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学学习活动实效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2 08:43:05

提升数学学习活动实效的策略研究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保证学生有自己真正的学习活动,以实现能力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掌握数学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其操作策略,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活动的实效。

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特点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我认为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数学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突出体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这些特点:

趣,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创造各种活动平台,制造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这种“趣”不仅是形式上的有趣,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吸引力,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精,是数学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学习活动须简单精致,有深度,涵盖知识面要广。

思,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根本。强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只有思维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创,是数学学习活动的追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创造的火花迸发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始终保持亢奋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活动的策略

努力创设提高数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情境,使数学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以提升数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1.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善于把新知识转化为一个个问题,隐伏于情境中,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知活动的内部矛盾,感到自己迫切需要问个“为什么”,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再经过积极思考、探讨去解决问题。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通过层层设计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研究:(1)猜想: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有关?(2)你想用什么方法去验证?(3)动手操作。(4)你得到的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是怎样的?(5)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一些圆锥的体积吗?让学生随着问题脉络去学习知识,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2.创设操作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

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事物的感性经验比较缺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生喜欢的操作情境入手,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动手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特征”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开圆柱模型,了解圆柱各个面的特点,再通过学生制作一些圆柱,加深理解圆柱的特征,增加对圆柱特点的印象。这样的操作过程,学生始终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3.创设交流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形式,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为他们提供思维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在集体合作学习活动中展示自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这是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的一个片段: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而每个学生手中只有1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无法测量,怎么办呢?这就创设了一个学生先讨论如何去量,然后再动手测量的情境。经过交流,有两人或四人合作的,沿着长边和宽边分别摆一排,就能测量计算出它的面积;也有六人小组合作的,摆满桌面,再算它的面积……

4.创设生活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所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有差异,所以,我们的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线索,却不是唯一教学资源。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教材,应敢于超越教材,联系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力求使枯燥乏味的纯数学练习变为解决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增加数学的趣味性、真实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

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时,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说说课桌、讲台、电视柜等的边各有多长。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标准得到的数据都不一样,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为加深两个单位的直观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身边长度和1厘米、1米相接近的物体,再让学生重新对估计过的物体进行测量。通过对身边物体的测量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几个单位的印象。

总之,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创设各种学习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丰富的内在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重大生命潜能的鲜活生命体,让学生的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通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省龙泉市西新小学)

上一篇:声乐初学者常见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问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