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化学课堂的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10-12 02:15:27

论初中化学课堂的探究性学习

摘 要:化学课程是一项以实验为核心的课程,能为学生营造全面的探究空间,在探究环节里感受其艰辛、曲折,并在其中获得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能力,且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探究性学习;实践

身为一名教师,要怎样全面且深入地开展探究性学习,经相关的课堂实践及总结,我将对探究性学习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实践分析如下所述:

一、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

相关研究显示:只有在认知模式和外界环节出现制衡偏差时,才可以促使学习的需求。要在教材中与学生求知欲间构建一种制衡的偏差,将学生引导到一个多疑且多奇的境界中,因此让学生出现学习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材内容的特性,合理地运用媒体等措施,构建探究的环境。构建教学情境时要在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就渗透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让学生有着良好的情绪,思维保持活跃,让学生真正体味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角。

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主动探究

操作实践以及自主摸索是学生对化学进行学习的主要方法。要为学生提供全面对化学探究的氛围,推动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习课程。

三、让教师的演示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

化学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及根本技能,还要让学生从学习知识的环节中学会有效的学习模式,以锻炼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例如,测定空气中氧含量的环节,将教材中的实验作为原理进行自学,之后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以及一些材料,在进行测定氧含量的一系列预案及措施。这时学生只会进行一些讨论,但是都不敢尝试,教师就要进行一些鼓励及相应的指导。每一次实验,流入集气瓶里的水量都是均等的,这种情况就会让学生对其深入的探究,摸索水量不同的因素。

四、拓展探究的内容

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根本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一般在化学教学过程里不能只把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就满足了,还要构建一定的条件,充实并拓展探究的内容,实施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切实问题,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化学实验的实际运用意义。教师要利用这类实验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从学生内心深处挖掘创造动机,从而提升学生处理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合理探究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在课堂教学里没有必要对全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探究,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过程以及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这种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廷礼.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

[2]王胤琪,佘文君.新课程下改进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

[3]杨树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

(作者单位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上一篇:中小学教学质量测评之五项标准法 下一篇:有效评价,点亮学生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