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学生实际与学科特点 全面有效提升科学教学成效

时间:2022-10-12 03:37:16

体现学生实际与学科特点 全面有效提升科学教学成效

【摘 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普教育学科,通过科学学科的教学,能够让小学生了解更多的发生在身边的科学原理,对于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正确认识社会与自然,具有重要的帮助。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对教学工作开展深入的研究,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科学学科特征具有全面的分析了解,优化与改进科学学科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研究

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是科学学科自身的内容特点决定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教学中容易调动积极性,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只要教师紧扣住这两个方面的要点,就能够全面提升教学成效。笔者在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将“直接讲解”转变为“共同研究”,在学生参与中提高教学成效

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学生的活泼好动特征较为明显,有些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抵制学生这样的发展特点,认为学生坐不住,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实际上,这样的理念是缺乏对小学生思想心理特点研究的表现,教师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这一特点转变为探究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研究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成效。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改进了教学模式,不再进行教师直接的讲解活动,而是采取探究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研究的主体。学生本来处于坐在座位上被动消化吸收教师讲解知识的角色,现在有了探究活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可以在师生互动之中得到满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和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教学有关食物链以及食物网等内容时,笔者没有直接讲解其中的规律,而是以美国当年过度保护鹿造成生态失衡的典型事例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设计了一组探究题,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人们当初的好心却办成了坏事,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以学生小组的集体研究以及教师的点拨,解开了谜团,这样的共同研究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具有促进作用。

二、将“口头讲解”转变为“媒体互动”,在手段配合中提高教学成效

许多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或者运用手段较为落后,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许多深奥的科学知识无法讲解,许多趣味性极强的内容因为缺乏有效的表现手段而显得枯燥,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在教育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帮手,科学学科也应当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与优化,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运用于科学教学工作之中。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笔者注重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重要帮助作用,以此来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例如在教学植物的一生发展相关内容时,从种子到开花、结果,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直观演示,但是有了多媒体手段的帮助,笔者运用动画模拟演示方式,将其浓缩为很短时间的连续演示过程,学生对于植物生长全过程就具有了直观形象的理解。再比如在教学有关岩石与矿石内容时,因为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实物道具,对此,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直观演示各种岩石与矿石,学生开展辨认,以这样的互动手法增强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直观形象的岩石为教学互动增添了活力,提高了教学成效。

三、将“书本学习”转变为“操作联动”,在动手活动中提高教学成效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就教材讲教材,整个教学活动与实践操作以及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度不够紧密,教学活动变成了纸上谈兵,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作用不大,背离了科学教学让学生更加有效认识生活与社会的初衷。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将书本学习与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操作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实践之中验证了理论知识,有效提高了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有关电路的知识内容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在开展学习之前,自己先寻找资料,动手制作一个干电池控制台灯,再把学生的劳动成果在教学课堂上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对照,哪些方面是正确的,哪些方面出现了错误,通过这样先动手再比较的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在教学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将这一劳动成果进行改进与优化,并在班级开展评比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电路知识的理解得到加深,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选取社会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进行教学,让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感知联系更为密切,如以常见食品包装袋来教会学生怎样准确掌握上面的信息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四、将“理论测试”转变为“综合考核”,在评价改革中提高教学成效

小学科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考核内容上,过于倾向知识点的考查,在方式上,基本采取试卷这一单调模式,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是不够全面与科学的。笔者在教学考核评价中,针对上述两方面进行了改革,首先,在考核内容上,更加倾向于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设置情境化的实践运用题考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体现素质化的考核趋势。其次,在考核方式上面,除了对学生进行书面考核之外,还注重采取“考试+考核”的立体模式,将学生的能力折算成20%的分值纳入到整个考核结果之中,侧重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创新理念,改进教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紧密结合学生实际 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