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CAI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时间:2022-10-12 11:57:03

中职数学CAI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如何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更好地培养较宽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较高新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拟以中职教育中的数学教学现状为基础,在CA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CAI教学的利弊,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等职业学校CAI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CAI教学模式;数学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 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点。在中专数学课堂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毋庸置疑,利用CAI,极大地促进了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形象、生动地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由于CAI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部分老师对它的认识和应用,还不够全面,因而,在具体实践中,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就当前中专数学CAI教学现状,特别是CAI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结合笔者的数学教学实践,也提出CAI教学基本原则及对策思考。

一、目前中职数学CAI教学现状

CAI教学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师们的接受与欢迎,使用的领域与频率也日益广泛。但纵观CAI教学的使用现状,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辅助教学成替代教学。使用多媒体CAI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但计算机不是人,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上的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事实上,由于计算机承担了传统教学中一些机械的工作,如一些板书等,使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计算机不能胜任的工作,投入到引导学生的思维中去。但在目前的一些数学CAI公开课中,教师的工作只是在电脑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甚至连板书也由电脑完全代替,教师成了放映员,而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样的脱离实际的CAI是没有生命力的。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例如,椭圆的定义的教学,用简单的教具如粉笔、细绳、图钉就可以有效地体现椭圆定义的本质,比计算机更简洁、快捷,更易于接受。

2.重课件制作,轻教材处理。在一些数学课件中,色彩华丽,图片抢眼。音乐、动画,轮番上阵,使数学课成了多媒体功能展览。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另外,有些教师认为,《几何画板》Power point太简单,只有Authware3DMax才能做出上档次的课件,显示自己的水平,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制作数学CAI课件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不应当过分追求画面的美观,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应该看到,过分热闹的画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3.过于依赖CAI。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能推出教师。因此,绝大多数公开课,特别是年轻老师执教的公开课,无一例外的均采用CAI。也有教师,习惯把问题都直观化、形象化,利用计算机展示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却忽视了过程的揭示,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一味追求课堂容量,而将解题过程直接演示给学生,掩盖了思维过程的展示,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了使用CAI的初衷,背离了数学CAI的本意。

其实,数学CAI和传统教学方法一样,都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正确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一定的互动性。并且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色彩等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使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合理运用CAI教学手段,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

不可否认,CAI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给我们日常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CAI教学的意义所在,适当采取有效手段,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现结合笔者多年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合理运用CAI教学的对策思考,以飨读者。

1.结合具体教学需要使用CAI教学。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需要CAI,应视教材内容而定。有些教学内容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或用传统方式加上投影、幻灯片等电教手段,同样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这时,不必采用多媒体CAI。若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有效突破难点,可以利用CAI达到目的。例如,“函数”是中专数学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渗透在中专数学的各个部分;同时,函数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刻划,这又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材料。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缺陷。应用CAI手段,可以快速、直观的显示,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扬长避短,突出CAI教学特性。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CAI。从引入开始,到教学内容、练习、练习解答,全由多媒体展示。教师几乎不动课本,不碰黑板,学生基本不接触教材,一切都跟着媒体转,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利用CAI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切忌“黑板搬家”。利用CAI还应注意,不能整堂课充满影视动画。应该看到,过分热闹的画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喧宾夺主。因此,CAI应强调注意其辅,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程度,它只能辅助教师的教,只能辅助学生的学。如数学例题的讲解,教师不可能知道所有学生的想法和做法。课堂上常有思维火花的闪现。因此,有些必要的分析归纳过程和运算推理过程,还应通过板书或板演充分地暴露给学生。使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辅助”的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确保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合理推理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同步发展。

3.注重CAI教学的具体性与抽象相性。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如概念、定理、公式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信息迅速,图像直观的特点,把高度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例如,极限的概念一直是难点,学生感到很抽象。若利用计算机演示进行割圆的过程来提示极限概念产生的原理,比传统的讲解或简单的模型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

4.强化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课件能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计算机――学生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目前,大多数CAI课件缺乏交互性。教师往往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使用同一个课件,或用一个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虽然上课比以前精彩多了,学生的兴趣也高了,但教师与学生交流少了。这是应当注意的地方。计算机应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一个桥梁,而不能成为妨碍教学双方进行交流的“第三者”。

5.发挥CAI最大利用性。最优化指两个方面,一是一节课中,安排使用CAI的时机应最佳;二是课件制作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软件制作。中专数学内容,代数中的函数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特别是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变换,数列极限的有关应用,某些含参数的方程和不等式问题,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球的表面积公式的探求,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截面问题;解析几何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圆锥曲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内容,都是CAI的好素材。此外一些数形结合的习题也是CAI的素材。至于是使用《几何画板》、Power point制作课件,还是用Authware3DMax等软件制作,应视内容而定。

总之,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CAI的作用,试图以CAI代替传统教学是不现实的。教学过程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活动,师生双边的活动是联接多种教学因素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而CAI始终处在辅的作用。如何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使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起辅助作用,起促进作用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周婷,《莫把“人灌” 变“机灌”[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8)

[2]丁益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2007(1)

[3]黄立俊,《中学数学CAI课件的制作及其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2009(6)

上一篇:画龙点睛 第7期 下一篇:本色简约 追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