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加藿蒲汤及(自配)中药合剂超声雾化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32例

时间:2022-10-12 12:07:35

西药加藿蒲汤及(自配)中药合剂超声雾化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32例

【摘要】目的 观察西药加藿蒲汤及(自配)中药合剂超声雾化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慢性鼻窦炎32例采用西药加藿蒲汤及(自配)中药合剂超声雾化疗法。结果 治愈20例,占62.5%,好转12例,占37.5%,总有效率100%。结论 西药加藿蒲汤及(自配)中药合剂超声雾化疗法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

【关键词】西药加藿蒲汤 慢性鼻窦炎 中药合剂超声雾化

中图分类号:R76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32-01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临床以慢性鼻窦炎多见,此病缠绵难愈,常因上呼吸道鼻窦炎多见,此病缠绵难愈,常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发作。本人在临床上采用西药(罗红霉素片+双氯芬酸甲片)加藿蒲汤及自配中药合剂超声雾化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治疗

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0岁,以中青年居多,病程1-20年,32例中上颌窦炎6例,多窦炎28例,32例均经CT副鼻窦平扫协查诊治。

2 诊断方法

有慢性鼻窦炎病史,此次发作多因外感引起,以头痛,鼻塞,流黄浊涕,嗅觉减退为主症,或伴恶寒发热等症,鼻腔检查有脓性分泌物或中鼻甲息肉样变,CT副鼻窦平扫提示慢性鼻窦炎。

3 治疗方法

西药方:罗红霉素片160mg/片+双氯芬酸甲片50mg/片两药同时口服,每次各一片,每日两次,(以上为成人量,小儿另按体重、年龄计算给药)西药服用时间共两周,中草药方藿蒲汤基本方:藿香10g、蒲公英10g、黄岑10g、鱼腥草15g、12g、薏苡仁15g、茯苓15g、桔梗10g、白芷10g、辛夷10g、苍耳子10g、蚤休12g、栀子10g、银花15g、菖蒲10g、薄荷10g、头痛明显加川芎10g、慢荆子10g、失眠加夜交藤25g,咽喉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加鬼针草20g、两面针12g,每日一剂,连续服用五周,以上剂量为成人量,4-8岁用1/2量,8-12岁用2/3量,同时结合本科自配中药合剂超声雾化疗法:取精制中药(自配方:其中有乌梅、金银花液等共同治疗上述慢性鼻窦炎32例)

4 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鼻镜检查黏膜无充血,鼻腔内无脓性分泌物,遇外感无头痛,无黄浊涕,鼻窦CT副鼻窦平扫检查较前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鼻腔检查无明显改善。

4.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20例,占62.5%,好转12例,占37.5%,总有效率100%。

5 典型病例

例1:罗文琴,女41岁,江西省永修县新城小学在职老师,于2007年,5月15日来我科初诊主述:头痛、鼻塞、鼻流脓涕,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个月。患者每次外感则头痛、鼻塞、鼻流脓涕,且症状反复发作,1个月前因外感又出现头痛、鼻塞、发热、咽痛、鼻流黄浊涕,量多,自感乏力,入我科前,曾在江西省永修县人民医院五官科CT副鼻窦平扫查示慢性鼻窦炎(其治疗用药不详,未见好转)入我科后查:双下甲明显肿大,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我院CT副鼻窦平扫查示:双上颌、额窦黏膜增厚,以左侧为重,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我科采用西药罗红霉160mg/片+双氯芬酸甲片50mg/片,二药合一,每次各一片,每日两次,共2周,予藿蒲汤加减和我科中药合剂配方,藿蒲汤基本方:(藿香10g、蒲公英10g、黄岑10g、鱼腥草15g、12g、薏苡仁15g、茯苓15g、桔梗10g、白芷10g、辛夷10g、苍耳子10g、蚤休12g、栀子10g、银花15g、菖蒲10g、薄荷10g、头痛明显加川芎10g、慢荆子10g、失眠加夜交藤25g)继续服用40剂,另加本科自配方合剂雾化疗法5周,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2007年6月5日四诊,述前服药和每日雾化疗法后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明显缓解,并经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层螺旋CT副鼻窦平扫报告无异常,随诊3年,患者每次感冒即服该方药,慢性鼻窦炎未见复发。

例2:黄小兰,女,38岁,江西省永修县新城幼儿园在职高级幼教。该患者诉从小记事起就流脓涕,头痛,鼻塞患鼻炎20年期间,曾前往江西省各大省级医院治疗,未见好转,江西省各大省级医院CT副鼻窦平扫均查示:慢性左侧上颌窦炎伴额窦、筛窦、蝶窦炎,病人自诉左侧头痛,鼻塞已经几十年如一日,非常痛苦。以2007年7月6日上午,经人介绍入我院就诊。主诉:头痛,鼻塞21年,外感常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查:双下甲肿大,中鼻道积满脓性分泌物,我院CT副鼻窦平扫查示:“慢性左侧上颌窦炎伴额窦、筛窦、蝶窦炎”以左上颌窦最为严重,我科采用西药罗红霉160mg/1片+双氯芬酸甲片50mg/1片,每日两次,共2周,予藿蒲汤加减和我科中药合剂配方:(藿香10g、蒲公英10g、黄岑10g、鱼腥草15g、12g、薏苡仁15g、茯苓15g、桔梗10g、白芷10g、辛夷10g、苍耳子10g、蚤休12g、栀子10g、银花15g、菖蒲10g、薄荷10g、头痛明显加川芎10g、慢荆子10g、失眠加夜交藤25g)继续服用40剂,另加本科自配方合剂雾化疗法5周,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2007年7月20日,二诊,诉服药后左侧头痛,鼻塞明显减轻,2007年8月6日,该患者在我科中西医结合治疗5周后,经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层螺旋CT副鼻窦平扫报告无异常,继服上方巩固两周,随访3年未见复发。

6 讨论

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中医辨证有虚实之分。实者多为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胃湿热,虚者以脾虚、肺虚、肾虚、多见。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者,多因肺脾肾虚损又外感风热或感寒入里化热诱发,症见鼻塞、鼻流浊涕,量多,头痛,并伴见恶风寒,发热,咽痛等症。其发病重在肺脾,肺开窍于鼻,肺主宣降,肺气不宣,则鼻塞不通,脾主升清降浊,脾不运化水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湿浊壅滞而化热,湿热蕴阻鼻窍故鼻流黄浊涕。究其病机证属本虚标实,以标为主,本在肺脾虚损以至邪凑,标以肺经邪热肺经湿热为主,故鼻塞、鼻涕黄浊,量多不止。这与南方人喜食辛辣、气候干燥故易生湿化热亦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治宣清肺热,利湿浊,解毒通窍为主。方中黄岑清肺热、鱼腥草清肺热,解毒排脓,蒲公英、蚤休清热解毒,苍耳子宣肺通窍,白芷去脓涕,茯苓、薏苡仁除湿健脾,藿香清化湿热。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白芷、石菖蒲、藿香、两面针、鬼针草、薄荷具有镇痛、抗菌及抑制真菌生长作用,黄岑对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鱼腥草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苍耳子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综合全方,有清肺热、化湿浊,解毒通窍作用,再结合西医罗红霉160mg/片,每日两次,该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双氯芬酸甲片50mg/片,每日两次,适用于慢性病急性疼痛的治疗和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二药合一,再结合本科自配中药合剂雾化,通过超声雾化气在常温下将溶液分解为鼻黏膜易于吸收的雾滴颗粒,充分湿润各个鼻道的黏膜,对鼻道、咽喉、气管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时患者无痛苦,见效快,利于患者接受,以上三法合一在我院临床上治疗慢性鼻窦炎急性期发作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卢日铭,苍耳子散熏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1998,(4):3.

[2]马跃东,醒鼻散嗅用治疗慢性鼻窦炎54例.中医外治杂志,1997,(4):18.

[3]张连仲.中西药结合行鼻腔超声喷雾治疗慢性副慢性鼻窦炎200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1996,(3):144.

[4]彭序明,郑淑蓉,鼻窦炎合剂超声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35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8):467.

上一篇:脑心通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 下一篇: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