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12 10:51:40

中药熏洗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摘 要】总结了46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不同分型进行中药熏洗,并配合健康教育、控制血糖、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认为中药熏洗有利于糖尿病足的痊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药熏洗;糖尿病足;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84-02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级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1]。是糖尿病病人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2]。是糖尿病病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病程长,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本院2010~2012年45例患者根据中药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外用熏洗配合基础治疗,可显著促进溃疡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周口市中医院2010~2012年我院糖尿病科收住的糖尿病患者,共4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65~81岁,71岁,糖尿病史最长18年,最短6年。

1.2 熏洗方法 按照病症先选定处方。将药物放入砂锅里,加入凉水浸泡30min,煮沸15min,将药液滤出,再于药渣加入1000ml水,煮沸后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入一容器(以木盆为宜)内。准备好布单、毛巾。将煎好的药液趁热倒入木盆,调节温度50~70℃,协助患者将患肢架于盆上,用布单围盖不使药液热气外泄进行熏蒸,注意防寒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待药液冷却至40℃以下,或者患者自觉温度适宜时,用清洁纱布为患者轻轻擦洗患处,根据病情需要,药液可浸至踝关节或膝关节部位。早晚各一次,每次20~30min。熏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用消毒软毛巾擦干双足,注意避风,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安置舒适。熏洗时间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熏洗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有无灼痛、发凉等不适感觉,防止烫伤。

1.2.1 湿毒蕴阻 症见创面皮肤潮红或鲜红,或有水肿,或质硬压之有疼痛;患处肿胀;疮面或患肢疼痛或剧痛;创面皮肤升温;舌红或暗红,质胖或有齿痕,苔黄或白或厚或腻或有剥苔,脉弦,或细或滑等。糖尿病足Ⅰ号外洗方:黄柏20克、地榆20克、马齿苋20克、蒲公英20克、紫地丁20克、鱼腥草20克、半边莲20克、艾叶10克、花椒10克、生矾冲20克。

1.2.2 气虚血淤型 症见疮面腐肉不脱,肉芽暗淡或有水肿,无脓液或脓液稀而疮面水滑不臭,疮面及疮周无生长,疮周皮肤可有暗红,但与正常皮肤界限不清,舌质淡或暗,质胖大或有齿痕,苔白不厚或滑腻或发灰;脉沉或喜或涩尺脉弱等。糖尿病Ⅱ好外洗方:黄芪20克、当归20克、银花20克、透骨草20克、桂枝20克、橘荔核各20克、刘寄奴20克、苏木20克、青木香20克。

1.3 疗程 治疗均以4周为一疗程,完成一疗程评价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临床治愈:溃疡疮面完全愈合,恢复行走功能,空腹血糖7mmol/L以下;显效:溃疡疮面缩小2/3以上,空腹血糖7.8mmol/L以下;有效:溃疡疮面缩小1/3以上,空腹血糖8.3mmol/L以下;无效:溃疡未愈,坏疽发展,行截肢术,或因其他并发症而死亡。

1.5 结果 进行中药熏洗的患者,30例自愈,12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其中湿毒蕴阻32例,气虚血淤14例。

2 护理干预

2.1 健康教育 是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被公认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3】。指导患者保持足部的干净温暖,穿柔软、宽松的袜子、鞋子要方头,不宜过宽或过窄,鞋面应柔软透气。冬天注意足部保暖。指导患者戒烟,防止因吸烟导致血管收缩而进一步促进足溃疡的发生。

2.2 控制血糖 高血糖直接影响创面的愈合,若血糖不能将至11.1mmol/L以下,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伤口也难以愈合。本组病人42例血糖控制良好,4例血糖控制欠佳。经调整用药和饮食,加强宣教后4例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2.3 饮食护理 应长期严格执行。根据身高测量出标准体重,依据体重指数,按标准体重每日所需总热量进行饮食分配,制定合理的饮食食谱。

2.4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满不在乎的患者告诉他们若不注意足部的保护,任何细小的足部伤害均可引起溃疡和感染甚至坏疽截肢。对焦虑、恐惧的患者告诉他们积极治疗糖尿病,注意足的卫生,防止足的受伤,即使发生了糖尿病足,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2.5 注意事项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天注意室内通风。若在患者床旁进行需进行屏风遮挡,暴露部位要加盖衣被,保护患者隐私。向患者解释目的、方法、以取得合作。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糖尿病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过程中,要防止烫伤的发生。熏洗过程中,每5min测试药液温度,防止烫伤,并询问患者局部级全身的情况。足浴后立即用软的干毛巾轻轻拭干双脚,尤其是脚趾间,切莫用力,以免拭破皮肤。对有感染的伤口,应首先进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应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不出血为宜,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每人一份,防止交叉感染。

3 讨论

3.1 熏洗疗法是一种祖国医学最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使用方便,适应症广,药简价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患者易于解受。早在《金贵要略》中已经记载:“狐惑之为病,……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熏洗疗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煮沸后中药汤剂的温热和药物作用,刺激作用部位的皮肤、血管、和神经、从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功能,达到自愈疾病的目的[3]。本疗法不但经济,而且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使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55.

[2] 黄人健.护理学高级教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8.

[3] 董永莉,官辉艳,戴鸿雁.中药熏洗疗法用于骨折愈合后患肢功能的恢复[J].使用护理杂志,2003,19(3):53.

上一篇:粪便Cal水平与ESR、CRP在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性... 下一篇: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