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中的学术精神与学术训练

时间:2022-10-12 07:03:42

大学学习中的学术精神与学术训练

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尤其是在原创性成果方面,中国与美英等国家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其原因是什么呢?若从五四时期算起,这个问题中外已经讨论百余年了,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再加上工作的关系,我教过多个国家的学生,也经常与外国教师探讨中西方教育方面的问题,因此对美英等国从小学到博士的教育体系有一些感性认识。思量再三,我得出这么一个观点:中国很多学生缺乏科学的学术精神和学术素养。

不缺知识的中国学生缺了什么?

如果仅就知识而言,中国学生是不缺乏的。比较一下中国和英国小学6年级的数学题,你会对英国小学题目的简单程度感到极其好笑。我们的小学奥数题都快把微积分的知识给用上了,而英国小学的数学题目不用掰到脚趾头就能算出来。当中国的“小数学家们”心算N位与M位的乘法时,我们却惊奇地发现,英国小学连九九表都没有。我们不禁为英国的未来感到担忧,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建设祖国”呢?

如果再比较一下两国的国文学习内容,你又会大吃一惊。当我们的孩子在完全没有生活背景,为赋新词强说愁地撰写着一篇又一篇优秀作文的时候,英国的同龄孩子却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着印度教,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询印度教的资料,参观博物馆和印度教的宗教场所,对社区的印度教教徒进行访谈,撰写自己的研究报告。

如果大家去关注一下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也会发现极其类似的做法。当我们的孩子们在大量地编撰,无病,甚至抄袭的时候,国外的孩子却在进行原创性研究,尽管这些研究显得那么稚嫩。所以,求真的学术精神和严格的学术训练在西方教育中从小学就开始了。现在让我们离开小学,走进大学校园吧。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对大学有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精辟之极,也是中国儒者对大学的一个极好的诠释。在中国学生的心目中,最幸福的大学学习生活可能就是聆听一位白发的大师,学富五车,引经据典,纵论上下五千年。

再让我们看看西方的概念,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是用拉丁文写的,译作汉语即“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由此可见,西方人更重视的是自由的学术精神。如果大学没有了学术精神,大学也就不是大学了。其实我们不用远渡重洋,只要去一下香港,你就能在大学中感受到非常自由的学术空气。

所以,中西结合一下,对学生而言,最幸福的事情可能就是与一位智者(不一定是长者),自由地交流着你和他的思想。

我们的学生从6岁进入小学课堂,到18岁走进大学殿堂,12年的填鸭式教育,其最大的负面作用就是使学生丧失了独立的思想和观点。看过专业乒乓球训练和游泳训练的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运动员们需要成千上万次地练习一个动作,才能将正确的姿势固定下来。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12年的应试教育已经足以将我们的非创造性思维模式固定下来了。这是最可怕的。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知道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中国学生给外教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特别会记笔记。

如何突破思维惯性?

要想去改变这种12年固定下来的思维惯性谈何容易。幸运的是,大学是人的一生中思维方式可能发生变化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大学生培养学术精神的最后一个机会。

那么,学术精神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在西方的大学体系中,有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研究方法。心理学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但基本道理大同小异。我把它称为西方八股文。也就是说,西方做各种研究,有一个大家都遵循的基本规范。其实,对于学术精神的核心思想,蔡元培先生在阐述北京大学办学方针的时候,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可以进行非常精辟的概括: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也就是说,任何研究都需要用事实说话,任何结论都需要有依据。

相对于西方的学术八股,中国早已有自己的八股学术。体验中国八股的学术精神,最经典的读物就是《儒林外史》。在该书第十一回中,鲁编修教女儿读书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教她做‘破题’、‘破承’、‘起讲’、‘题比’、‘中比’成篇。……诸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肚里记得三千余篇。自己做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锦簇。”这样的描述在书中还有很多,不胜枚举。观其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字:背。能否高中,首先要揣摩考官的喜好,然后是要合时宜,唐诗宋词都被视为杂学,为考官所不耻。现在的高考,基本延续了中国八股的精神。

西方的学术八股则完全不同,它强调用数据和用事实说话。它的基本思路是,先看看别人就自己想研究的问题都已经研究了什么?这些研究有什么不足?在此基础上,自己希望研究些什么?希望达到什么研究目的?准备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样本怎么搜集?采用何种统计分析工具?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建议。

首先是确定一个研究题目。中国古代的科举选才制度主要是为皇上服务的,所以文章题目都非常大,若无经天纬地之才,恐怕难入皇上的法眼。所以,我们的本科生经常能用5000余字写出“论中美石油战略关系”、“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研究”这样的文章。

而西方的研究题目讲究小。歌德早就说过:在任何一个方向上,我们能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前人都早已提出来过。请允许我摘录一段汪丁丁在《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上的话,因为我觉得没有比他总结得更准确的了:“如果你将来出国留学,你就立刻会有歌德说的这种感觉。在西方大学里做论文,如果你觉得你不很聪明,那么你通常喜欢在你研究的领域的犄角旮旯里找一些冷门问题研究。或者,如果你觉得你足够聪明,那么你通常就会在‘主流’里寻找一些重大问题来研究。不论如何,当你找到任何一个你觉得很有意思的问题时,深入研究下去,通常,你就会发现,那个问题已经被人家研究过几十遍了。意识到这一事实之后,你的导师往往就要劝你找更细小的题目去做。这样,西方的学术传统里就积累了越来越细密的知识。”

选择好题目之后,就要去看一看别人在相关领域都已经做了些什么。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我问过许多高年级的大学生,他们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学校的电子图书资源和各种电子数据库。所以,我们的学生在不断地重复着十年前的学生就已经写过的题目,题目几乎完全相似,而内容却无变化。

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确定我们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然后是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各个学科不同、研究目的不同,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这里就不赘述了。再后,就是用数据说话。诸如“据说”、“据专家认为”这样的词语是最忌讳的。

我曾经与一位50多岁外教交流,向他讲述早上锻炼的不利之处,并举了几个洪韶光书中的例子。谁知道,他听了之后并不以为然。他说,“你讲的都是偶然现象,这几个因为早上锻炼而失去生命的人可能因为知名度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你并没有客观的科学研究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从西方学术观点的视角来看,洪韶光的书只是医学保健普及读物,而不是严谨的医学研究报告,其中很多内容并没有得到科学的检验。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访问CNN网站的健康频道,上面有很多医学保健方面的内容。你将两者相比较,就可知中西方对待研究的态度差异了。

学术训练有用吗?

上一篇: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职场圈 下一篇:OA与协同纷争,如何择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