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时间:2022-10-12 05:48:57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赋予了我国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不仅是繁荣发展中国的必然选择,也代表了今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当前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着深刻制度性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更具有世界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20―02

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这不仅决定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起点低。而且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建国以来60多年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党的执政经验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密切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赋予了我国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使社会主义在中国达到了更加切合中国实际的现实境界。

中国原是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经济政治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东方古老大国。这不仅说明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条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完全不同。而且也决定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我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国情。选择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在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当务之急不是要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要求的那样去消灭私有制、消灭商品、市场、货币,而是要消灭贫困、消灭愚昧、。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不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确定的社会主义范畴,而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它虽然不如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那么高、那么纯,然而却更加切合当今中国的实际,有利于中国向更高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管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超越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所作的某些具体设想,然而它依旧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基本原理。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要在尽快增加生产力总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赋予了我国社会主义应具有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达到更加切合中国实际的现实境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繁荣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30多年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已经展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表明,在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情况下,中国最终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既不能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能从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得到直接的经验。因此,虽然我们党就进行了艰辛地探索,但由于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少规律性认识,尤其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加上受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探索。在1982年召开的党十二大的报告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从而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和方向。应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改善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突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增强了,执政基础巩固了。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均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扭转了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颓势,代表了今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这种模式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苏共领导人并没有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对这种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还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榜样固守并被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剧变。剧变不仅说明教条化、本本化的苏联模式的失败,也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到极其严重的挫折,使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比较竞争中处于颓势。

我国在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也搬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这一体制为我国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这种较少有中国独创性、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体制弊端还是明显的。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强调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他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30多年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建设进程中,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克服僵化和教条化的思想束缚,破除僵化体制的弊端,逐步建立起各种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年在剧变后我国社会主义受到严重直面冲击时,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久”的追问,邓小平曾坚定地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当年邓小平预见的正确性。可以说,具有无限光明前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扭转了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颓势,而且也代表着今后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具有世界意义。特别是在当前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深刻制度性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和发展经验为其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一是,选择并开创了一条通过社会主义而不是通过资本主义来实现现代化的新路,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神话。二是,把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坚持独立自主和改革开放相结合,通过改革开放激发创造活力,并在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竞争与共处中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四是。努力克服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五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和平发展之路,在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包容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和经验,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的关注和评论,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逐渐成为热门讨论话题。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惊人举措,使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们普遍认为,包括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已经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世界银行的许多专家认为,虽然现在没有“包打天下”的通用法则,一国总是要根据国情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中国的经验可以用于其他国家,中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努力对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很有借鉴意义。

当前,西方国家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危机:而且更糟糕的是,西方国家目前还无法找到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办法和出路。这说明发达国家现代化经验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开创了一条通过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来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它所达到的水平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拓宽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为其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

结语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和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合理性。当然,还要清醒地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尚未完成,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只有坚持不懈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各族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形成了更加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才能最终证明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而且,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个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无愧地向全世界充分证明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着社会主义的未来,并对世界各国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世行行长,中国经验可为世界所用[N],京报,2011-09-02

上一篇:试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部门表现 下一篇:实行深入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