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研究

时间:2022-10-12 10:52:44

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研究

【摘要】文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需现状,分析了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给的潜在能力,探讨了高校通过微直播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的策略。要做好整体规划,组建队伍机构,把握用户需求,强化产品导向。

【关键词】微直播;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策略

高校网络文化产品是指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以高校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化创造活动及其产品的传播和消费行为的载体。[1]从种类分析,高校网络文化产品既包括校园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媒体类型,也可以是利用网络、手机等网络载体传播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实时视频通过微信页面进行直播并支持视频点播[2]的微信直播技术应运而生,并在新媒体传播圈产生广泛影响。结合微直播的发展趋势,针对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大力发掘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给的潜在能力,利用微直播技术增强高校微直播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对于满足高校学生文化需求,繁荣校园文化,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需现状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尤其是校园移动互联网的引入,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供需状况,完全被新媒体技术引燃。从文化层面分析,网络的“无边界”特性使得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供需状况呈现以下特点:首先,社会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良莠不齐。在网络文化世界中,高校不可能做到与世隔绝,学生的网络文化产品需求与外部的关联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式的。外部社会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对于高校学生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社会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情况,从提品的企业性质分析,可以分为事业型单位与企业型单位。事业型单位以传统媒体单位产品的新媒体化为主要方式,比如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手机报等等。事业型单位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以其社会责任为产品研发销售的出发点与着力点,侧重于文化产品内容的价值观引导,在产品的娱乐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普遍性存在“叫好不叫座”的问题。企业型单位以新媒体发展进程中新技术的演变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契机,强调通过探索并形成盈利性的运行模式,求得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型单位网络文化产品以其自身盈利为产品研发销售的侧重点,强调文化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在产品的价值观等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能够以其娱乐性获得用户的青睐与喜爱。由此,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社会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其次,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供小于求。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对象不仅只是社会网络文化产品,在高校内部,出于学习、生活以及文化等需要,学生对于高校网络文化产品有着天然的消费需求,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基本上处于一种自产自销的状态。但是,从整体上看,学生在社会网络文化产品与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选择上,其较为倾向于消费社会网络文化产品,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更不能起到替代社会网络文化产品的作用。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比如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从其生产的本质来看,不是一种创新性的网络文化产品,而是社会网络文化产品与高校文化叠加形成的一种适合高校特点的网络文化产品,先有社会网络文化产品,再有高校网络文化产品。高校网络文化产品在一种“跟风”的态势下,加上自身在文化产品供给上也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强调文化育人的定位,与社会文化产品的用户体验定位相比,导致其不论是品种还是内容等,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为学生社会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预留了较大的空间。最后,学生网络文化产品消费情况堪忧。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交友聊天、电影休闲、游戏娱乐等方面。从消费内容上看,学生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内容层次较低,比如与慕课等网络学习平台、知网等网络研究文献相比,多数学生更愿意沉浸于游戏或者影视等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上。从消费倾向上看,网络文化产品可以分为学习类、生活类与娱乐类等类型,而学生的消费习惯多数倾向于娱乐类产品。从消费模式上看,成熟的消费应该是依托于消费者自身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大学生网络消费,其消费资金的来源多是家庭,在网络游戏等消费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学生过度消费的情况,导致自身甚至家庭陷入困境。从消费质量上看,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消费,适当适量的消费是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而过度过量的消费对人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甚为严重,高校学生在网络游戏等方面的过度消费,对学生自我的学习、生活等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综合考量,高校学生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情况不容乐观,需要通过提供更为符合学生特点更为满足学生需求的产品,改变、改善学生的消费习惯。

二、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给的潜在能力分析

虽然,高校学生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情况不容乐观,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有限,但是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给的潜在能力较强。首先,需求较为强烈。高校学生的网络文化产品消费虽然存在种种问题,而问题的原因,也与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有关,但是,从前景分析,高校在开发、供给网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学生较为强烈的文化需求,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与渠道,积极开发具有高校特色,满足学生需求的产品,从而替代部分社会网络文化产品。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开发,有着自身的要求,需要结合高校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使命,但是,在自身使命与学生需求之间,应该不存在彼此的对立关系,而应该是彼此之间存在关联,可以融合,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开发就是应该找到两者的联系,实现融合。其次,活动较为丰富。高校是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的重要集中地,高校内本身的文化活动较为丰富,不论是从学校层面的各类讲学活动来看,还是从学生层面的各种文体活动来看,丰富的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的特征。新媒体时代,虽然技术的发展,对于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不论何种类型的文化产品,终究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内容的生产与制作。高校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较为丰富的原料。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虽然转变之间,涉及到理念、模式等种种因素,但是,是否具备并拥有大量可以转换的内容,也尤为重要。高校校园文化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新的网络文化产品,就必须充分挖掘自身文化活动资源。再次,技术较为完备。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生产的相关技术也较为完备。一般而言,目前高校经过传媒媒体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建立较为完整的报纸、广播、电视传播系统,尤其是电视传播系统,虽然是属于传统媒体,但是高校校园电视台的运转设备,在某些高校中相当于一些县市级电视台水平。而在新媒体建设时期,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对校园内的固定网络系统与移动网络系统,均有所升级与改善。对于高校而言,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所需要的相关传统媒体设备与新媒体设备,均已经在硬件上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只是设备之间彼此的调试与衔接,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改造,以实现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最后,高校十分重视。繁荣校园文化,通过文化增强育人的效果,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媒体时期,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好的丰富了学生学习之余的生活,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在新兴媒体时代,高校逐渐认识到应该将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升级改造为适应新媒体发展变化,适应学生新需求的网络文化产品,纷纷加强、加大了网络文化产品的投入。尤其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高校都重视运用更新媒体新技术,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将校园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强文化育人的时代感与吸引力。

三、高校通过微直播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的策略

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需现状,结合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供给的潜在能力,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微直播等技术,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具体而言,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做到:首先,做好整体规划。微直播技术作为当前新媒体时代一种得到广泛运用的新媒体技术,高校运用微直播增强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就单一活动运用这一技术,而应该通过整体规划,形成相应的机制,确保微直播技术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入融合。其次,组建队伍机构。新技术产生新产品,新产品需要新力量。高校在微直播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应在在已有的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中心等队伍机构力量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成新的队伍机构,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明确机构的职责职能,从而更好的发挥微直播技术的作用。第三,把握用户需求。高校在运用微直播技术增强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的过程中,要积极借鉴新媒体时代企业型单位网络文化产品生产的经验,把握学生用户的需求,在运用微直播技术繁荣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重视用户的反馈,强化用户的互动,从而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最后,强化产品导向。高校微直播网络文化产品的打造,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增强文化育人的效果,与企业型单位生产追求利益最大化有着根本的不同,其可以借鉴企业基于用户需求的方式,但是在产品的导向方面,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高校微直播网络文化产品的导向正确性。

【参考文献】

[1]瞿浩,何家霖,马锦玉.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机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10).

[2]林兵.微信直播在融媒体时代的应用初探[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5).

作者:陈旭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物理学专业光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地区馆藏文物保护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