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营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2:43:27

西药营销论文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中西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根据《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结合黑龙江省中西药专业的特点,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中西药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名称为: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其中主管药师为中级任职资格,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为高级任职资格。

第三条适用范围

一、中药专业

中药专业评审标准适用于从事中药研制、质量检测、调剂、营销、中草药栽培、收购、质量鉴别、养护、饮片加工、炮炙、提取、药用动植物的养植、野生药材资源勘查保护、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与应用以及与其相关联其他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

二、西药专业

西药专业的评审标准适用于从事西药研制、制剂、检验、调剂、仓储、营销、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与应用以及与其相关联其他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四条凡申报中、高级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能够坚持正常工作。

第五条晋升上一级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年度考核综合结果要求晋升中级达到称职,晋升高级有两次以上优秀。

第六条学历、资历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主管药师任职资格:

(一)研究生班毕业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被聘药师3年以上;

(二)大学本科毕业5年以上,被聘专业技术人员;

(三)大学专科毕业7年以上,被聘专业技术人员;

(四)具有硕士学位,取得药师资格3年或具有博士学位,或考取执业药师资格,经考核合格,可确定为主管药师任职资格。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主任药师任职资格: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主管药师资格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主管药师资格5年以上。

三、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主任药师任职资格: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主任药师资格5年以上。

四、学历破格条件

(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主管药师任职资格:

1、全日制普通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12年以上;

2、后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17年以上。

(二)大学专科毕业,考取执业药师资格,并取得主管药师资格5年以上者,可破格申报副主任药师任职资格。

第七条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外语要求

(一)申报主管药师任职资格人员,必须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

(二)申报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任职资格人员,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

二、计算机要求

(一)申报主管药师任职资格人员,必须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

(二)申报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任职资格人员,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

第三章评审标准

第八条中药专业评审标准

一、主管药师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一)专业理论知识

1、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中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方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数理统计学等。

2、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

3、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

4、了解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专业知识,并基本了解其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5、一般了解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技术政策和技术法规。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曾独立完成或直接参加完成过比较复杂和一般技术难度的本专业工作的全过程。

2、能正确运用与中药专业有关的通用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

3、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工作中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4、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总结能力,具备指导本专业初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三)业绩与成果

1、在独立承担或直接参加完成的工作中,作出以下贡献之一者:

(1)参加完成一项以上中药研究、制剂项目,或完成二项以上具有一般技术难度和比较复杂的制剂、检验、调剂、养护及其他相关技术工作(含制定或修订技术标准、质量规范和管理制度等),经实践检验,并经同行专家评定,公认有创造性和新颖性。

(2)完成的项目获得过一项以上地(市、厅)级科技进步奖或专业奖的等级额定获奖人员。

2、著作方面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篇以上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或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二篇。

(2)作为主要作者或译者出版过一本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

(3)作为执笔者参加过专业教材或技术手册的编写工作,完成过1万字以上的编写工作量。

二、副主任药师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一)专业理论知识

1、熟练掌握中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2、熟练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

3、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

4、熟悉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专业知识及其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5、了解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及国家有关的法律、技术政策和技术法规。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具有比较丰富的中药专业工作实践经验,曾解决过复杂的技术问题,曾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过难度较大和复杂的中药专业工作的全过程。

2、能熟练运用与中药专业有关的通用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

3、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

4、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工作中有创新。

5、能承担或主持制定中药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能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与中药专业有关技术审查和技术鉴定等工作。

6、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总结能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备指导本专业中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三)业绩与成果

1、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作为主要人员在工作中,作出以下贡献之一者:

(1)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一项以上国家或省(部)级重点项目,或对行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重点项目,成果经省(部)级主管部门验收通过。

(2)主持完成一项以上较大型中药研究、制剂项目,或主持完成二项以上难度较高和复杂的中药制剂、检验、调剂、养护及其它相关技术工作(含制定或修订重要技术标准和质量规范、新技术推广应用等),经实践检验,并经专家评定,公认具有同行业领先水平,或取得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完成的项目获得过一项以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专业奖,或获得过二项以上地(市、厅)级科技进步奖或专业奖的等级额定获奖人员。

(4)提出一项以上科技建议,对科技进步或行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并被省有关部门采纳。

2、著作方面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篇以上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关的论文,或在部级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过二篇论文,论文应反映其学术水平和写作水平。

(2)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三篇(第一作者二篇)以上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关的论文,或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过三篇论文(均为第一作者),论文应反映其学术水平和写作水平。

(3)作为主要作者(前三名)出版过一本学术、技术专著。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2篇

在医药行业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小市场,大营销”。这个行业有一个单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是凤毛麟角,它不同于啤酒、饮料等产品的市场很大,所以说是“小市场”。为什么说是大营销呢?我们先看一看电视里的广告就知道了,医药产品的广告投放量相当大,在当前的媒体投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说,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制药工业的营销费用投入是很大的。营销什么?当然是营销我们的产品。论文百事通而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强势品牌。

品牌从何做起?制药工业一直有一个说法:产品卓越,市场卓越,执行卓越。产品卓越对处方药的营销至关重要,市场卓越是对OTC产品的极大挑战,执行卓越无论是对处方药还是对OTC都是营销管理的一种极高境界。产品卓越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如果我们有“万艾可”这样的产品,我们根本就不用为打广告而犯愁,也不会担心搞促销之类的事情,这个药也会卖得很好,因为它相对卓越。国内众多药厂虽然在研发经费上不设上限,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没有哪一家敢一年投入10亿元人民币来做研发的,因为研发来得太慢。

如果没有最好的产品怎么办?现阶段中国制药工业的成功者们,他们的成功大多是建立在市场卓越基础上的。换而言之,他们是找准了市场定位,再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完成产品的差异化,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战略就可以了呢?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模仿别人,但是你清楚这一点:过去别人做成了的,你现在不一定就能做得成;人家在别的公司做成了,在你这儿也不一定能做成。由此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企业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条件都在不断变化,而出路就在于创新,不断创新。别人的东西是拿不过来的,结合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才能获取成功。而创新需要的,就是执行上的卓越。

二、医药企业营销中的“推”与“拉”

制药工业的营销宝典是什么?实际上,无论是4C还是4P,营销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方面:“推”和“拉”。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感冒了,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当然不会相信这个医生的话。但是假如有一套理论说“感冒是由痔疮引起的,治好痔疮就可以治愈感冒”,那么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就会相信。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不同之处在于处方药营销的对象是医生,所谓“拉动”的概念就是要给医生一个说法,只要有一个说法。那么医生就有理由开处方了。但是,有一个说法之后,在非常多的药品中,医生是否会选择这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予以“推动”。因此,“推”和“拉”要结合,“拉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理由,树立学术地位,普及医药教育;“推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动力,让自己的药品能进到医院里来。只有“推”“拉”结合,才能让医生有理由开处方且愿意开处方。

非处方药的营销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推”和“拉”。由于在OTC的营销链条上我们实在找不到像医生那样的角色,于是医药企业的“拉动”对象就不得不面向产品定位的消费者。所谓“拉动”,就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且买得起;所谓“推动”,就是让顾客买得到,能够很方便地买得到。所以对于对非处方药的营销来说,就必须做品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几年药品零售商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批发企业的发展速度,而药店在做品牌经营的同时更希望与制药企业进行联盟与合作。因此,药店特别是连锁药店将成为OTC药品销售的关键力量。新晨

三、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医药企业做品牌时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比如在我提到杨森时人们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吗丁啉、达克宁。提到天士力时人们又会想到什么?一定会想到丹参滴丸。但一提到杨子江,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哑口。可是扬子江在我们国家却是销售额位居前三名的制药企业,它的产品一点都不少。可为什么人们对它的名字那么陌生?是因为它的药更多地是在医院里做处方药,所以它的产品品牌知名度会小一些。由此对于我们来说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做产品品牌还是做企业品牌好?其实西药制药企业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摆脱“一牌独大”的状态。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西药制药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中药制药企业,想以企业品牌来带动产品销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先做产品品牌。至于最终能不能做好企业品牌,当我们国家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的时候,高到50家、10家、8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80%-90%的时候,制药企业的品牌对自己的产品群的销售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3篇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会长黄彦正

商务车在刚刚大修后的沪嘉高速公路上飞驰。宽阔、平稳、通畅的道路,依然展现着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曾经拥有的风采。此行目的地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同车窗外的高速公路一样,经历了在曲折起伏后的重振,如今再现了作为上海医药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辉煌。

一年前,这家公司年轻的总经理茅建医到任;一年后,他带领员工众志成城,锐意进取,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为见证百年沧桑企业的浴火重生奠定了基础。

名字:职业生涯的起跑线

虽说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但茅建医的名字却蕴涵了父母太多的寄托。在小生命还没降生前,“建医”这个名字就已经早早地问世。父亲学建筑,母亲学医学,父母希望未来的孩子,不管男女,能够传承父母的职业。或许孩子外祖父是无锡惠山脚下有名望的老中医,使得茅家遗传因子的天平发生严重的倾斜,最终把外孙领进了医学的殿堂。1989年茅建医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来到上海建工医院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谁能想到在那个毕业分配容不得个人选择的年代,他竟然去了与建筑沾边的工作单位,让名字的“情结”没有留下一点遗憾。

勤奋好学,茅建医实现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看到助手任劳任怨,心内科主任的脸上挂满笑容。时间一长,看到这对配合默契的师徒,其他科室主任羡慕的眼神闪现出一丝丝妒忌的目光。眼科主任直截了当地“策反”:“转到我的科里来吧,我能把你那双小眼睛开开大!”确实,上上下下实在喜欢这个医院里新来的年轻人。

然而茅建医没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会悄悄掀起涟漪。两年后的一天,茅建医接待了日本武田制药工业株式会社的来访,该社要了解国外药品在上海市场的情况。临别前来访者放出试探气球,邀请他加盟。面对10倍之差的工资(奖金不计在内)诱惑,茅建医心动了。想想含辛茹苦爱着自己、也以医生为业的母亲,一年的收入将不如他一个月的工资,你说他怎能不重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看在卖药与行医用药都与“药”有关的份上,父母没有阻挠他的“跳槽”。

倒是领导和同事的大度,让茅建医的内心深深愧疚。医院没提辞职赔偿的“惩罚性”要求,因为他们知道,干卖药这一行,医生对药品的“识货”程度比谁都强;既然也是人尽其才,何必亮出红灯禁止通行?

茅建医顺顺当当地成了日本武田制药工业株式会社驻华代表处的第一个员工。世人都说日本人患有“劳动中毒症”,这话可一点没错。同在屋檐下,他很快被传染上了。作为没日没夜干活的回报,茅建医坐上了华东大区经理的“交椅”。

今天,茅建医怀着一种感激之情,回首在“武田药业”做药品销售的这段经历:打造了他的工作习惯和思路理念。说工作习惯吧,那就是一到岗位就充满激情,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乐观;办事严谨,决定了的事情百分百地用心做,不反复。说思路理念吧,那就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百姓健康,不急功近利。

有没有遗憾呢?当然有!此刻,茅建医的口吻近乎“上火”。他说,他是个做事的人,但在“武田药业”也有他做不了事的时候。日方独资时,中方人员只能是“小三”,能力有限发挥;中日合资后,管理层中的中方人员“像老鼠进了风箱,两头受气”。茅建医还想做更多的事,做更多的大事。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他开始酝酿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二次“跳槽”。

凭借过去6年里练就的药品销售本领、销售门路和人脉关系,有人劝他自己当老板,个人的收入再来个10倍的翻番,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同行中,就有许多人华丽转身当上了老板。人贵有自知之明。茅建医一再说自己性格内向,不是当老板的料,只想为销售药品继续打工。

这回是茅建医主动放弃高薪进入上药集团的。从此,他与国营企业结缘,领导的信任让他大显身手,再也收不住拳脚。请看他“火箭”般上升的业绩和“流水”般变动职位:

1997年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新特药公司任华东区经理、总经理助理、总经理;

1999年9月起,信谊天一药业公司任总经理,销售额从6000万元跃升3.4亿元;

2004年9月起,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帐上现金从200万元到1.4亿元;

2008年9月起,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09年1至8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84%;其中阿立哌唑和硫酸羟氯喹片预计2009年毛利增幅仍将保持在40%以上。

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无论在什么岗位上,茅建医的名字注定了他这辈子开始“建立”与“医药”的新关系,集制药与卖药于一身,来把握现代企业发展的命脉。

出采的手笔,营销的本领

茅建医说,营销离不开产品,产品更离不开营销。他心里明白,营销决非魔术,可以变戏法,来“空手道”。

面临千头万绪的事务,茅建医到中西药业上任后集中精力抓了两件大事,一是及时恢复硫酸羟氯喹片生产,二是改进丹香冠心注射液的工艺和管理,让他对中西药业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中西药业的产品不仅少,而且小,有人形象地说,好比一碗鹌鹑蛋。唯一有利润并且是国内独家生产的硫酸羟氯喹片,在他上任时正处于停产。该药用途广泛,专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据说市场已经断档整整一年。本来这个产品还有出口,因为断档,人家从此就与你“拜拜”,投入了印度某企业的怀抱。产品断档的原因是原料没有;原料没有的原因是车间搬迁;搬迁没完的原因是资金短缺;资金没有的结果是安装无期限停工;没有产品,没有利润,就没法养活公司里1000多号人!

全公司没有比恢复硫酸羟氯喹片生产更大的事。茅建医立即动员可以动员的人都来抓原料的恢复生产。他们忙着到处借钱、筹钱。就在茅建医到公司正式报到的那天下午,建筑方老板闻风赶来讨钱,给这位新老总来了个下马威:把四卡车石子倒在工厂的大门口,阻挡车间安装开工。

时间就是金钱,这一耳熟能详的口号,“中西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他们争分夺秒,边安装边认证,仅花四个月的时间,硫酸羟氯喹原料就开始投产了。

茅建医不愧是营销的高手:硫酸羟氯喹片刚上市,他要求销售部门让市场吃个八九分饱。于是,为制造市场紧张空气,客户要100箱的,只给50箱;因为货源紧张,客户不给现钞就不给货。货款就这样“自告奋勇”源源不断地流了进来。当生产周期从20天缩短到15天、10天后,产品供应开始充足,他又要求车间在高温季节停产,组织设备检修。因为高温,产品质量存在风险,水电煤消耗大,生产工人又辛苦,所以高温期间设备检修既为质量保证,节约生产成本,又能让工人带薪休息一个月,更重要的

“秘密”是,在客观上再次人为地制造了硫酸羟氯喹片的市场紧张程度。

在中西药业,丹香冠心注射液可说是一个经典老药。其主要成分为丹参和降香,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销量已占到国内该品种销量的六成以上,获得了上海名牌产品和上海市医药行业名优产品称号。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中药产品质量事故频频发生,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茅建医到中西药业后与各职能部门一起,就进一步加强丹香冠心注射液的质量问题达成共识,采取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层层把关保证药品质量。

他们的措施是:2009年投入2 000万元,采购先进的高压液相仪器检测其成分;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有效成分的纯度;更换设备,改善小作坊式的生产环境,严格控制成品仓库温度,杜绝药品在通过质量检验后在储运过程中再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加强用户信息反馈管理,定点定时派员上门听取意见并进行终端维护。

茅建医及同事们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尤其终端维护,是营销策略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要知道,药品销售的终端模式始于欧美和日本。茅建医把他在武田制药工业株式会社任职期间学到的营销模式先后学习借鉴到信谊药业和中西药业来。其内涵是,药品销售包括售后服务都直接面向用户而减少经销商、商等中间环节。目前国有企业基本上还没有把这一模式摆上企业发展的日程。

同时,丹香冠心注射液作为经典老药,意味着它经受了几十年来的市场考验,也意味着药品的价格是几十年一惯制的价格。每盒5支14元的售价,早已使丹香冠心注射液面临亏损,何况现在为保证质量还增加了投入。因此,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中西药业上报的新工艺后,茅建医将启动专家的论证,在保证丹香冠心注射液继续占有市场最高目标的前提下,为制定新的药品价格做准备。显然这与巧立名目的变相涨价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基于消费者以价格作为质量指示器,重新合理定价是一种营销策略,将不仅为中西药业的发展减负,而且将创造一定的利润空间,为新一轮的发展注入动力。

逆势而上,创“中西”营销模式

一个外资企业的销售经理到内资企业不一定能做好,会因为后者的不规范而“水土不服”,比如既要面对处于劣势的品牌,又要解决比外资企业多得多的“疑难杂症”。一个外资企业销售经理的市场操作能力不一定比内资企业的销售经理强,前者出色的销售业绩建立在品牌和一整套完善的营销模式上。而后者的销售业绩通常建立在优秀的销售经理身上。因此外资企业的销售经理,往往不会选择内资企业作为“跳槽”的方向;内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也忌讳录用外资企业的销售经理。

茅建医根本没在意这所谓的“行规”,逆势而上,硬是从外资企业跳到内资企业来当销售经理。至今他没有后悔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次“跳槽”。他到上药集团后的工作难度确实比原来想象的要大,但实践证明,他在内资企业要比外资企业,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能在品牌等销售劣势的市场条件下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公平的考核,凭业绩说话,能使他有更多的晋升机会。

现在,茅建医正全身心地为创造中西药业的营销模式和营销业绩而奋斗。

在接受如何面对竞争中对手的提问时,茅建医轻轻地笑出声来,显得如此轻松。他说,有竞争对手当然好,如果没有还得去找一个。一个好的坐标系,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现在硫酸羟氯喹片这个产品的对手,是西安杨森和德国朗生。在营销上茅建医要求自己的属下坚持做到“四项基本原则”:第一,严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第二,重视并强调自己产品的先进性;第三,客观宣传不同产品的区别和特点;第四,做好学术推广和产品推介。茅建医知道,竞争决不是垄断市场,尔虞我诈,你死我活,而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来做大。

这一观念几乎已经渗透到了他血液之中。记得茅建医去刚刚成立的信谊天一药业有限公司任职的时候,有人雄心勃勃地对他说,“天一”就是天下唯一。茅建医细声慢气地表示,“天一”应该争做天下第一,坚持天下一家。是的,在茅建医看来,在市场里大家每年能有30%到50%的增长,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过,当今营销方式的巨大变化还是让茅建医摇了摇头,无比感慨。外资企业曾经极其自豪的销售规范和制度开始“裂变”,新的方式被美其名为“关系营销”。当然这种关系营销,不能理解为请客吃饭、送钱送礼,甚至行贿等“潜规则”,而是与客户建立一种精神、感情、心理上的沟通,要靠智力来营销。真是一门学问!茅建医有许许多多全国各地的医生朋友,平时再忙,他也会尽量抽出时间参加他们组织的会议或活动,逢年过节会打电话问候,而不是寄张卡片、发封邮件了事。这些人脉关系成为他在中西药业拓展营销渠道的重要资源。2009年以来,他有30%的时间亲自在外地市场奔跑。

还有,“知识营销”也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茅建医把它作为中西药业营销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比如,积极参加各类部级和省级的学术会议,通过晚宴和卫星会议等形式,进行本公司产品知识的宣传;市场部的产品专员负责收集本公司产品在国际上临床应用信息和有价值的论文,将此类信息汇总整理后,作为本公司医药代表培训的“教材”,并通过医药代表广泛传播到医生,以带动整个销售;每年举办知名专家高层论坛,积极树立本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并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营销策略上的调整。

那么中西药业的营销模式究竟是什么?茅建医用一句话作了精辟的概括:“全方位支持下的终端营销”。那么如何理解“全方位支持”?就是让所有职能部门各司其责来配合、参与营销。比如,业务管理部是销售活动开展的管理部门,主要工作包括审核销售合同并开发货单、推广费用结算和招标工作管理三个部分;财务部负责销售应收账款管理、内勤管理和差旅费审核等销售重要环节的管理;储运部是发货部门,必须及时、准确、高效地处理每一笔业务;人力资源部负责销售人员的人事工作和薪酬管理;质保部按照GSP要求进行销售业务的监督管理。

与此同时,茅建医还要求“党政工团”也一齐来做营销的“份外事”。你别以为茅建医在瞎指挥或乱弹琴,听了下面的“故事”,你一定会深受感动。

营销人员常年在外辛辛苦苦地奔波,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许多销售业绩好的员工,还被误认为是搞歪门邪道的“能人”:会整关系,会玩手段,会下黑手,会捞大钱等等。茅建医说,要正确理解、认识、关心他们,他们是中西药业的有功之臣。他带头去做,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跑了10多家办事处,现在已经几乎能叫出他们所有人的名字,并且与他们中的一些人进行过坦诚的交流。现在,党政工团的领导都会轮流去外地办事处,分别看望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的近200名销售人员。这支庞大的队伍的每一个人虽属中西药业正式聘用的员工,但他们都是当地居民。他们与公司的关系十分松散,有的相互之间从未谋面。党政工团的领导不仅倾听销售人员的想法要求,体验

他们的酸甜苦辣,而且请家属吃饭,告诉家属其亲人在企业的重要地位,感谢家属长期来对企业的支持。来自企业的问候,洋溢人性化的关怀,使有的销售人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更使他们心情舒畅的是,公司又增加了表达销售人员意见诉求、信息传递的新渠道、“直通车”。

一个小点子,一项大举措,叫作“四两拨千斤”。它给中西药业的终端营销模式带来了“全方位”的鲜明特色。总之,茅建医没有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营销模式,他坚持的是在企业的发展中创新。

精心打造企业的文化和产品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实现中西药业的可持续发展,茅建医的心中惦念着公司企业文化,营销文化的建立。他深知这种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他的目标是要让企业文化、营销文化所体现的价值导向成为整个公司的共同追求,培养“中西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茅建医说,企业的经济实力、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能让员工在企业心情舒畅地工作,否则要求员工们承担起社会的责任都成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把员工的压力转变成公司领导的压力,把企业的事情做好。大家工作忙了,没时间惹是生非了,办公室也不会像看老中医门诊,门庭若市了。”这就是一个现代企业领导人朴素的领导思想。

2009年中西药业提出了“三个快乐”的口号,即快乐地工作、快乐地赚钱、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是基础,快乐地赚钱是手段,快乐地生活是目的。这口号的形象虽然不那么“高、大、全”,但是建立了企业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动力。正是这样,茅建医一再强调企业发展的同时,要确保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从2009年开始,公司继续保持合理的增资比例;加大力度解贫帮困;增加投入改善员工的劳动生产环境。

当然企业文化的形式、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制度也是企业文化一部分,宣传企业规章制度的“员工手册”或者“管理手册”,就是企业文化形式之一。

至于中西药业的营销文化,茅建医把它概括为八个字:“服务营销、管理营销”。它源于“中西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事业的执着。

服务营销,顾名思义,要求各个部门改变“官本位”的状况,克服“部门利益至上”的观念,通过调整业务流程等方式使之成为营销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管理营销,是根据营销活动特殊性和销售人员分散性的特点,要求各个部门对营销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公司的安全性。实践证明,营销文化的理念让松散的营销团队逐渐形成了凝聚力,对公司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同时也为营销过程中的各种规范性、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归根结底,营销文化打造了一支坚强的团队为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而不懈努力。

中西药业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营销文化,从近年每年30%以上的递增速度及过去一年的超常规发展来看,这些探索基本适应了自身发展的实际。用茅建医的话来说,“成功的就是正确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2009年8月底的统计数字,雄辩地展示了中西药业由“软实力”带来的“硬实力”:

销售收入3.089亿元;

实现利润总额2722.58万元;

总资产6.472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4.11%;

基本每股收益0.054元;

生产注射剂产量6.679亿支;

生产片剂3.354亿片;

生产胶囊剂651万粒。

茅建医带领中西药业的全体员工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向国庆60周年献礼。历史已成为过去。公司已确定2009~2010年的计划销售收入将达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8000万元。未来如何使企业进一步适应市场变化,保持企业经济快速增长,将是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在本文结束的时候,《上海医药》报在头版发表了该报记者对茅建医总经理的采访,题为《功夫花在产品的成长性上》。在此引用其中茅建医关于营销与产品、产品与文化关系的几段话,作为他对“永恒研究课题”的下一步思考:

“我感到做大产品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就是企业的产品意识和产品氛围问题。我们许多同志都知道产品的重要,但同一些先进企业相比,我们对产品的感情远远不如他们,对产品的研究也远远没有达到他们的程度。”

“中西有很好的产品文化。我来了以后,一方面受到启发,另一方面我们又花很大力气培育产品文化。比如领导班子建立学习产品知识、研究产品的制度。我们现在基本上做到每月要组织一次产品学习研究活动。有时候请外面专家,有时候让有关部门作分析介绍。我觉得对自己的主打产品要横过来看、竖起来看,深入下去看,搞得明明白白。”

“不能什么产品都关心,我们只能关心我们这个企业专事的产品领域,只能关心我们的发展领域中有成长性的产品。”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同样都是老鼠,为何有老鼠与米老鼠之别?这就是品牌与非品牌的概念。一提到品牌有很多人都觉得很玄妙,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如制药工业中的品牌,比如琥乙红霉素与利君沙,化学成分没有任何区别,可是在销售上利君沙与琥乙红霉素相差甚远。利君沙就是“米老鼠”,而琥乙红霉素就是“老鼠”;利君沙就是品牌,琥乙红霉素就不是品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成“米老鼠”。

一、品牌策略与执行

在医药行业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小市场,大营销”。这个行业有一个单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是凤毛麟角,它不同于啤酒、饮料等产品的市场很大,所以说是“小市场”。为什么说是大营销呢?我们先看一看电视里的广告就知道了,医药产品的广告投放量相当大,在当前的媒体投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说,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制药工业的营销费用投入是很大的。营销什么?当然是营销我们的产品。而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强势品牌。

品牌从何做起?制药工业一直有一个说法:产品卓越,市场卓越,执行卓越。产品卓越对处方药的营销至关重要,市场卓越是对OTC产品的极大挑战,执行卓越无论是对处方药还是对OTC都是营销管理的一种极高境界。产品卓越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如果我们有“万艾可”这样的产品,我们根本就不用为打广告而犯愁,也不会担心搞促销之类的事情,这个药也会卖得很好,因为它相对卓越。国内众多药厂虽然在研发经费上不设上限,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没有哪一家敢一年投入10亿元人民币来做研发的,因为研发来得太慢。

如果没有最好的产品怎么办?现阶段中国制药工业的成功者们,他们的成功大多是建立在市场卓越基础上的。换而言之,他们是找准了市场定位,再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完成产品的差异化,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战略就可以了呢?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模仿别人,但是你清楚这一点:过去别人做成了的,你现在不一定就能做得成;人家在别的公司做成了,在你这儿也不一定能做成。由此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企业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条件都在不断变化,而出路就在于创新,不断创新。别人的东西是拿不过来的,结合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才能获取成功。而创新需要的,就是执行上的卓越。

二、医药企业营销中的“推”与“拉”

制药工业的营销宝典是什么?实际上,无论是4C还是4P,营销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方面:“推”和“拉”。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感冒了,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当然不会相信这个医生的话。但是假如有一套理论说“感冒是由痔疮引起的,治好痔疮就可以治愈感冒”,那么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就会相信。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不同之处在于处方药营销的对象是医生,所谓“拉动”的概念就是要给医生一个说法,只要有一个说法。那么医生就有理由开处方了。但是,有一个说法之后,在非常多的药品中,医生是否会选择这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予以“推动”。因此,“推”和“拉”要结合,“拉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理由,树立学术地位,普及医药教育;“推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动力,让自己的药品能进到医院里来。只有“推”“拉”结合,才能让医生有理由开处方且愿意开处方。

非处方药的营销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推”和“拉”。由于在OTC的营销链条上我们实在找不到像医生那样的角色,于是医药企业的“拉动”对象就不得不面向产品定位的消费者。所谓“拉动”,就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且买得起;所谓“推动”,就是让顾客买得到,能够很方便地买得到。所以对于对非处方药的营销来说,就必须做品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几年药品零售商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批发企业的发展速度,而药店在做品牌经营的同时更希望与制药企业进行联盟与合作。因此,药店特别是连锁药店将成为OTC药品销售的关键力量。

三、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医药企业做品牌时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比如在我提到杨森时人们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吗丁啉、达克宁。提到天士力时人们又会想到什么?一定会想到丹参滴丸。但一提到杨子江,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哑口。可是扬子江在我们国家却是销售额位居前三名的制药企业,它的产品一点都不少。可为什么人们对它的名字那么陌生?是因为它的药更多地是在医院里做处方药,所以它的产品品牌知名度会小一些。由此对于我们来说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做产品品牌还是做企业品牌好?其实西药制药企业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摆脱“一牌独大”的状态。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西药制药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中药制药企业,想以企业品牌来带动产品销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先做产品品牌。至于最终能不能做好企业品牌,当我们国家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的时候,高到50家、10家、8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80%-90%的时候,制药企业的品牌对自己的产品群的销售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企业现有的所有竞争力优势,包括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营销优势,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

【参考文献】

[1]冯国忠:医药市场营销学(第2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与世界日益关注中医药相反,我国中医药越来越面临被西医取代的境况。相当一部分国人盲目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他们否定中医药的科学性,这是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深层障碍。中医药在国内国际市场的衰弱反映了是西医西药文化营销的成功以及中医药文化在消费者和厂商心中日渐消亡。运用文化营销理念提升中医药营销层次是我国中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医药营销文化营销营销层次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和优势,但是近来国内竟有人网上征集“取消中医”签名行为,暴露出试图“否定中医”的声音日益增强。与此相反,全世界对中医药的兴趣不断增加,外国人来华学中医的留学生10年增长3倍。英国有3000多家中医门诊。由于化学药物毒副作用日益明显,世界医药市场消费趋势日益转向自然疗法和天然药物,全球中医药市场迅猛扩张。国际中成药销售市场每年销售总量高达上百亿美元,而且每年仍在以10%速度递增,但是我国的中药仅占其中的3%~5%,而且大部分是药材原料,我国每年为进口“洋中药”花费超过1亿美元。如何改变国内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误区?如何提高我国中医药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我国中医药产业急待解决的营销问题。

一、国人对中医药认知误区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否定

“否定中医”论者常用的依据是:中医药是一种靠不住的经验,不是科学。而讲究证据支持的西医则是经得起推敲的“科学”。实际上中医药是复杂性科学,与西医的“还原论”科学方法有着本质区别。“还原论”和“整体观”是两种不同而互补的科学方法。“还原论”把系统分解成更简单的组成部分,研究其性质,据此再用形式逻辑推知其整体状态。“整体观”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整体状态及其随时间和各种情况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使用还原论方法只能认识自然界各种简单系统的规律。当科学转向研究真实世界的复杂系统本身,才发现许多复杂系统无法用统计的方法简单处理,还原论方法面临局限,科学开始重视整体观。西医研究人体是用还原论方法,找出并消除病源,使人体恢复正常,属对抗疗法。中医则是整体观方法,认为人各种功能必须协调和平衡,治病在于调整机体的平衡。西医注重实体,中医注重关系。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用来描述人体复杂系统的基本形态以及相互之间如何转化的。其研究实际就是复杂性科学。中医的科学性是复杂体系的范畴,不能用简单的西医方法去界定。目前西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局限在局部细节上,尚没有从整个生命系统角度去研究,未来应当上升到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

近代名人否定中医源于“西化”思潮下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弘扬“民主”和“科学”的同时,掀起了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潮。中医是医学,更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征。因此,中医不可避免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批判对象,背后则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使然。从民国时期的余云岫“废止中医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药走过“弯路”,到目前的“取消中医”签名。可以看出,那时形成的将西方“文化和科学”作为惟一准绳衡量一切的思维模式,不时在中医药的发展中投下它的阴影。‘否定中医’论屡屡发生的根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

二、中医药衰落的消费者分析与厂商营销策略分析

中医药在国内市场日益衰落实际上是中医药文化在消费者和厂商心中日渐消亡。尽管中医药作为中国人治病的主要途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面对西医西药文化近百年的营销传播,中医药的市场地位不断下滑,在中国目前医药市场上西方医药已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在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医药企业的生存发展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来源于消费者对中医药不信任感。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甚至断层,直接导致中医药文化理念在民众中陌生感。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导致大众消费者在价值判断上基本否定中医药的实效性,在不少消费者脑海里中医药只能调理滋补身体而不能显效治病。跨国医药巨头在中国铺天盖地的广告更造就了消费者对西医西药品牌的盲目信赖,中医药品牌在市场的生存发展空间十分狭小,一些中药品牌为了生存也采用了凸现西药疗效概念的营销手段,例如,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蓝根冲剂”,在其广告中就反复强调“抗病毒”这一典型的西医药概念。这种“削足适履”式的营销策略显然是难以改变消费者心目中对中医药的错误认知,也无法构建真正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强势品牌。

三、文化营销的理念

“文化营销”概念的提出首先起源于人们对营销中的文化因素的考虑。管理和市场营销理论受文化的影响已成为共识(Hofstede,1993)。从营销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营销的内涵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文化营销是营销中考虑文化因素;文化营销是文化+营销以及跨文化营销;文化营销是营销企业文化;文化营销是营销文化以及一种核心价值观。

第四个阶段文化营销的研究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理解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重点是如何通过文化渗透给消费者树立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营销产品和服务的目标。文化营销的定义是,在企业营销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发现、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营销过程在实物上表现的是为产品传递以满足需要的过程,而在内层方面,则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递和达到满意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市场营销是物化营销和文化营销的结合,营销离不开文化,品牌营销则更主要的是文化价值的发掘与传递。

以上四个阶段研究都未能从消费者人格心理结构去解读消费者行为,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不止是表面的文化符号,更多的是内心对文化的向往的心理需求。行为是表现出来的心理,心理是没有得到表现的消费行为(罗纪宁,2005)。所以真正意义的文化营销应该是从消费者的无意识层面作用影响消费者,促使消费者改变旧有的价值观、接纳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最终接纳营销者的品牌和产品。如果不能成功解构消费者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机制,最多也只能是暂时性的迎合消费者价值观的流变迁而无法把握其变化规律,不可能真正从塑造消费者价值观的层面实施有效的文化营销活动。如果从营销的核心内容和市场环境条件去区分,营销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产品营销、品牌营销以及文化营销。产品营销理念的基本假设是,消费者与企业发生购买关系是因为企业产品能解决消费者的某方面消费问题,能满足消费者某方面的物质功能需要,产品营销的重心在于向消费者销售产品,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让消费者接触到企业产品信息并作出购买决策。品牌营销的基本假设是消费者在购买消费企业产品服务时候不仅仅是需要解决某项基本消费问题,而是希望满足某方面物质功能需要的同时获得某种心理情感的满足。因此,品牌营销的重点是在保证产品服务基本功能前提下给目标消费群提供一定的心理情感利益,从而在消费者心目种树立一个独具特色的良好形象。文化营销则是要把企业的理念传播给消费者,并树立起良好的联想,使得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品牌时候可以获得心灵的共鸣和价值的认同,它是更高境界的营销(罗纪宁2005)。

纵观古今中外商业竞争,不难发现每一类市场的营销竞争必然经历由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再到文化营销的三个阶段。市场萌芽发育阶段,产品营销是主角,竞争方式主要依赖新产品创新。当市场进入高速成长阶段,专业市场分化的结果必然呼唤强势品牌的出现,竞争方式除了产品推陈出新外,更多的是依赖品牌形象建设和品牌口碑传播,因此以整合营销传播为工具、以完善服务提升形象为目标的品牌营销是这个阶段的主角。随着市场进入成熟阶段,品牌也会出现老化,这时候的营销竞争主要是围绕行业创新游戏规则,新产品的创新、品牌的复活都依赖文化哲学理念的指导,换言之,必须有高层次、高抽象的哲学思维去统摄多种变化的创新竞争,而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业发展模式和竞争游戏规则。因此,成熟期的市场是文化营销的竞争,不同的文化理念营销决定了不同系列的品牌生存空间,更决定了不同的新产品开发方向和产业供应链运作模式。我们看看一个典型例子,中国古代传统两千多年的中医药文化浓缩在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各细分市场知名品牌;而由同仁堂这个品牌所覆盖的一系列中药产品畅销中国几百年。西方医药文化体系则孕育了欧美的Pfize辉瑞、科尔、诺华、强生等西药名牌厂商。由于近现代中国人已经逐渐被西医、西药概念洗脑,随之而来的是中药品牌市场份额让位于西药品牌,而中西医药整个行业从原材料、生产、再到销售和服务整个产业联都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世界天然药物的流行,对中草药日益重视,科尔、诺华等大厂商纷纷到中国购买中药药材生产基地、中医研究所、中药配方、中医院,其目的非常明显——试图从文化营销高度再次把握新一轮竞争战略制高点——以天然中草药为主导的医药市场发展潮流。因此,中国医药企业无法与世界医药巨头企业竞争的失败,与其说是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中药品牌的衰老,不如说是中医药文化营销的衰败,西医药文化营销的兴盛。

四、运用文化营销理念提升我国中医药产业营销水平

在当今商品严重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上,营销已经不是简单地向消费者兜售产品的产品推销过程,也并非只是通过强化消费者与厂商之间情感沟通的品牌塑造过程,营销更是一种引导消费者放弃旧的价值观接纳新的消费时尚的文化渗透和传播过程。因此,我国中医药要改变目前日渐衰微的不利地位,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引入文化营销战略——在中医药的营销中贯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中医理论深受秦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的影响,因此中医的现代化首先应是文字和理论表述的现代化。中医的国际化更需要把中医放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哲学这一背景下去进行文化介绍和传播才能更有效。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策略:

1.目前国家医药产业政策制定、中医药高等教育和科研均存在以西医西药标准衡量中医药的错误,这种产业标准错误应该迅速改变,积极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有关标准和政策法规。

2.政府大力扶持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播事业,对中医药的教育、科研、影视、出版等给予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中医药文化的中医药国外(境外)传播项目正式启动。将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电视台播放介绍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宣传片,这是中国首次向世界各国全面系统介绍作为中华国粹的中医药文化。除播放电视宣传片外,项目主要通过四类渠道向海外进行推广,包括相关国际组织、中国驻外使领馆、各国驻华使馆以及欧美东南亚地区的主流报纸网络。形式主要采用赠送宣传手册、刊载科普文章以及提供就医指南等。

3.中医药企业引入文化营销理念构建强势品牌,把中医药文化渗透在广告、公关、促销等整合传播策略之中,利用事件营销、口碑传播、直销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等软性营销工具扩大中医药战略业务单位,发挥系统整体协同效果提高企业中医药文化传播效果。

五、结语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同样都是老鼠,为何有老鼠与米老鼠之别?这就是品牌与非品牌的概念。一提到品牌有很多人都觉得很玄妙,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如制药工业中的品牌,比如琥乙红霉素与利君沙,化学成分没有任何区别,可是在销售上利君沙与琥乙红霉素相差甚远。利君沙就是“米老鼠”,而琥乙红霉素就是“老鼠”;利君沙就是品牌,琥乙红霉素就不是品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成“米老鼠”。

一、品牌策略与执行

在医药行业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小市场,大营销”。这个行业有一个单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是凤毛麟角,它不同于啤酒、饮料等产品的市场很大,所以说是“小市场”。为什么说是大营销呢?我们先看一看电视里的广告就知道了,医药产品的广告投放量相当大,在当前的媒体投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说,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制药工业的营销费用投入是很大的。营销什么?当然是营销我们的产品。而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强势品牌。

品牌从何做起?制药工业一直有一个说法:产品卓越,市场卓越,执行卓越。产品卓越对处方药的营销至关重要,市场卓越是对OTC产品的极大挑战,执行卓越无论是对处方药还是对OTC都是营销管理的一种极高境界。产品卓越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如果我们有“万艾可”这样的产品,我们根本就不用为打广告而犯愁,也不会担心搞促销之类的事情,这个药也会卖得很好,因为它相对卓越。国内众多药厂虽然在研发经费上不设上限,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没有哪一家敢一年投入10亿元人民币来做研发的,因为研发来得太慢。

如果没有最好的产品怎么办?现阶段中国制药工业的成功者们,他们的成功大多是建立在市场卓越基础上的。换而言之,他们是找准了市场定位,再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完成产品的差异化,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战略就可以了呢?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模仿别人,但是你清楚这一点:过去别人做成了的,你现在不一定就能做得成;人家在别的公司做成了,在你这儿也不一定能做成。由此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企业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条件都在不断变化,而出路就在于创新,不断创新。别人的东西是拿不过来的,结合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才能获取成功。而创新需要的,就是执行上的卓越。

二、医药企业营销中的“推”与“拉”

制药工业的营销宝典是什么?实际上,无论是4C还是4P,营销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方面:“推”和“拉”。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感冒了,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当然不会相信这个医生的话。但是假如有一套理论说“感冒是由痔疮引起的,治好痔疮就可以治愈感冒”,那么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就会相信。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不同之处在于处方药营销的对象是医生,所谓“拉动”的概念就是要给医生一个说法,只要有一个说法。那么医生就有理由开处方了。但是,有一个说法之后,在非常多的药品中,医生是否会选择这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予以“推动”。因此,“推”和“拉”要结合,“拉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理由,树立学术地位,普及医药教育;“推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动力,让自己的药品能进到医院里来。只有“推”“拉”结合,才能让医生有理由开处方且愿意开处方。

非处方药的营销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推”和“拉”。由于在OTC的营销链条上我们实在找不到像医生那样的角色,于是医药企业的“拉动”对象就不得不面向产品定位的消费者。所谓“拉动”,就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且买得起;所谓“推动”,就是让顾客买得到,能够很方便地买得到。所以对于对非处方药的营销来说,就必须做品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几年药品零售商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批发企业的发展速度,而药店在做品牌经营的同时更希望与制药企业进行联盟与合作。因此,药店特别是连锁药店将成为OTC药品销售的关键力量。

三、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医药企业做品牌时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比如在我提到杨森时人们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吗丁啉、达克宁。提到天士力时人们又会想到什么?一定会想到丹参滴丸。但一提到杨子江,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哑口。可是扬子江在我们国家却是销售额位居前三名的制药企业,它的产品一点都不少。可为什么人们对它的名字那么陌生?是因为它的药更多地是在医院里做处方药,所以它的产品品牌知名度会小一些。由此对于我们来说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做产品品牌还是做企业品牌好?其实西药制药企业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摆脱“一牌独大”的状态。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西药制药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中药制药企业,想以企业品牌来带动产品销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先做产品品牌。至于最终能不能做好企业品牌,当我们国家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的时候,高到50家、10家、8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80%-90%的时候,制药企业的品牌对自己的产品群的销售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企业现有的所有竞争力优势,包括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营销优势,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

【参考文献】

[1]冯国忠:医药市场营销学(第2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同样都是老鼠,为何有老鼠与米老鼠之别?这就是品牌与非品牌的概念。一提到品牌有很多人都觉得很玄妙,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如制药工业中的品牌,比如琥乙红霉素与利君沙,化学成分没有任何区别,可是在销售上利君沙与琥乙红霉素相差甚远。利君沙就是“米老鼠”,而琥乙红霉素就是“老鼠”;利君沙就是品牌,琥乙红霉素就不是品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成“米老鼠”。

一、品牌策略与执行

在医药行业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小市场,大营销”。这个行业有一个单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是凤毛麟角,它不同于啤酒、饮料等产品的市场很大,所以说是“小市场”。为什么说是大营销呢?我们先看一看电视里的广告就知道了,医药产品的广告投放量相当大,在当前的媒体投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说,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制药工业的营销费用投入是很大的。营销什么?当然是营销我们的产品。而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强势品牌。

品牌从何做起?制药工业一直有一个说法:产品卓越,市场卓越,执行卓越。产品卓越对处方药的营销至关重要,市场卓越是对OTC产品的极大挑战,执行卓越无论是对处方药还是对OTC都是营销管理的一种极高境界。产品卓越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如果我们有“万艾可”这样的产品,我们根本就不用为打广告而犯愁,也不会担心搞促销之类的事情,这个药也会卖得很好,因为它相对卓越。国内众多药厂虽然在研发经费上不设上限,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没有哪一家敢一年投入10亿元人民币来做研发的,因为研发来得太慢。

如果没有最好的产品怎么办?现阶段中国制药工业的成功者们,他们的成功大多是建立在市场卓越基础上的。换而言之,他们是找准了市场定位,再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完成产品的差异化,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战略就可以了呢?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模仿别人,但是你清楚这一点:过去别人做成了的,你现在不一定就能做得成;人家在别的公司做成了,在你这儿也不一定能做成。由此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企业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条件都在不断变化,而出路就在于创新,不断创新。别人的东西是拿不过来的,结合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才能获取成功。而创新需要的,就是执行上的卓越。

二、医药企业营销中的“推”与“拉”

制药工业的营销宝典是什么?实际上,无论是4C还是4P,营销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方面:“推”和“拉”。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感冒了,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当然不会相信这个医生的话。但是假如有一套理论说“感冒是由痔疮引起的,治好痔疮就可以治愈感冒”,那么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就会相信。[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不同之处在于处方药营销的对象是医生,所谓“拉动”的概念就是要给医生一个说法,只要有一个说法。那么医生就有理由开处方了。但是,有一个说法之后,在非常多的药品中,医生是否会选择这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予以“推动”。因此,“推”和“拉”要结合,“拉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理由,树立学术地位,普及医药教育;“推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动力,让自己的药品能进到医院里来。只有“推”“拉”结合,才能让医生有理由开处方且愿意开处方。

非处方药的营销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推”和“拉”。由于在OTC的营销链条上我们实在找不到像医生那样的角色,于是医药企业的“拉动”对象就不得不面向产品定位的消费者。所谓“拉动”,就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且买得起;所谓“推动”,就是让顾客买得到,能够很方便地买得到。所以对于对非处方药的营销来说,就必须做品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几年药品零售商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批发企业的发展速度,而药店在做品牌经营的同时更希望与制药企业进行联盟与合作。因此,药店特别是连锁药店将成为OTC药品销售的关键力量。

三、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医药企业做品牌时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比如在我提到杨森时人们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吗丁啉、达克宁。提到天士力时人们又会想到什么?一定会想到丹参滴丸。但一提到杨子江,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哑口。可是扬子江在我们国家却是销售额位居前三名的制药企业,它的产品一点都不少。可为什么人们对它的名字那么陌生?是因为它的药更多地是在医院里做处方药,所以它的产品品牌知名度会小一些。由此对于我们来说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做产品品牌还是做企业品牌好?其实西药制药企业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摆脱“一牌独大”的状态。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西药制药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中药制药企业,想以企业品牌来带动产品销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先做产品品牌。至于最终能不能做好企业品牌,当我们国家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的时候,高到50家、10家、8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80%-90%的时候,制药企业的品牌对自己的产品群的销售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企业现有的所有竞争力优势,包括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营销优势,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

【参考文献】

[1]冯国忠:医药市场营销学(第2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同样都是老鼠,为何有老鼠与米老鼠之别?这就是品牌与非品牌的概念。一提到品牌有很多人都觉得很玄妙,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如制药工业中的品牌,比如琥乙红霉素与利君沙,化学成分没有任何区别,可是在销售上利君沙与琥乙红霉素相差甚远。利君沙就是“米老鼠”,而琥乙红霉素就是“老鼠”;利君沙就是品牌,琥乙红霉素就不是品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成“米老鼠”。

一、品牌策略与执行

在医药行业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小市场,大营销”。这个行业有一个单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是凤毛麟角,它不同于啤酒、饮料等产品的市场很大,所以说是“小市场”。为什么说是大营销呢?我们先看一看电视里的广告就知道了,医药产品的广告投放量相当大,在当前的媒体投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说,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制药工业的营销费用投入是很大的。营销什么?当然是营销我们的产品。而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强势品牌。

品牌从何做起?制药工业一直有一个说法:产品卓越,市场卓越,执行卓越。产品卓越对处方药的营销至关重要,市场卓越是对OTC产品的极大挑战,执行卓越无论是对处方药还是对OTC都是营销管理的一种极高境界。产品卓越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如果我们有“万艾可”这样的产品,我们根本就不用为打广告而犯愁,也不会担心搞促销之类的事情,这个药也会卖得很好,因为它相对卓越。国内众多药厂虽然在研发经费上不设上限,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没有哪一家敢一年投入10亿元人民币来做研发的,因为研发来得太慢。

如果没有最好的产品怎么办?现阶段中国制药工业的成功者们,他们的成功大多是建立在市场卓越基础上的。换而言之,他们是找准了市场定位,再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完成产品的差异化,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战略就可以了呢?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模仿别人,但是你清楚这一点:过去别人做成了的,你现在不一定就能做得成;人家在别的公司做成了,在你这儿也不一定能做成。由此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企业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条件都在不断变化,而出路就在于创新,不断创新。别人的东西是拿不过来的,结合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才能获取成功。而创新需要的,就是执行上的卓越。

二、医药企业营销中的“推”与“拉”

制药工业的营销宝典是什么?实际上,无论是4C还是4P,营销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方面:“推”和“拉”。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感冒了,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当然不会相信这个医生的话。但是假如有一套理论说“感冒是由痔疮引起的,治好痔疮就可以治愈感冒”,那么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就会相信。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不同之处在于处方药营销的对象是医生,所谓“拉动”的概念就是要给医生一个说法,只要有一个说法。那么医生就有理由开处方了。但是,有一个说法之后,在非常多的药品中,医生是否会选择这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予以“推动”。因此,“推”和“拉”要结合,“拉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理由,树立学术地位,普及医药教育;“推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动力,让自己的药品能进到医院里来。只有“推”“拉”结合,才能让医生有理由开处方且愿意开处方。

非处方药的营销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推”和“拉”。由于在OTC的营销链条上我们实在找不到像医生那样的角色,于是医药企业的“拉动”对象就不得不面向产品定位的消费者。所谓“拉动”,就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且买得起;所谓“推动”,就是让顾客买得到,能够很方便地买得到。所以对于对非处方药的营销来说,就必须做品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几年药品零售商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批发企业的发展速度,而药店在做品牌经营的同时更希望与制药企业进行联盟与合作。因此,药店特别是连锁药店将成为OTC药品销售的关键力量。

三、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医药企业做品牌时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比如在我提到杨森时人们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吗丁啉、达克宁。提到天士力时人们又会想到什么?一定会想到丹参滴丸。但一提到杨子江,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哑口。可是扬子江在我们国家却是销售额位居前三名的制药企业,它的产品一点都不少。可为什么人们对它的名字那么陌生?是因为它的药更多地是在医院里做处方药,所以它的产品品牌知名度会小一些。由此对于我们来说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做产品品牌还是做企业品牌好?其实西药制药企业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摆脱“一牌独大”的状态。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西药制药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中药制药企业,想以企业品牌来带动产品销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先做产品品牌。至于最终能不能做好企业品牌,当我们国家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的时候,高到50家、10家、8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80%-90%的时候,制药企业的品牌对自己的产品群的销售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企业现有的所有竞争力优势,包括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营销优势,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

【参考文献】

[1]冯国忠:医药市场营销学(第2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医药营销品牌

一、品牌策略与执行

在医药行业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小市场,大营销”。这个行业有一个单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是凤毛麟角,它不同于啤酒、饮料等产品的市场很大,所以说是“小市场”。为什么说是大营销呢?我们先看一看电视里的广告就知道了,医药产品的广告投放量相当大,在当前的媒体投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说,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制药工业的营销费用投入是很大的。营销什么?当然是营销我们的产品。而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强势品牌。

品牌从何做起?制药工业一直有一个说法:产品卓越,市场卓越,执行卓越。产品卓越对处方药的营销至关重要,市场卓越是对OTC产品的极大挑战,执行卓越无论是对处方药还是对OTC都是营销管理的一种极高境界。产品卓越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如果我们有“万艾可”这样的产品,我们根本就不用为打广告而犯愁,也不会担心搞促销之类的事情,这个药也会卖得很好,因为它相对卓越。国内众多药厂虽然在研发经费上不设上限,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没有哪一家敢一年投入10亿元人民币来做研发的,因为研发来得太慢。

如果没有最好的产品怎么办?现阶段中国制药工业的成功者们,他们的成功大多是建立在市场卓越基础上的。换而言之,他们是找准了市场定位,再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完成产品的差异化,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战略就可以了呢?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模仿别人,但是你清楚这一点:过去别人做成了的,你现在不一定就能做得成;人家在别的公司做成了,在你这儿也不一定能做成。由此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企业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条件都在不断变化,而出路就在于创新,不断创新。别人的东西是拿不过来的,结合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才能获取成功。而创新需要的,就是执行上的卓越。

二、医药企业营销中的“推”与“拉”

制药工业的营销宝典是什么?实际上,无论是4C还是4P,营销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方面:“推”和“拉”。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感冒了,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当然不会相信这个医生的话。但是假如有一套理论说“感冒是由痔疮引起的,治好痔疮就可以治愈感冒”,那么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就会相信。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不同之处在于处方药营销的对象是医生,所谓“拉动”的概念就是要给医生一个说法,只要有一个说法。那么医生就有理由开处方了。但是,有一个说法之后,在非常多的药品中,医生是否会选择这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予以“推动”。因此,“推”和“拉”要结合,“拉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理由,树立学术地位,普及医药教育;“推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动力,让自己的药品能进到医院里来。只有“推”“拉”结合,才能让医生有理由开处方且愿意开处方。

非处方药的营销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推”和“拉”。由于在OTC的营销链条上我们实在找不到像医生那样的角色,于是医药企业的“拉动”对象就不得不面向产品定位的消费者。所谓“拉动”,就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且买得起;所谓“推动”,就是让顾客买得到,能够很方便地买得到。所以对于对非处方药的营销来说,就必须做品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几年药品零售商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批发企业的发展速度,而药店在做品牌经营的同时更希望与制药企业进行联盟与合作。因此,药店特别是连锁药店将成为OTC药品销售的关键力量。新晨

三、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医药企业做品牌时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比如在我提到杨森时人们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吗丁啉、达克宁。提到天士力时人们又会想到什么?一定会想到丹参滴丸。但一提到杨子江,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哑口。可是扬子江在我们国家却是销售额位居前三名的制药企业,它的产品一点都不少。可为什么人们对它的名字那么陌生?是因为它的药更多地是在医院里做处方药,所以它的产品品牌知名度会小一些。由此对于我们来说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做产品品牌还是做企业品牌好?其实西药制药企业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摆脱“一牌独大”的状态。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西药制药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中药制药企业,想以企业品牌来带动产品销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先做产品品牌。至于最终能不能做好企业品牌,当我们国家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的时候,高到50家、10家、8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80%-90%的时候,制药企业的品牌对自己的产品群的销售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企业现有的所有竞争力优势,包括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营销优势,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

【参考文献】

[1]冯国忠:医药市场营销学(第2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西药营销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药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探讨

为了不断满足社会对中西院校医药经济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使我国医药产业加速适应医药产业国际化的趋势,中西院校亟待培养大批高层次的医药经济与管理人才,《医药国际贸易》在中西医院校医药经济与管理类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西医院校的《医药国际贸易》课程与综合类院校和财政类院校的《国际贸易》有很大的区别,他是把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医药产业的特点紧密的结合起来,并突出医药产业国际贸易的特点。

《医药国际贸易》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依据近年来讲授该课程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及实务的学习

中西医院校的医药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没有专门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通常情况是涵盖在经济和管理等相关课程中。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知识掌握相对较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拓展该方面的知识,挤占了该课程学校规定的学时,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而会波及授课质量。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学好该课程的基础,建议学校开设专门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或者增加《医药国际贸易》课程的学时,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增强学生“经济全球化”及“医药产业国际化”的理念

有些学生认为,医药国家贸易就是和世界其他国家做医药生意,出口我国具有优势的药品,进口处于劣势的药品,争取实现贸易顺差。诚然,经济利益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国进行医药产业国际贸易目的是获取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世界经济格局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学习该课程时,要增强学生的经济全球化理念。

医药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超出其他行业,新药的研发几乎是由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只能生产仿制药,为欧美的医药行业的生产提供原料药,整个医药产业在国际上已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产业体系,发展中国家在医药产业链中处于末端,只能在国际医药贸易中分得残羹冷炙。学生具有医药产业国际化的理念,就能更好地理解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应对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理清学习思路,注重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差异,在医药贸易中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增强学生的“经济全球化”及“医药产业国际化”理念尤为重要。

三、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为使学生更深层次了解我国医药产业和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在每一章节都找出比较典型的案例,把本章节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案例中。案例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描述、视频材料、实物对比等,由教师依据课程的需要而定,如说明中药出口比较困难国外不认同中药时,可以找出中成药和西药的说明书各一份展示给学生,就可以发现两者有诸多不同,而且国外注重的“不良反应”在中药的说明书中很少涉及或者根本就未涉及。通过案例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该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好评。但在案例的选取上,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如美国医药公司在中国贿赂丑闻,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点评。同时要做到实时更新案例,不能一个案例一用就是几年。

四、学生分组讨论及撰写小型论文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提供2-3次学生讨论的机会,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使其主动的来学习,若学生较多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的进行。要求每组成员都在讨论过后都要提高一份讨论稿,认真批阅并与学生交流。通过学生准备讨论稿和课堂讨论,可以是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让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讨论中得到升华,亦可丰富课堂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平时课程比较紧张,可以依据教材和当前国内国际医药贸易的情况,安排学生就某一事件、人物等撰写小型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自己动手能力,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打好一定的基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分析问题解和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开展实践教学

医药国际贸易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从学生就业和动手能力等角度来考虑,一定要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当前的课程安排,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忽视技能训练,缺乏国际贸易实际操作技能。学生毕业后要在短期适应单位要求,必须开展实践教学。比如到当地知名的医药生产企业参观,了解其生产流程,产品市场定位,销售模式等;到当地的海关了解医药产品的进出口程序,了解医药产品报关程序等,了解中药进出口情况,比较中药和西药在进出口方面的差异。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或者相关单位见习,通过此种方式,可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并了解国际贸易的方法。通过实践,进而了解到各国最新的外贸政策、国际惯例和各国的商业习惯等、具体交易磋商及外贸纠纷的解决等。

实践教学,也可开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很多中西医院校的医药类专业实践基地建设都是比较好,对于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基地建设不够重视,认为社科类专业没有必要建设实践性的教学基地。校外医药国际贸易的实践基地的建设,关系到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由于受扩招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教师、教室不足与学生数量的激增矛盾日益凸出,通常采取大班上课的办法解决,其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因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在教学环节上更愿意多讲理论,建议学校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尽量安排小班上课。

六、开展世界文化知识的教育

由于本课程的人文性和社会性比较强,在医药产品的贸易谈判和实际交易中,具体做法受不同国家和地区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影响,因此要掌握一些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不可能在本课程中系统的学习,系统的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选修相关课程和自学来完成,如《世界各国概况》,要想更全面了解可以参阅列国志系列书籍。

七、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医药国际贸易的形式处在不断变化中,内容亦有变化,在医药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做法,教师在授课时进行必要的补充。教材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将医药国家贸易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当中。能使学生了解该课程最新的发展情况。

总之,通过以上《医药国际贸易》教学的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更据有针对性,在培养医药经济与管理类人才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申俊龙,徐爱军.医药国际贸易[M].科学出版社,2009.

[2] 马爱霞.国际医药贸易理论与实务[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3] 陈志雄,郭赞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6).

[4] 马爱霞.国际医药贸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J].药学教育, 2000(4).

[5] 张国锋,王永江.国际医药贸易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河南农业,2007(7).

[6] 龚晋文,卫军锋.中药产业营销与贸易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上一篇:农贸营销论文范文 下一篇:营销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