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游戏 10期

时间:2022-10-12 09:36:14

有效游戏 10期

游戏是英语课堂的一味调味剂,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让一堂英语课顿时“热闹”起来。但在这“热闹”的背后,有些游戏只流于形式,游戏内容的设计与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不能达到有效的匹配,尤其是原本处于弱势的学困生,他们在这些游戏的参与上会比较被动或力不从心,渐渐成了看“热闹”的观众。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而三四年级正是学困生的一个萌芽期,因此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有效开展层次性的游戏活动,再度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持续促进他们知识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一、兴趣引领,再激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由轻松的教学氛围、多变的活动而引发的兴趣,这种兴趣带有一种新鲜感,时间长了会因游戏的单一重复而索然无味;一是由经常性的成功体验而引发的兴趣,这种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一旦形成较长久,不易改变。

中年级是维持与再激发学困生英语兴趣的重要阶段。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等因素的出现,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英语的兴趣,走向了英语学习的边缘地带。此时若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学、乐于学,有了学习英语的动力,自然会缩短与其他同学的距离。英语课中游戏活动的开展是最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尤其是学困生,比起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活泼有趣的游戏更能调动他们的感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此时学困生的参与是基于兴趣的第一层面,如何让他们在游戏的参与中不仅仅是为了热闹、起哄,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全体学生学情和个体差异组织有层次性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中不同层次目标的设定,让学困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有所收获,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战胜和超越自我,自尊心和成就感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将兴趣转化为一种持久的学习驱动力。

二、点面结合,分层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是用情感认识世界的”,中低年级的学生尤为如此,形式活泼、生动有趣的游戏避免了反复操练的枯燥,寓教于乐,广受他们的喜爱。因此迎合学生的喜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层次感强的游戏,全员参与,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杜绝或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困生在集体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扩大游戏的参与面

在游戏活动的组织开展中,有些教师只将游戏作为课堂教学流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或者是活跃气氛的催化剂,对游戏的具体对象和目标定位狭窄,导致这些游戏成为了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娱乐和展示平台,教学效果不明显,会的已会,不会的仍是充当观众。新课标指出“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多样化。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异,充分利用学生的潜能,构建不同学生的发展蓝图”。因此在游戏设计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学情,扩大游戏的受众面,让学困生能有效参与进来,并学有所获。在译林英语三年级上Unit6 Colours单元中,一位教师则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准备了四个瓶子,这每个瓶子里的水都是透明的,但是师却用颇具神秘的口吻告诉他们每个瓶子都是有色彩的“It’s a magic.”,然后请每组的同学各拿一个瓶子shake、shake、shake,瓶子里的水顿时被赋予了色彩,刹那间整个教室变得五颜六色,每个孩子都把自己当成了魔术师,兴奋地用英语表达着自己手里的颜色,此时没有优等生、没有学困生,只有一种愉悦的色彩体验。在游戏设计中,教师要尽量既照顾到点,又覆盖到面,面向全体学生,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帮助他们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亲身经历与体验中获得真实有效的知识。

2.、设计游戏的层次性

“分层是为了无层”,面对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游戏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有难有易,让学困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小学英语三四年级正是这部分学生的一个分层期,此时的他们在课堂上开始趋于被动,尤其在课堂上屡屡受挫后,他们更愿意选择逃避,将学习置之脑后。久而久之,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就会呈现一个恶性循环,以致到了高年级这些孩子就真的“破罐子破摔”,几乎不愿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甚至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厌恶情绪。因此在游戏的组织开展中要避免学困生的挫折感,针对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同一个游戏要有一定的梯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同时游戏操练活动由低级向高级循序安排,让学困生在难度的渐进梯度中持续取得成功感,促进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小组合作,互帮互助

教学中,分层的游戏活动不可能将每个学困生都照顾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安排一些小组形式的游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级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增强,懂得集体活动的一些规则,此时正是他们好胜心最强的时候,他们乐于比,乐于相互鼓励帮助。在这种氛围下,学困生会在小组利益的驱动下,努力做到最好,而不会冷眼做个旁观者。因此在小组游戏中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操练,促使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让组员有不同层次的参与。

小学中年级正是英语学困生的一个分层期,也是英语教材内容由易渐难的一个过渡期,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依托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有效的组织针对学困生的课堂游戏活动,通过层次性的游戏让学困生在课堂上的集体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尊严,体会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游戏成为转化他们的推力,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落实在萌芽阶段。

【作者单位:太仓市港城小学 江苏】

上一篇:课堂有效互动探究 下一篇:润物有声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