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下近红外直线偏振光照射对感音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时间:2022-10-12 11:20:14

高压氧下近红外直线偏振光照射对感音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由于耳蜗毛细胞、听神经、听觉通路或各级听中枢神经元受损害,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者,称感音性聋或神经性聋。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以在3d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其发病原因目前不甚清楚,一般认为内耳血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可能是主要的病因[1]。目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采取扩血管、抗凝、抗病毒、激素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各家报道不一。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常用方法,其对于SD及其伴发症状的积极作用已获得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的证实[2-4],超激光对于急性中耳炎治疗已取得明显效果[5]。而在高压氧下,联合近红外直线偏振光治疗突发性耳聋则未见报道,从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科用此方法治疗不明原因感音性突发性耳聋25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1996)拟定疗效分级[6]:(1)发病无特殊年龄限制,病史上排除其他原因致聋者。(2)耳科检查多为正常耳膜及外耳道。(3)听力障碍可为单侧或双侧耳聋。(4)听力检查纯音听力多为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多表现为高频区听力下降。耳聋评判标准[6]以言语频率(500、1000、2000Hz)的平均听阂为准,将耳聋分为4级。(1)轻度耳聋:听低声谈话才感困难,平均听阂在10~30dB;(2)中度耳聋:听近距离讲话声有困难,平均听阂在60dB;(3)重度耳聋:仅可闻及耳旁大声呼喊,听阂在60~90dB;(4)全聋:听不到耳旁大声呼唤,平均听阂超过90dB。本研究患者耳聋情况如表1。

本院耳鼻喉科经过常规治疗无效,收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从发病到初诊超过1周以上的患者共47例。其中男18例,女29例,年龄21~67岁,平均40.2岁,以30~40岁为多。左侧耳聋22例,右侧耳聋25例。自觉症状以耳闭和耳鸣者16例;其次为听力下降,12例;所有病例均有这3个主诉单独或组合出现。但应特别注意,约有一半患者因未诉听力下降而漏诊。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高压氧联合近红外直线偏振光照射,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治疗组为25例,对照组22例。见表1。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发病后使用过其他治疗但效果欠佳,目前已经停止治疗2周以上者。(3)无全身其他严重合并症者。(4)能够按疗程要求坚持检查和治疗者。

排除标准:(1)先天性耳聋、传导性耳聋、营养代谢性耳聋,伴有全身遗传病的耳聋,耳硬化症,耳蜗占位性病变、小脑脑桥角占位性疾病等所致的耳聋。(2)合并有严重心、肝、脑、肾等慢性疾病以及造成系统疾病者。(3)不能坚持治疗且不配合作听力检查者。(4)应临床需求或患者要求加用其治疗耳聋的药物或方法者。

1.2 方法

通过光纤将近红外直线偏引光输入舱内,在高压氧下(使用2.5ATA×2+10方案),用超激光(SL)照射患侧星状神经节附近,输出功率80%,照射3s休息7s共7min,每日1次,1周连续5d。其后,给予维生素B1和改善循环制剂及抗焦虑药,但不使用类固醇制(甾类)剂。

1.3 疗效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1996)拟定疗效分级[6]:治愈:250~4000Hz各频率听阂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所有病例均采用丹麦制造的OB-822型听力计,HBO治疗前后绘制听力曲线以监测听力改变,听力计符合IEC645《听力计》所规定的要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0.00%,总有效率达96.00%。恢复听力平均需13.9d,8例在1周内恢复,多数在3周内恢复。平均需照射7.9次,几乎所有患者在15次以内出现疗效。并且,随着听力改善,耳鸣、耳胀亦消失。见表2、3。

3 讨论

碍、病毒感染可能是主要的病因[1]。本研究考虑由于以上单因素或多因素作用引起内耳微循环功能的障碍,导致耳蜗组织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出现听力下降是现在较为认可的病理机制。因此对于SD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内耳微循环,提高内耳组织氧分压,以促进内耳细胞的新陈代谢,Na+-K+离子泵的功能和耳蜗电生理功能的恢复。

HBO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制:(1)0.25MPa(2.5ATA)氧压可提高机体的氧分压及血氧含量,为常压下呼吸空气时的17.7倍,并能增大血氧有效弥散距离和速度;(2)使椎动脉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相应改善内听动脉的血液供应;(3)改善血液黏稠度,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促进受损区侧支循环的建立。Pilgramm[7]的实验研究表明,豚鼠在0.5ATA氧压下,内耳的外淋巴氧分压明显提高,发生突发性耳聋时,蜗底严重缺氧,而蜗底代谢率高,耗氧量大,一旦缺氧易造成该区毛细胞严重变性甚至坏死。HBO治疗可改善内耳供氧,减轻局部水肿,防止内耳毛细胞继续变性、坏死,为毛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8]。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植物神经治疗各类系统疾病应用最多的一种神经节阻滞方法。SGB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机制在于:增加脑血流量;调节下丘脑植物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末梢血管扩张;并可同时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神经肽类物质的释放而阻断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从而扩张血管管径,增加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起到治疗耳聋作用。因SGB这项治疗技术对耳鼻咽喉科医生来讲操作相对复杂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未能在耳鼻咽喉科广泛应用。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具有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扩张血管及加快疼痛物质代谢的作用。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机理是通过暂时抑制交感神经,使神经营养因子传输抑制得到缓解,改善其支配区域的血流,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松弛,从而有效地改善因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疼痛;同时通过调理下丘脑,维护内环境的稳定;还可增强皮质的抑制功能,减少神经细胞的能量消耗,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的产生,使细胞膜和神经冲动正常化,使治疗作用持久[8-12]。本治疗以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为主要目的,但在治疗同时发现可引起球结膜充血,提示SL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消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阻断交感神经样作用。

结果显示,高压氧联合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及单纯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后患者平均听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高压氧联合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平均听阈较单纯高压氧治疗改善更加明显,本研究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达到96%,较单纯高压氧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治愈率达到了60%,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患者恢复听力平均需13.9d,平均照射次数仅为7.9次,几乎所有病例在15次以内出现疗效。并且,随着听力改善,耳鸣、耳胀亦消失。说明高压氧联合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有4例复发,经过相同治疗后痊愈。治疗副作用仅见一过灼热感和皮肤潮红,既安全又简便有效。

[参考文献]

[1] 田巍,许罗俊,王海英,等.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1):1049-1050.

[2] Bennett MH,Kertesz T,Perleth M,et al.Hyperbaric oxygen for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nd tinnitu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24(1):97-112.

[3] Murphy-Lavoie H,Piper S,Moon RE,et al.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Undersea Hyperb Med,2012,39(3):777-792.

[4] Tae H,Mirchael M,Paricia A,et al.Histopathology of sudden hearing loss[J].The Layngoscope,2009,100(2):707.

[5] 张冬梅.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38-139.

[6]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

[7] Pilgramm M. Clinical and animal experiment studies to optimise the therapy for acute acoustic trauma[J].Scand Audiol Suppl,1991,34:103-122.

[8] 黄怀,古菁.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0,39(8):943-944.

[9] 吴思平,熊家轩.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113-114.

[10] 罗昭燕,黄红星.腺苷钴胺加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09,30(5):722.

[11] 张敏,张德仁.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9,5(3):143-146.

[12] 吴新军,许国忠,王俊科.直线偏振光红外线(超激光)治疗变形性关节炎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0,6(3):156-158.

(收稿日期:2013-05-23)

上一篇: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措施研究进展 下一篇:典型名贵藏药重金属含量分析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