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时间:2022-10-24 10:55:44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熟悉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 协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本院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综述。结果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疗效确切, 应用广泛的抗菌药, 用药过程应严密监视其不良反应, 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结论 通过合理使用可以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 提高疗效。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9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30-02

【Abstract】Objective Be familiar with and master Fluoroquinolones drug adverse reactions and safe drug use so as to assist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ethords Through the medical literature and our own hospital adverse reaction report ,to classify and give a summarise.Results Fluoroquinolones drugs is a kind of symptoms,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drug use process should closely monitor the adverse reaction, take measures to treatment in time.Conclusion Through the reasonable use can be avoided or alleviate adverse reac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drug resistance, increase the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FluoroquinolonesAdverse reaction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好等优点。目前国内常用的品种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莫西沙星、司氟沙星等。本类药物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及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感染,有效率达到84%对淋菌性尿道炎有效率达100%[1]。

随着本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的应用,常有报道其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使用本类药物时必须做好其不良反应的预防、治疗工作。

本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胃肠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饮食不振;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有头痛、头晕、睡眠,不良严重者可能导致幻觉、幻视等症状;皮肤过敏及光敏反应,约有0.4%-2.2%病人应用该药后发生皮疹,伴有痒痛,荨麻疹少见;光照部位皮肤出现瘙痒性红斑。关节痛,发生风湿样关节病不常见,同时由于关节软骨病的发生限制了该药在儿童中的使用,哺乳期妇女则禁用,可能产生结晶尿,在碱性尿中尤甚,本品经尿排泄,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大剂量连续应用该药,可致肝损害,肝病者亦应慎用。

1 氟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与不良反应关系

研究表明不良反应与围绕氟喹诺酮母核的取代基有关。1- 位控制茶碱相互作用和遗传毒性; 4- 位氧离子和 3- 位羧基与螯合作用和金属结合有关, 此二部分为药效必须基团,5- 位在影响光毒性和遗传毒性方面很重要, 甲基比氢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氨基化合物引起此问题最少; 7- 位控制大脑中 γ―氨基丁酸的结合活性, 因而有某些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8- 位已显示是间接光毒性的主要位置, 此位置的 F 离子比 Cl离子和 N 离子有更强的光毒性[1] [2]。

2 不良反应类型

2.1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是本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平均发生率5%,最高达10%-13.4%。主要机制是对消化道的刺激用药后表现为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等。一般症状较轻微,停药后消失,严重者导致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生应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我院门诊部上报一患者服用氧氟沙星次日后后,出现头晕,食欲不振,厌油,味觉异常,进甜食时感觉苦味,进咸食时感味腥,连以往自己喜食之物均感有一难言的怪味,继而恶心呕吐,停药后,给予氯苯那敏(扑尔敏)、皮质激素治疗后,消化道症状消失,恶心呕吐症状消失,1月后食欲味觉基本恢复正常。再服诺氟沙星又出现上述症状。

2.2 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此类不良反应较为常见, 症状表现为头晕、失眠、步态不稳, 神经过敏、目眩、烦躁不安、震颤等, 剂量过大引起妄想, 昏迷、惊厥, 其原理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分子具有一定的脂溶性, 能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 使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我院肾病科上报典型病例一:因尿毒症伴肺部感染静滴左旋氧氟沙星 200mg,每天 2 次, 第 3 天出现幻觉, 烦躁、秽语、语言重复等精神症状, 停用左旋氧氟沙星并血透, 3 天后精神症状消失。二:我院另一男性患者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给予诺氟沙星400mg,口服,tid,当晚服药1次,次晨四肢躯干、颈部、及面部肌肉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为,颤麻症候群。停药后给予苯海索,苯海拉明治疗症状消失。

2.3 过敏反应

①我院呼吸科上报1例男性患者,50岁,因刺激性咳嗽,在应用其他抗生素无效后,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bid;消咳喘胶囊200mg,tid。用至第3天,出现全身皮肤潮红、瘙痒;眼脸、嘴唇水肿、气急等症状,当即停用左氧氟沙星,给予静注地塞米松,10%葡萄糖酸钙,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口服等治疗,次日上述症状消失。后改用氧氟沙星口服,未见不良反应。3个月后患者因前列腺炎再次服用左氧氟沙星,2h后又出现上述症状。②我院4例患者服用环丙沙星6~23d后,四肢内侧出现散在紫癜,直径为1~2mm,压之退色。其中1例在躯干部发生。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均无腹痛、关节痛等症状,停药7~14d后紫癜全部消退。光敏患者我院尚未发现,此组病例均是在服药期间坚持工作,接触日光时间较长,皮肤出现轻重不等皮疹病变。根据我院经验,用药后患者要避免紫外线的照射,而且注意在运输和贮存时避光,防止药物在光线下变质,对光毒性程度高的常用药物如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要严格避光,输液时液体瓶应套上黑色套袋。

2.4 肝损害

因此类药物部分经肝脏代谢,对肝脏有一定损害,肝损害表现为生化指标检验异常,可使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胺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LTH)等明显升高.巩膜及皮肤黄染。停药后却可改善。我院泌尿科一患者因泌尿系感染,静脉滴注环丙沙星,每日2次,3天后出现严重的肝功能衰竭,黄疸极具加重,转氨酶升高,7天后死亡。患者入院前肝功能正常,考虑为环丙沙星所致。临床上遇有需大量长期用此类药物时亦应注意定期查肝功能,肝功能减退者慎用。此外这类药物的生物转化依赖于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影响肝细胞代谢,致肝脏损害。

2.5 肾损害

肾损害主要是该类药物较易引起结晶尿, 血尿, 尤其在碱性环境中。我院呼吸科一患者因咳嗽,服止咳糖浆无效, 改服诺氟沙星0.1 g, 每天 3 次, 第 5 天出现腹部隐痛,肉眼血尿 2 次 , 停用诺氟沙星片 , 给予VitK4, 青霉素等治疗, 第 3 天复查尿常规正常。

2.6 肌肉骨骼系统的不良反应

有极少量病例在口服或静脉注射时发生关节红肿疼痛、关节僵硬和肌肉疼痛, 停药后症状均减退或消失, 另外本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 孕妇、未成年儿童慎用。我院尚未出现此种不良反应。

2.7 最新不良反应发现[3]

最近在世界各地的一些ADR研究机构及临床研究中发现这类药物的一些新的不良反应,如氟喳诺酮类药可致肌健损伤(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ADRAC)最近通报)、首例环丙沙星引起溶血尿毒综合征(加拿大报告)、3例诺氟沙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法国首次报告)、首例左氧氟沙星致肾毒性和紫瘫(意大利报告),此些病例数虽少,但由于广泛应用于临床,更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3 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尽管喹诺酮类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用药方便、与其他常用抗菌少有交叉以及价格低廉等特点,但不能盲目使用。日口服剂量大于800mg时发生率高,避免与抗酸药、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同服,必须服用时应间隔2-4小时。慎与茶碱类或NSAID合用。应在避免日照条件下保存和应用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氟沙星,患者用上述药物期间亦应避免日照[4]。

4 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疗效确切,广泛应用的抗菌药, 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用药速度及个体差异有关,应用要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疗程不易过长, 注意配伍禁忌及交叉耐药, 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视, 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我们临床药师也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用药经验,更好的为患者解除困扰,更好的为临床医师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原莹,荣.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 19(10): 237.

[2]翁玲玲.临床药物化学[M].1版. 北京:人名卫生出版社,2007.

[3]常怡勇.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人民医院药剂科[J]. 中国处方药,2003 ,7(7).

[4]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M]. 6版.北京:人名卫生出版社,2003.

上一篇:西药加藿蒲汤及(自配)中药合剂超声雾化疗法治... 下一篇: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