什么呢,然后按顺序,发挥想象,讲讲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看图来复述课文。如学习《蚂蚁和蝈蝈》后,教师指导学生看看插图,然后用自己的话来向班级同学说说这个故事。②问题讨论法。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融合趣味与知识的读物或者课文,引导学生讨论有关问题,训练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③情境交流法。在口语交际过程中,需要依托一定的情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创造性运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设置一定的学习情境,诱导学生开口说话,进行表达与交流。如学习《小松鼠和大松树》时,教师可将阅读教学与口语教学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提高口语能力。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指导学生读读课文,看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们自由发言。(过渡):原来大松树与小松鼠是邻居,它们常常一起聊天,那这天小松鼠会对大松树讲什么话呢?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交流: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小松鼠是怎样的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假设你们是大松树,看到小松鼠如此骄傲的且没有礼物,当时会如何做呢?听完小松鼠说的话,大松树是不是生气了呢?当时大松树会想些什么呢?会做什么呢?

为什么而读书的小练笔篇8

一、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的做法是:

(一)编写儿歌。

为了让学生熟记成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我把正确的写字姿势编成“十个要”:头要正,肩要平,胸要张,背要直,头要稍后前探,左手要放在桌面上,凳子要坐满,腿要成直角,脚掌要放平,一定要记牢!

(二)做写字操。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做“写字操”,真正做到“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

(三)榜样示范。

请做的好的同学做示范给大家看,让身边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

(四)家长配合。

把正确的写字握笔姿势告诉家长,让家长在家中时刻监督自己的孩子。这样老师、家长、齐抓共管,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

我发现,学生练钢笔字都很认真的,字帖上练的字也逐步走向规范、漂亮。然而其它作业本上,仍是原来的样,我写我的自由体。这样为练字而练字,效果很差。学生就是这样在练字本上能写好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又恢复了原样,只有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书写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三、培养学生“掌握书写要领练后再写字”的好习惯

俗话说“字无百日功”。练字跟意志、品质也有关系,做不到“忙里抽闲,持之以恒”,练字也就变成一句空话了。学生对钢笔字产生兴趣之后,我每天抽出二十分钟时间指导学生练写。

(一)引导观察字形。

练字时读帖很重要,练习前,我要让学生对每个字静观默察,细想体味,看清楚间架结构和笔画位置以后再动笔。对于一些较难的笔画我会在黑板上示范。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绝”,首先我请同学看一看,哪一笔在横中线上,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竖弯钩在竖中线上,要注意竖到下竖中线的中间就要向右弯过去到右下格的中间钩上去。”这两个关键笔画找准了位置,接着,我又问同学:“还有哪些笔画,他们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呢?要注意些什么?”这时,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回答,把整个字的所有笔画规律通过学生的口讲出来。久而久之,让他们懂得了写字的观察步骤和懂得了怎样去观察。

(二)指导写字方法。

在书写钢笔字时,运笔方法尤为重要,任何一个笔画都要有轻重、快慢之分,不能没有变化,在教学中,我注意了这一方面的指导,给学生总结出了一套书写方法,例如:写竖时,悬针竖运笔是先重后轻,垂露竖运笔是先轻后重,如果竖在末笔,用悬针竖,竖不在末笔,用垂露竖……总结出运笔方法的规律,学生写起字来就有了方向,也就向写好钢笔字迈进了一步。读懂字的结构、读懂这个字的重心,读懂这个字的笔画粗细,该怎么起笔、运笔,收笔,这样才能写出这个字的神韵。

(三)引导学生注意写后欣赏。

与练字本比较,评价自己的字好在哪里,还有哪个地方需要改进。再重写几个试试。

四、开展各种钢笔字比赛

为了提高学生练字的积极性,我还组织了各种比赛:

(1)水平差不多同学之间的对抗赛。

(2)自己跟自己前后一周写的字变化比较赛。

(3)全班全体之间的竞赛。

(4)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还可以选几个优秀的同学作评委,举行读字比赛,书写比赛,写后评价性比赛等等。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形成人人认真练字的浓厚气氛,努力练就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经过种种尝试,我班的孩子已渐渐度过了适应期,能写出一手工整美观的钢笔字。每当翻看一页页飘着墨香的文字之余,我体验到了一种付出后的欣慰,成功后的喜悦。

上一篇:结合疫情写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关于亚运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