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山东济宁小麦综合试验站小麦生育期主要气象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12 09:43:12

2011—山东济宁小麦综合试验站小麦生育期主要气象因素分析

摘要 对山东省小麦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2011—2012年冬小麦生育期间主要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小麦生殖生长阶段的高温少雨,导致2012年冬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低于往年。

关键词 小麦生育期;气象因素;影响;小麦综合试验站;山东济宁;2011—2012年

中图分类号 S16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33-01

有研究表明,山东省各个小区域气候变化不相同,具有明显地域性差异。笔者以山东省小麦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冬小麦试验田为例,对2011—2012年冬小麦生育期间主要气象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了主要气象因素对小麦生育的影响,为今后小麦试验和大田生产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冬小麦生育期气候概况

2011—2012年小麦生育期间总日照时数1 418.4 h,比常年少39.2 h,比常年少2.69%;总降水量为242.2 mm,比常年多46.5 mm,比常年多23.76%;总积温2 505.9 ℃,总积温比常年高309.4 ℃,比常年高14.09%。与常年相比,整个生育期间降水在时间分配上极端不均,播种后的2011年10月22日至12月上旬,该试点累计降水158.3 mm,是常年的3.5倍;然而从小麦拔节至成熟阶段,2012年4月至6月上旬的自然降水仅40.6 mm,比常年同期少60.8%,尤其严重的是从小麦抽穗到成熟期间,在形成经济产量的关键阶段无有效降水(仅2.1 mm),降水量比常年少96.97%。2012年4月至6月上旬,即小麦拔节至成熟期,日照比常年多99.8 h,积温比常年高204.2 ℃;生育后期降雨量奇少,5月10日虽然浇了灌浆水,但因天干地旱,高温来临早、持续时间长,灌浆时间缩短;再加上抽穗期降雨34.9 mm,并伴大风导致倒伏,同时诱发了赤霉病及其他叶病的侵染扩散,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低于2011年,严重影响了产量。

2 冬小麦各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

2.1 播种至越冬期

该阶段为冬前,即2011年10月17日至12月上旬,由于2011年8—9月降雨多气温偏低,前茬玉米收获晚,栽培试验于2011年10月21日才播种,播种后的10月22—23日共降雨20.9 mm,确保了小麦出苗齐全。播种后的10月22日至12月上旬试点累计降水158.3 mm,是常年的3.5倍,这也是济宁市历史上罕见的秋冬多雨年份,土壤水分饱和、光照少(比常年同期低100 h)、积温明显偏高(比常年高100 ℃),根系生长受抑制,因此造成大叶型旺长,小麦的地上与地下生长不协调,也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苗质欠佳是冬前的主要苗情特点。总体来说,冬前水分足,温度适宜,小麦出苗齐,省浇2遍水,为小麦的安全越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越冬期

该阶段为2011年12月中旬至2012年2月底。2011年越冬期光照时数与常年相差不大,积温比常年仅高1.5 ℃,虽然降水量仅3.1 mm,但是冬前自然降水足,冬季冻害轻,本试验供试品种鲁原502仅2级冻害。2012年1月下旬后受北极寒流波动影响,气温持续偏低,最低气温达-9.3 ℃,越冬期长,返青晚,济宁地区总体上进入3月小麦才返青,比2011年晚约25 d,比常年晚约15 d。

2.3 返青至抽穗期

该阶段为春季,即2012年3月至4月25日。2012年3月处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既是小穗分化期又是第2次分蘖高峰期。平均温度7.7 ℃,稍低于常年,延长了小穗分化期,为增加有效穗数打下了基础,也有利于形成大穗;但是,推迟了拔节期,小麦拔节期也比常年晚约7 d,对后期整个生育进程不利。

2012年4月上旬至4月25日,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平均气温17.0 ℃,平均气温高于常年2.4 ℃,这阶段积温比常年高60 ℃,小花分化最适温度12~14 ℃,因此不利于小花分化,但积温高导致2012年抽穗期比2011年提前约2 d;光照时数为203.5 h,高于常年22.6 h;降雨38.5 mm,仅4月24日的一次降雨为34.9 mm,并相伴大风致试验个别处理有一点倾斜;雨后又有几个雾露天,此阶段正值小麦开花敏感期,导致赤霉病菌侵染和扩散,也加重了白粉病、叶枯病为害。

总体来说,春季日照时数高于常年,积温比常年高60 ℃,降雨量与往年相差不大,但是4月24日的大雨和雨后又有几个雾天,导致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和扩散,也加重了白粉病、叶枯病为害。致小花分化不充分,小花结实率降低,穗粒数低于往年。

2.4 抽穗期至成熟期

该阶段为后期,即2012年4月26日至6月上旬。2012年4月下旬至5月初是小麦抽穗开花期,4月下旬末平均气温21.4 ℃,高于常年平均气温4.0 ℃,不利于正常开花与受精,对穗粒数有不良影响。2012年5月至6月上旬平均气温24.7 ℃,高于常年气温3.25 ℃,高于常年平均气温15.2%,极不利于籽粒形成与正常灌浆,造成高温逼熟,成熟期比2011年提前约4 d,因而穗粒数减少,千粒重显著降低。2012年小麦生育后期无有效降雨,5月10日虽然浇了灌浆水,但天干地旱、光照多,气温特高,属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灌浆前期由于高温使灌浆强度低,后期高温逼熟,导致灌浆后期有效灌浆时间缩短,降低了粒重。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前期的温、光和降水利于出苗齐,土壤水分足,不浇越冬水小麦能安全越冬[1-3];早春低温持续时间长,2012年春返青晚;2012年3月气温偏低,拔节期推迟约7 d;4月温度高致拔节孕穗时间缩短,抽穗期反而比2011年早近2 d;后期温度持续偏高,加快了生育进程,缩短了有效灌浆时间[4-6],高温逼熟,成熟期比2011年提前约4 d,降低了千粒重,这也再次验证了“春季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主要是受温度控制的”。另外,小麦抽穗至扬花期的降雨和雨后的几个雾露天,导致2012年叶病(叶枯病、白粉病和小麦土传花叶病造成的黄叶)加重,也是2012年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的原因。

4 参考文献

[1] 董昀,刘成,王映红,等.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对策[J].作物杂志,2008(4):95-96.

[2] 陈立春,郭磊,宋波,等.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79-15782.

[3] 仝文伟,查菲娜,王其英,等.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小麦产量影响分析[J].河南科学,2009,27(12):1546-1549.

[4] 姜孟辉,张拴庄,薛世川,等.肥料合理调配对土壤养分动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S2):286-289.

[5] 李根林,王应君.豫东潮土地区肥料深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6):76-78.

[6] 刘德义,傅宁,李春.近50年华北地区冬小麦生产的气候资源时空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5226-5228.

上一篇:美国白蛾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下一篇:区域气象观测站的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