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时间:2022-10-12 09:16:31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摘要:语文综 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标下“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综合,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学习方式的多途径,突出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课内外的沟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它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状态 好处 方法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开展的语文活动课,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精神。作为语文教师,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前言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开设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好处

1.语文活动课程有助于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和系统化。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认识能力、阅读能力,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完成。语文活动课决不是教师的讲解课,而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操作。在活动中,学生必须运用课内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直接经验,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熟练的基础上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活动课课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安排、方法的采用,都经过形象生动的感知性活动到具有一定难度的思维性活动、初级性活动到高级性活动、一般性活动到专门化的特殊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想到什么做什么,所以在活动中有助于使学生的知 识技能系统化、完整化。

2.语文活动课程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弊病,就是不利于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如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艺术作品,有的学生喜欢看电影和戏剧,有的学生喜欢写诗歌散文,有的学生喜欢辩论朗诵、演讲。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正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3.语文活动课程有助于真正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翼齐飞。语文活动课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

4.语文活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极佳途径。语文活动课以课堂为阵地,但也可以走出课堂,如市场调查、走访劳模、参观人文景观、检查城镇标牌规范用字情况、了解民风习俗,等等。活动课程的这种与生活贴近性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生活,是创新的源泉,贴近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语文活动课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让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与时代的脉搏合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辩证分析、敏捷应变、准确表达等能力。

三、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法

1.竞赛。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比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辩论赛、演讲赛等。

2.表演。初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

3.辩论。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常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能力的独特优势已逐渐显现。作为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中,以新的眼光来看待综合性学习,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而且应以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添砖加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柴加薪。

上一篇:浅析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码转换及作用相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