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技术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10-12 06:48:11

浅析会计技术的发展历程

摘要:文章从硬技术、软技术两方面介绍会计技术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揭示了会计技术在硬技术和软技术两方面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会计技术;多维会计技术;数据库技术

会计技术,是指会计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技术支撑或技术手段,是指有关会计信息的生产、存储、传递、处理、显示、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会计技术的发展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

历史上,会计技术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刻记记事、结绳记事等原始计量记录时代,用算盘作为运算工具、用笔墨在凭证和账簿上登记的手工操作阶段。后来随着复式簿记法逐渐被广泛采用,成本计算、折旧计算、财产估价等会计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

同时,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单纯靠手工操作逐渐不能完全适应管理工作的要求,一些生产机械化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如计算器、卡片穿孔机、机械化制表机等被应用到数据处理技术上来,出现了半机械化、机械化会计操作,使会计操作技术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提高。

后来,随着会计的进一步被重视,会计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会计数据提供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手工操作或机械化核算己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必须用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现代化数据处理手段来代替。因此,到了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一出现,很快就被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去,进入了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阶段,这是会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会计硬技术的发展过程

会计硬技术通常是指会计操作技术,其发展过程包括手工操作技术阶段、机械化操作技术阶段和电算化操作技术阶段。

(一)手工操作技术阶段

包括原始计量记录和书写记录两个阶段,原始计量记录包括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等,是人类会计发展的起源。后来出现了刻记记事,刻记记事方法的产生,是原始会计进展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当人类进入纸张、文字和书写的文明时代,便开始使用纸张、笔墨来处理凭证、账簿和报表。

(二)机械化操作技术阶段

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分工和相互联系也日趋复杂,单纯靠手工操作逐渐不能完全适应管理工作的要求。机械化操作是在人工和机械的共同控制下,运用穿孔机、验孔机、卡片分类机、卡片整理机、制表打印机等各种机械来完成会计数据处理工作,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可节省人力和核算费用。

(三)电算化操作技术阶段

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处理发展到电算化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从而在推动会计自身发展和变革的同时,也促进电算化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电算化会计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人机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又称会计电算化系统。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它引起了会计学科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的重大转变,并带动着经济管理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带动整个企业信息管理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普及,会计的工作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会计软技术的发展过程

会计软技术一般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其发展过程包括单式簿记阶段、复式簿记阶段、多维会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阶段。

(一)单式簿记阶段

单式簿记的会计凭证经历了从经济凭证发展到原始凭证这两个阶段。

我国自西周时期开始使用经济凭证,这种凭证在财务收支活动中仅起一般经济凭证的作用,而尚未同账面记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状况持续到春秋时期。

原始凭证的使用始于战国时代,终于清朝末年。这种原始凭证不仅可以作为财物出入库的依据,还是会计人员登记账目的依据,并且还有了保管制度。

在整个单式簿记方法体系中,结算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式簿记结算方法经历了盘点结算法、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三个时期。单式会计报告在我国经历了两个阶段,西周到汉代使用的是文字叙述式会计报告,而唐代至明清使用的则是文字数据组合式会计报告。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会计思想与会计行为,而后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出现了官厅会计,而民间会计的出现,则是更晚的事情了。

(二)复式簿记阶段

随着商业的日益复杂化,不完全复式簿记也逐渐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因此一些国家也都发展了自己的复式簿记方法,中国有自己的传统簿记,其渊源甚古。

传统的中国单式簿记,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其当时的先进水平,足令今天的中国人自豪,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步缓慢地向复式簿记前进。我国复式簿记的表现形式是四脚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18世纪中叶,即清朝乾隆到嘉庆年间。

(三)多维会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阶段

1、多维会计技术。对不同的用户来说,信息的需求会有许多共同点,但也同时存在着许多差异,使用者之间不同的利益关系是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信息的需求因差异而呈现多样性: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管理质量、预测未来、评价财务状况、认定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判断风险与不确定性、合理配置资源、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合法性、确认对社会的贡献等等。用户在使用信息上也存在差异,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不同的信息类型的重新组合又可能产生不同的偏好。现实需求的多样性与技术的发展使会计信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会计理论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又使会计信息多元化成为可能,而会计信息多元化将会更加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

2、数据库技术。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因此有效地对数据进行管理,是计算机应用中令人关注的课题。数据库系统就是人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所达到的成果。数据库是具有一定结构、经正规定义并集中控制的相关数据结合。数据库系统以增加数据的共享性、可用性、扩展性、独立性和完整性为目标,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来控制实现。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套软件,它主要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具有数据库的定义、建立、修改和控制等功能,还具有数据查询、报表编制、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更新的能力。用户对数据库内容的存取与更新都必须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控制之下进行。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要使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同时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崔春.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2、张超.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3、陈飞.浅谈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4、马京华.会计技术的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5、宰华东.刍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完善[D].吉林大学,2005.

*本文为2008年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研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管理工程系)

上一篇:基于混合模型的陕西省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下一篇:略论现代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