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时间:2022-10-12 12:11:48

关于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摘要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生产的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是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这为新时期的建筑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针对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建筑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国际上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技术发展较快,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建筑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职能部门监督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方法落后、安全文化意识不强、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等。

由于建筑生产具有一次性、复杂性、露天高空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特点.因此,建筑领域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形势是相当严峻的。2006和2007年,全国共发生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分别为888起和859起,死亡人数分别为1048人和1012人[1]。这种严峻的形势与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主体存在的问题不无关系。建筑安全管理主体是指参与到建筑安全实现与维护的所有参与者,它包括监管机构、社会中介以及企业三个层面的各种机构或组织,如图一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多层面的通力合作,哪一个层面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必须找出各层面主体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图一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建筑安全生产,颁布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全国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并不断加大对建筑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每年建筑安全事故率和死亡人数仍然偏高,因此,十分必要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2.1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

我国近二十年来,建筑安全生产形势逐渐好转,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及死亡人数、百亿元产值死亡率逐年下降,表明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最近两年,事故起数又有所上升,表明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还处于不稳定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8】,2003年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954617起,死亡137073人,其中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2634起,死亡2788人;2004年全国发生伤亡事故减少至803573起,死亡136755人,建筑业伤亡事故2582起,比上年稍有持平;2005年全国发生伤亡事故717938起,死亡127089人,建筑业伤亡事故减少至2288起,死亡2607人;2006年全国发生伤亡事故627158起,死亡112822人,建筑业伤亡事故2224起,死亡22538人,2006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共发生888起,死亡1048人。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这些事故的死亡人数共937人,分别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1.03%、20.61%、12.79%、8.78%、6.20%,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89.41%。

2.2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建筑施工单位和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建设单位和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行为不规范,不按法定建设程序办事,规避政府监管;有的建设单位不依法进行施工图审查、不依法招标和报建、不依法办理质量安全监督和施工许可手续;有的建设单位还违法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甚至个人。

2.2.2安全教育培训滞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比较滞后,导致大多数人未经培训就上岗。有的工地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虽然齐全,也记录了教育培训等内容,但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

3.关于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事业的建议

3.1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监督机制

在认真执行现有建筑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从法规上合理划分建设各方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重大伤亡事故,强调建筑施工单位按事故鉴定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业主应对安全事故承担相应的间接责任,监理单位承担安全事故的监督失察责任,使得建筑施工安全人人关心,建立起一套良性的安全运行制约机制。此外,大力发展安全中介技术咨询机构,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政府监督部门提供专业性的安全咨询服务。

3.2完善建筑安全事故的记录、检查、申报制度

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安全事故的记录申报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建筑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管理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纪录的公告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其次加大对安全责任事故中的受害人赔偿额度,根除“私了”现象;第一:严厉惩处在安全事故中违法乱纪的人员。从而真正建立起套权威和透明的、受群众监督的施工企业建筑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记录资料的档案制度。

3.3完善安全卫生中介服务体系

这里我们将行业组织以外的安全中介统称安全中介服务组织,包括咨询服务机构和监督鉴证机构,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建筑安全管理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发达的、规范的安全中介服务市场对于建筑安全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安全评价行业发展比较快,而且正在逐步走向正规,而其他的中介机构发展相对缓慢。在目前安全意识尚没有完全深入企业的情况下,政府需要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发展包括安全评价、安全咨询、管理支持、安全卫生检验检测、职业安全与卫生体系咨询和认证、职业安全卫生研究、安全卫生培训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多样化的建筑安全中介服务体系。

3.4大力弘扬和培育建筑企业安全文化

我国建筑安全事故中,有相当部分的伤亡事故是由于项目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生产、当事人存在侥幸心理造成的。有些企业领导把正常的安全投入认为是额外支出,漠视牛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该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不配备.肆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问,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J_作状态(根据笔者调查很多工地工人工作时间均达卜小时以上);另外,工人(绝大多数为农民工)由于就业压力和自身素质较低等因素不能通过台法的途径主张自的权益.往往成为安全事故中的受害者。要彻底扭转这种状况,不仅需要依靠法律的威严震慑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调节,还需要常抓不懈的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企业建筑安全文化,使得“安全为天”.“生命为大”,“珍惜生命”,“人命关天”,“生命重于一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杜绝违章作业”等思想成为企业:普遍认同的基本准则,切实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的意识,在我国现阶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城市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建筑安全事故每年给国家、家庭和个人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然而,安全事故并非不能预防和降低的。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通过学习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安全管理方法,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和推广,这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5.参考文献

【1】上海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林小丹,陈松.建筑业创新体系的构建[J】.建筑经济,2003

【3】徐蓉,徐伟,程忠贤.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创新研究【J】.建筑施工,2005

【4】周和菊,刘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及途径【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

上一篇:关于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的讨论 下一篇:关于制糖工艺水平分析与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