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10-12 03:47:37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以静脉应用尿激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塞19例,显效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78.9%。4例无效,其中2例合并脑出血、1例皮下出血。结果 总结了治疗的护理体会,认为溶栓治疗时间短、工作紧迫,护理配合须做到快、准,强调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治疗中及24h内注意并发出血倾向的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重视溶栓后的护理指导,可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结论 急性脑梗塞(AICD)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高发病,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 ,做好护理观察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溶栓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45-02

急性脑梗塞(AICD)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近年来脑梗塞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一个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只有尽早溶解血栓,再通闭塞的血管,及时恢复血供,才有可能挽救缺血脑组织,避免缺血脑组织的坏死。而此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做好护理观察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

溶栓时机很重要,尽早开始溶栓治疗,在症状发生3~6h内可预防大面积梗塞,挽救缺血半暗区和低灌注状态。其疗效与发病时间长短有关,为使梗塞血管再通,需尽力减少入院至给药的时间,当接通知要收住溶栓病人时,即备好输注泵、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UK、甘露醇及抢救药物和物品。接病人后,检查CT和验血结果,确认无出血倾向,置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进行监测,吸氧以提高血氧浓度,防止低氧血症造成血管内膜细胞损伤而影响溶栓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4月~2010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9例进行分析。

1.2 疗效 以静脉应用尿激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塞19例,显效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78.9%。4例无效,其中2例合并脑出血、1例皮下出血。

2 护理

2.1 溶栓治疗前的观察与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塞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失语,肢体瘫痪,常给患者带来濒死感觉,使患者紧张不安、焦虑、恐惧。首先应观察患者心理及精神状态,使用语言与非语言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2.1.2 常规检查配合病6小时内进行。溶栓前要完善三大常规,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一二聚体等检查。了解有无肝肾功能不全等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预防出血。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坠床、碰伤等意外。给予静脉留置针,减少不必要的穿刺,以保护血管。拨针时应延长按压时间,测血压时袖带不可过紧,双上肢交替测量以免引起皮下出血。心电监护的使用需注意固定好电极位置,检查导线连接是否牢固,以保证图像清晰和防止患者翻身或转动时电极脱落。

2.2 溶栓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

2.2.1 首先开放静脉通道,保证溶栓药物按时输入和其他治疗的顺利进行(也可在患者病情变化时保证药物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溶栓药物必须根据医嘱现配现用,30分钟内输注完毕、溶栓中药物滴入的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小时进入。

2.2.2 溶栓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出现寒战,高热,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头痛、头晕、注射部位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有无呕吐血性或啡样物和黑便等,以了解是否出现出血并发症。出现头痛、恶心、烦躁和血压上升,立即通知医生终止了溶栓治疗,避免更大量的脑出血。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中80 %以上有高血压,一般而言,应避免使用或慎用降压药。但溶栓开始前收缩压>180~200mmHg,舒张压>110~120mmHg是引起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故应严密注意病人的血压,Q15min×2h,Q30min×6h,Q60min×16h。生命体征Qh×12Q2h×12h,血压水平一般在130~160mg/70~90mm Hg,不能高于180/150 mmHg较为适宜,血压过高者,按医嘱使用作用缓慢的降压药使血压逐渐下降。对血压偏低者,要寻找原因,如收缩压6h溶栓治疗的病人,要经常了解患者意识、瞳孔、语言、血压、脉搏、瘫痪肢体肌力变化。

2.3 溶栓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

重视溶栓后的护理指导,溶栓后无并发症且效果良好,仍要注意:

2.3.1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和观察药物疗效,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2.3.2 做好生活护理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溶栓后2h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探视和搬动。24h内在医护指导下以床上活动为主,不宜过早离床。

2.3.3 注意营养饮食,食物避免粗糙、生硬和过热,防止损伤消化道粘膜造成出血。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而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主要的疾病。首次脑梗死后1年病死率约22.1%,此后每年的平均死亡率是8.5%[3]。而溶栓治疗是目前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治疗,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缩小梗死面积,提高治愈率。但溶栓治疗的给药途径、时间窗等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血栓形成机制,在溶栓时间问题上,应该是越早越好,国内外均将溶栓时间窗界定为6h,实验证实缺血时间超过6h,缺血脑组织中心区即坏死,其周边处于“饥饿状态――缺血半暗带”持续缺血6h以上,脑肿胀明显,半暗带开始消失和显示不清,缺血脑组织成为不可逆损害,任何治疗不再有效。

综上所述,我们体会到及时、正确的溶栓治疗,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确实可以提高急性脑梗塞抢救成功率,可以减少致残率。

参考文献

[1]汪钟,郑植荃主编.现代血栓病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35~142,467~469

[2]郑永玲,胡常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Journal of Brain and Nervous Diseases;2002年 03期

[3]刘红阳,等.天普洛欣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5(1):30

[4]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急性脑梗死六小时以内静脉溶栓治疗.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4):210-213

上一篇:老年低位直肠癌合并糖尿病35例Dixon围手术期护... 下一篇:浅谈行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