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10-12 07:59:45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就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性提出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的措施。

关键词:公共卫生;突发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71-01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健康教育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措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人们经历了SARS、禽流感等一系列变故后获得的共识。如何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 强调健康教育的先导性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要害在于“突发性”,人们事先不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什么样的公共卫生事件。例如,2003年在我国爆发的SARS病流行,就是在人们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起初的防治对策十分被动,健康教育也显得苍白无力。经过这一次的经验教训,人们更加懂得“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健康教育的先导性也凸显出来。先导性就是在突发事件尚未出现时,就进行健康教育的措施。比如,“有病早治、无病预防”,“发现疫情要立即报告”,以及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都应该在平时就不断地加强宣传。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党和政府意识到“大灾之后”有可能发生“大疫”,提前采取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一系列预防措施,使整个灾区没有发生疫病流行,没有心理障碍产生后果的现象发生,这充分显示了强调健康教育先导性的成果。

2 注意健康教育的及时性

平时开展的健康教育是在没有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进行的,多少总有点按部就班、从容不迫的性质。而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就应当立即开展各项防治措施,健康教育又是首当其冲。这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决不能迟疑不决,观望不前。我国在SARS病的防治之初,健康教育多少有点“马后炮”,失去了最佳的防控时机。而对于禽流感,就大不一样。由于健康教育及时,防控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减少了损失。

3 把握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人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对防控措施漠然处之。有的人则容易惊慌害怕,不知所措,丧失信心,甚至寄希望于一些迷信活动,求神拜佛。健康教育要不偏不倚,把握好科学性,做到全面、完整。既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又要树立防治的信心。在宣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时,不要造成大家的恐慌,而是要引导民众投入正确的防控行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各地开展了婴幼儿肾结石的筛查行动。少数地方存在片面和夸大的宣传,引起部分群众的恐慌。有些医院筛查、做B超的地方人满为患,有些群众连合格的奶粉都不敢食用,这都是忽视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造成了不该发生的现象。

4 追求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内容千差万别,防控措施也是千头万绪,但只有针对突发事件性质的防控措施才能奏效。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健康教育行动,也应当有严格的针对性,这是每一名健康教育工作者所应当追求的。不能用防治食物中毒的措施去作防治SARS病的宣教,也不能用防治SARS病的要求去防治食物中毒。然而,许多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发生之初常常是原因不明,扑朔迷离,追求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就要求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密切结合防控措施的实践,关注防控措施的进展,多种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这样才能把最有针对性的防控知识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

5 提高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是让人民群众行动起来,有效地保护自己。因此,健康教育所提出的措施,都应当是切实可行的,群众能够做得到的。比如,在发生禽流感的疫区,健康教育提出“不要接触病死的家禽”,“发现病死的家禽要立即报告”,就比“不要接触禽流感的家禽”和“发现禽流感要立即报告”明确得多,因为一般群众并不清楚禽流感是什么样子。又如,在防治流行性感冒时,提出“开窗户、晒太阳、流通空气”要比提出“大力加强空气消毒”简便易行得多。关于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干预,加大投入。防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各级政府“以人为本”的一贯指导方针。因此,与之相关的健康教育措施,必然要纳入政府行为,实行政府干预,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以支持,特别是要保证足够的经费投人。要有“养兵千日”的充分准备,才会在“用兵一时”时得心应手,适应防控措施的需要。

第二、培养骨干,建立队伍。从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思想作风过硬的素质,还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不仅要具备流行病学、疾病防治学等公共卫生专业基础,还要对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相当的语言表达和文字驾驭能力,以及制作宣教材料的基本技能。这就需要在卫生系统内培养一批骨干,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一旦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这支队伍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各级各类医学院校,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群策群力,形成网络。健康教育不能只靠少数专业工作者单干,也不只是公共卫生工作者的任务,而是全体医药卫生人员的天职,甚至是全社会都应予以关注的系统工程。临床医务人员是广大群众的健康保护神,他们的劝导最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把这些力量都组织起来,投入健康教育活动,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少数专业队伍望尘莫及的。在应对突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中,千万不要忽视这一支力量。其他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传媒单位,如能投入健康教育活动,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领导者要善于把防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队伍、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广大卫生医务工作者、社会传媒力量和各方面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形成网络,打一场“人民战争”,以夺取防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胜利。我国从2003年防治SARS病以来所取得的若干成果,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上一篇: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后观察与护理是患儿疾病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