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12 09:18:49

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大的特点。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产生了一种委托关系,然而企业的经营者的行为目标常常与所有者目标之间存在背离与冲突,从而产生问题。如何使得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已成为近几十年来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核心问题。而高管薪酬激励被认为是解决问题,是经营者行为符合所有者期望的有效机制。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同时几乎所有文献都只涉及到高管的薪酬水平,而没有考虑高管薪酬的另外一面――薪酬结构。本文试图通过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来探讨高管的薪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深入的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合理设计高管薪酬制度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供依据,使得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最大化公司价值。

一、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

(一)高管人员的界定

学术界对高管人员的界定尚未达成明确的统一,对高管人员界定的不同是现有研究的结论不尽相同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高管人员的界定的基础上,将高管人员鉴定为企业董事会成员,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财务总监、总工程师、总经济师、董事会秘书和监事会成员。

(二)样本数据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05―2007年深沪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中的20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在样本的选取过程中剔除了以下公司:(1)金融类上市公司;(2)ST、PT公司;(3)财务数据或公司治理的数据缺失的公司;(4)薪酬差距为负的公司。

样本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和公司年报,研究中的数据的处理分析使用了Excel软件和SPASS16.0软件。

(三)研究模型

当某个现象受多个重要因素影响,且这些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与要被解释的现象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常常成为研究中使用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了以下模型:

PAY=α0+α1(股权集中度)+α2(控股股东性质)+α3(董事会规模)+α4(两职设置)+α5 (独立董事比例)+α6(领薪董事比例) +ε

二、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

1、样本基本情况

在选取的207家上市公司样本中,国有控股的公司有142家,其他类型控股的为65家;两职合一的有41家。

2、高管薪酬统计性描述

非国有控股的公司的高管薪酬差距都要高于国有控股的公司,其中非国家控股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为3.29和11.71,而后者的分别是2.89和9.65.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是从计划经济发展而来的,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公平和稳定在薪酬制度的设计中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国有控股的企业的高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国家政府部门直接指派的,这也会影响到国有控股企业的高管薪酬。

3、公司治理结构的统计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Herfindahl_10指数平均为0.223198;独立董事的比例有较大的提高,但仍有一些上市公司没有引入独立董事的机制;领薪董事占所有董事的71%,表明在我国大多数的董事会成员都是在所担任董事的公司领取报酬。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对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高管薪酬与控股股东的性质正相关,即公司由国有控股时,高管的薪酬差距较小。高管薪酬差距与独立董事比例和领薪董事比例负相关,说明独立董事机制引入和董事领取报酬将会加大对高管人员的监管力度,将起到对高管人员激励作用的一种替代效应。

(三)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模型,采用全部进入的多元回归方法,对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由回归结果可知回归方程Sig=0.000

DPAY=-0.036(股权集中度)+0.118(股东性质)+0.048(董事会规模)-0.042(两职设置)-0.08(独立董事)-0.442(领薪董事)

整个回归模型的解释度为0.475,调整后的解释度为0.216,说明该模型对高管薪酬差距和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解释度较好。从各个解释变量对应的显著性检验值来看,只有控股股东性质、独立董事比例和领薪董事比例的Sig值低于0.05,说明这三个变量的解释效果比较好,而其余变量的Sig值均远大于0.05,解释效果不理想。

三、分析及结论

本文随机抽取207家上市公司,以其2005―200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设计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的结论:

(一)股权集中度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正相关,股权集中度每提高1%,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下降0.036%

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相比,由于顾及到自身的重大经济利益,他们有较大的动机影响和监督高管人员,确保其利益不受侵害。同时,他们比拥有大量股份的大股东更具有专业知识,在某些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减轻了股东和高管团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控股股东性质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显著正相关

即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比非国有控股的企业差距小。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不同,计划经济的痕迹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可能还未完全消除,公平和稳定的思想在国有控股企业中有很大的影响,因而薪酬的水平和差距较之民营控股等其他控股的公司较低。

(三)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加强了对公司经营者的监督

独立董事比例每提高1%,高管薪酬差距降低0.08%。说明独立董事可以从客观的角度来对公司经营者们进行监督,使经营者的行为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的目标一致。

(四)两职设置与高管薪酬差距显著正相关

两职合一的设置,加大了高管寻求自己个人的而非股东利益的机会的可能性和动力,降低董事会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的有效性。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环境来认真思考是否可以将两职分设来有效的降低公司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问题,使得成本减少,使得公司经营者与股东的行为目标一致,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李燕梅,1986年生,四川眉山人,四川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马莎,1986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向朝进,1960年生,四川南部人,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