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恐惧的巨龙

时间:2022-10-12 06:31:39

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商品在全球的份额增加并将继续保持升势。

每当新的一年到来,很多人都会做出变化来迎接新年。12月27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宣布,中国将继续增加其外贸出口额。根据预测,定于1月11日公布的经济数据将显示中国12月份的出口额高于去年同期,这是过去13个月连续下滑之后的首次增长。2009年,中国的出口额整体下降17%,但其他国家下降幅度更大。因此,中国一举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其出口额在全球出口额中的占比跃升至10%。而在1999年时,这一占比仅为3%。

2009年,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所占的份额大幅提升。在2009年的前10个月,美国对华进口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5%,但对其他国家的进口额则下降了33%,使得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比达到创纪录的19%。因此,虽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有所减少,但中国却占据了美国总赤字额的大约一半,远高于2008年的三分之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急剧升温。12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批准对中国进口钢管征收新的反倾销关税,理由是中国政府对钢管出口提供了不公平的补贴。这是迄今涉及中国的最大的反倾销案。12月22日,欧盟各国投票同意将对中国进口鞋所征收的反倾销税再延长15个月。

对于中国出口份额不断增长的原因,发达国家坚持认为在于中国政府所维持的人民币低汇率,但若干其他原因也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出口在全球危机期间表现好于众多竞争对手。譬如,收入减少促使消费者购买更便宜的商品,而2009年1月取消全球纺织品配额也使中国增加了在该领域的份额。

中国的市场份额还能升到多高?在截止到2008年的10年间,中国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23%,比同期世界贸易额的增长率高两倍多。如果中国出口额保持这一增速,那么10年后中国商品出口额将占全球的四分之一。这一数字将打破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造的18%的历史最高纪录,而美国的出口额所占比重目前已降至8%。随着发达国家需求的减少,未来10年中国出口的增速可能要慢得多,但其在全球的份额很可能会继续急剧攀升。IMF的《世界经济展望》认为,到2014年,中国的出口额将占全球贸易额的12%。

中国今年10%的出口额占比相当于1986年时日本的外贸表现,但自那以来,日本的出口额占比已跌至5%以下。日本出口额的大幅下挫源于日元对美元汇率的急速上涨――从1985年到1988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幅度超过100%。在此背景下,很多出口企业将工厂迁至国外,如中国等。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在外贸份额下滑之前,其总的出口份额也占全球的10%。随着竞争力的下滑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中国是否也会重蹈覆辙。

根据IMF于200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如果中国还像近年来一样依赖于出口,那么要保持GDP年均增长8%,其出口在全球的占比将在2010年达到17%。为了分析这一增长的可能性,作者分析了全球在三个出口领域的吸收能力――钢铁、造船和机械。他们的结论是,要实现这一出口增长,中国将不得不降低价格。而不论是通过提高生产力还是降低利润,这都将变得愈发困难。因为在以钢铁为代表的众多出口行业利润已压得非常之低。

不过,中国未来出口增长的动力可能并非来自现有行业,而是来自高附加值产品,如计算机芯片和汽车。日本的出口也曾迅速向价值链的上游转移,但仍不足以支持其市场份额的长期增长。中国的优势在于实行资本管制,可以避免出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发生的日元急剧升值情况。当中国最终决定人民币升值时,将采取渐进的方式。

中国与日本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其经济的庞大。事实上,中国由若干个薪资水平不同的经济体构成。当日本向高附加值出口转型时,生产力的上升推高了工资,使纺织等老行业失去了竞争力。在中国,随着沿海发达地区转产高级的商品,服装、鞋类的生产可以转移至内陆地区,因为那里的成本依然低廉。因此,中国有可能在多个行业保持较长时间的竞争力。

中国出口主导地位所导致的敌对情绪也在不断滋长。保罗・克鲁格曼是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近来在《纽约时报》撰文称,通过压低汇率促进增长,中国将宝贵的需求吸引向了自家门口。他认为受中国出口冲击的国家有权采取保护主义行动。

在中国政府看来,情况却远非如此。在经济结构中,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36%下降到去年的24%。中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从11%下降至大约6%。2007年,净出口额几乎占中国GDP增长率的3%。去年,出口对GDP的贡献为-3%。换言之,中国非但没有消耗全球的需求,反而在去年全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外界只看事情的一面。中国的进口表现一直强于出口,截止到去年11月份,进口反弹幅度达27%,而期间出口则一直在下滑。截止到去年10月份,美国对中国(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的出口涨幅达13%,同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对二者出口之和大于中国)的出口则下跌14%。

一些预测机构,如IMF,认为除非中国重新评估人民币价值,否则今年其贸易顺差将再度扩大。但是,里昂证券(CLSA)的分析师克里斯・伍德(Chris Wood)认为,在促进世界经济实现新的平衡方面,中国的表现远胜于美国。建立新的全球经济平衡要求中国人多消费,美国人多储蓄。伍德认为中国在促消费(推出汽车、家电消费刺激计划和进行医保制度改革)方面的努力远强于美国在增储蓄方面的行动。去年,美国的储蓄率连续三个季度下跌,占GDP的比重仅为10%,还不到10年前的一半水平。家庭的储蓄增加,但这远远敌不过政府的“不储蓄”。

不过,中国在消费和进口方面的强劲增长不大可能减轻保护主义压力。中国出口份额的增长将引发更多的关注,外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不断增强。新的一年里,中国肯定还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怨恨。

来源:《经济学人》2010年1月7日

编译:古乔

上一篇:“国难”当头 下一篇:数字音乐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