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

时间:2022-10-12 02:20:16

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

摘要:建筑工程所构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全球整体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施工过程又是产生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施工过程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连续性、系统性,并注入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探讨了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

关键词:城市;建筑施工;环境问题;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城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施工对其周遭的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已经越来越突出,要控制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环保措施并将其运用到施工过程当中,在施工过程中再针对所造成的具体污染物进行分类清理,以有效控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1、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

建筑本身除占用土地外,施工过程中又会带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地基,取土建楼等,对地表破坏较大,使周围植被遭到破坏,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大雨条件下,极易引起侵蚀,发生局部水土流失。此外,建筑施工中,存在大量的弃土弃渣,若处置不当,会影响周围自然环境。

2、空气污染。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为运输材料过程中由于公路凹凸不平或装运过饱满等原因造成的抛洒及车辆身后真空吸力所造成的道路扬尘; 其二为施工工地装卸、堆放材料及施工过程中由于地面干燥松散由风吹所引起的扬尘,扬尘不仅会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及环境卫生,还能大大增加大气浮尘含量,甚至给沿线路旁农作物带来不良影响。

3、噪音污染

很多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污染一直是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比如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运输车辆和各种施工机械如打桩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辆等都是主要的噪声源。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很高,而且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和多台设备同时作业,各种声源辐射后相互叠加,噪声级将会更高,辐射范围亦会更大。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选择夜间加班施工,这样产生的噪音污染的危害更大。

4、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筑施工垃圾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间可能涉及河沟填埋、土地开挖、道路修筑、管道铺设、材料运输、房屋建筑等工程,在此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土石方等。另外,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施工人员工作和生活产生固体垃圾数量不少。

二、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控制对策

1、树立环境意识。

施工单位的领导应组织广大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保法规。

2、审查环保设计。

在施工前准备阶段,认真调查收集沿线相关资料,结合环保要求对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进行检查和现场核对,对不利于环保的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3 制定环保措施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施,施工时加强环保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计;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地的冲蚀。

(2)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a)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标准,禁止推土机、挖掘机等高噪声设备在夜间22:00 ~凌晨6:00 施工,特别是在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区域内要少用或不用这些设备。昼间施工应避免在午休时间使用大型机械,如果特殊需求,必须在夜间进行有噪声污染的作业,应事先填写申请报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且应该提前通知附近居民。(b)尽量选用低噪声级的设备机械。对于产生高声级的设备,应设法安装隔声装置,建立封闭的操作棚,减少噪声的扩散,尽可能把设备放在建筑工地的中心,以最大限度减轻施工机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c)设置隔声屏障。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简易隔声屏障,能有效地阻断声音的传播,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d)用商品混凝浆代替水泥搅拌站,也可有效减轻建筑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e)倡导文明施工,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环境意识,防止噪声扰民。

(3)扬尘及废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a)采用封闭式施工法。将建筑工地与周围环境分隔,可在工地四周设置维护栏,以起到阻隔工地扬尘和飞灰的作用,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b)采用商品混凝土浆。采用商品混凝土浆可以大大减少水泥、黄沙、碎石等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影响,同时还可以减轻水泥搅拌机的噪声影响。(c)严禁超载。运输材料及渣土的车辆不得超载,并要加覆盖物,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飞扬和洒落。驶离建筑工地的车辆轮胎必须经过清洗,以避免工地泥浆带入城市道路环境。(d)坚持文明施工。设置专用场地堆放建筑筑材,堆放过程中要加蓬布覆盖,防止建材扬尘。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e)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大风天禁止工地车辆施工,减轻扬尘对环境的影晌。(f)定期检查车辆的尾气排放情况,做到合格排放。(g)在施工区禁止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4)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a)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做好处置计划,明确渣土的运输方式、线路和去向。工程结束后,要将建筑垃圾及渣土等处理干净。(b)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虽然量少但危害大,要用专门的容器收集,及时清运至当地市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否则会影响市容及周边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

(5)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a)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泥浆水和雨水,应建废水沉淀池,将废水沉淀达标后再外排,可避免城市下水道的堵塞。(b)施工单位应为建筑工人创造一定的文明生活和工作条件,注意建筑工地的环境保护。工地食堂废水应先隔油后排入城市下水道,如有条件尽量使用工地附近相关建筑物内的厕所,若无条件要定期及时清运产生的垃圾和粪便,保证建筑工地的环境卫生。(c)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环境。

4、加强管理措施。

将环保管理纳入施工全程管理中,做到前期审批、中期管理、后期验收,加强防治施工污染的管理力度。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开工前期强制移种灌木或成年树木的早期绿化,改善了城市生态同时伴随着建筑垃圾再生技术的成熟、建筑废水回用的实施。

消除和减少施工中的污染, 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基于施工污染而产生的事故和纠纷越来越多。因污染而造成的对施工单位的索赔屡见不鲜。实际上, 只需在生产中给予必要的重视和投入, 就会在施工中产生很好的效果。“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2 1 世纪的主题, 施工人员必须明确这一点,从施工产生的污染源头开始, 消除和减少施工污染, 从而创造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翟沅江. 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预防[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6(05)

[2] 季学庆. 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及保护和管理措施[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7(09)

[3] 贺亮,刘国东,蹇依,王建. 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 公路. 2008(11)

[4] 马彩霞,张朝能,宁平. 城市建筑施工主要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 环境科学导刊. 2007(04)

[5] 朱建春,蔚鹏飞. 建筑施工中的污染及其防治[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3)

上一篇:探讨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 下一篇:关于工程合同索赔管理在施工企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