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民族文化自信心

时间:2022-10-12 06:19:13

重铸民族文化自信心

民族文化自信心是我们创造民族文化新辉煌的首要前提。可以说,没有充足的民族文化自信心,这个战略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有必要提出民族文化自信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重铸民族文化自信心,这是前提。

东西方文化是在各自独立的地域环境中生长发育的,创造了各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人类历史表明,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在自己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相应的文化,因地域地理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无不打上民族烙印,无不具有自己的特征。这表明了人类文化起源时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的丰富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贸易往来,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汇也就开始了。就像河流的交流融汇一样,许多涓涓细流融汇成了大江大河,许多民族文化支流融汇成了世界上几大文明脉系,基本上与水系地域相吻合。这就是说,不同的水系和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明脉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文”。 世界上几大文明脉系是在漫长的游牧与农业文明时代形成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出深厚的文化价值理念,就像河流冲积形成的土层一样。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社会生产力迅猛提高,跨文明脉系的市场开拓与资源掠夺以及殖民主义随之出现,进而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与谋取世界霸权愈演愈烈。这就必然引起不同文明脉系之间文化价值理念的碰撞。如果说工业化之前各大文明脉系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生长过程或相近地域文化必然融汇的过程,是支流融汇成主流的过程,那么,工业化之后各大文明脉系的碰撞就不具有这种自然性或相近性,而是具有强烈的异质性。如果说前一个过程是同一地域文化的融汇,融合因素大于对抗因素,那么,后一个过程则是跨地域、跨文明脉系的碰撞过程,必然引起深层文化理念冲突,对抗因素大于融合因素。所以,后一个过程总是伴随着异质文化间激烈的冲突、对抗与竞争。近代以来,除了直接的民族国家利益冲突之外,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构成了世界近代历史的特点之一,而且民族国家利益冲突又是和文化冲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这是近代历史所证明了的文化发展的特点之一。

众所周知,世界不同文明脉系的文化碰撞是工业化引起的。西方文化占尽先机,随其包含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产品与兵器而畅行无阻,占有绝对强势地位,对世界其他还处于农业文明和冷兵器时代的民族文化体系产生了巨大压力,以至于摧毁了落后民族国家的文化信心。18世纪、19世纪的殖民主义同时也是文化殖民主义,大量摧毁了殖民地的本土文化。就华夏文明而言,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工业文明的先进性,对古老的中华文化构成了巨大威胁和压迫,以至于中华的文化传统要不要继续下去、能不能继续下去成为近百年来文化界反复争论的问题,也成为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从洋务运动的失败到变法维新的失败,原因最后被归结到文化上――文化受到了质疑。面对急迫的图强图存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确实不具有快速促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功能,而且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许多确实与现代化要求相抵牾的封建糟粕。于是,新文化运动兴起了,“拿来主义”为中国文化界、思想界吹来了新鲜空气,带来了新的思想营养,对促进中国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文化推动作用。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有目共睹,毋庸置疑。但 “打倒孔家店”、“废除中医”甚至“废除汉字”等等“全盘西化”的过激思想也确实对我们的“文化传统”构成了否定之势。矫枉过正,也许在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但进步总是以代价为前提的,这就是民族文化自信心受到的伤害。有史以来,汉民族文化在几千年与周边民族文化的融汇过程中从来都占有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即使几次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没有对汉民族文化构成威胁,相反,是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为主体的汉民族文化包容、吸收、融化了周边民族文化,进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丰富的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所具有的这种包容与融化能力同样体现在对印度佛教文化、西域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上。因而,作为文明之邦的华夏民族的文化优越感由来已久。然而,这一次遭遇西方文明,是农业文明遭遇工业文明,是华夏文明从未有过的被动境遇。事实上,中国文化也确实面临着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维新”命运。中国文化的境遇与命运,也是中国文化再生与复兴的契机。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内容对现代化的不适应不等于中国“文化传统”失去了生命力,事实上,华夏文明不仅有着深厚根基和悠久传统,而且有着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类文明进步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任何一次外来文化的刺激无不是激发出这一“文化传统”本体的更大活力。这一次,虽然面临着空前的威胁与压力,但亦不例外,中华文化传统在被动中实现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消化、整合,实现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延续、再生与复兴。

一种文明与文化,能否发扬光大,能否在世界产生影响力,关键在于其价值理念能否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想资源,能否解答人类未来和平发展遇到的新问题。面对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日渐严重的人类精神危机、日益激烈的文化碰撞以及不断升级的国际冲突等等工业文明困境,中华文明以“和”“合”以及“道法自然”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对人类解决工业文明困境问题具有深刻的智慧启迪意义和价值引导作用。“天人合一”,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是最好的维护人类自身利益。“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求同存异”,承认差异,肯定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所以,应当在多元文化互补中求得和谐,在和平共处中相互依存,在竞争中求得发展,而不是强求同一,以一种文化“格式化”其他民族文化。“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事物的“和”能够产生新的事物,是进化和发展的条件,而相同事物的叠加则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这是对世界多样性合理存在的符合自然规律的认识。“美是和谐”,“大乐与天地同和”,由“和”而“谐”,是世界多样性存在的最佳形式,是“美”的规律。这种“和”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符合人类未来和平发展要求的,一定能够对世界发生积极影响。事实上,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只能是在和谐中存在,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实现多样性的共存。早在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后发表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这是科学家们的共识,可以说,比我们文化工作者还要先知先觉,比我们更有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在全人类面对工业化困境时所焕发出来的整合能力与救弊智慧。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孔子学院”,传习儒学思想。因此,我们无须妄自菲薄,应当对我们根深蒂固、元气丰沛的母体文化传统充满信心。只有充满自信心,才能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创造。一个文化创新的时代,一定是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时代。我们想一想“盛唐气象”就知道了。自信不是封闭和排外,恰恰是包容并蓄,是一种“吞吐八荒”的大气度,是一种“和谐万物”的大智慧。

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中,我们应当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充满信心,扩大中华文化精神的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尤其应当强调思想界、学术界、文化界要学会用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思考、解答人类遇到的新问题,发出东方文化智慧的光芒,用中国文化精神和我们的学术思想、学术话题影响世界,而不是总跟在西方学术界的后面,炒作人家提出的话题,作西方学术话题的推销员。就说文艺理论界,这些年使用的概念几乎都是批发自西方学界,一知半解,概念轰炸,一方面与我们的文艺理论传统脱节,一方面与中国的文艺创作实际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形成了一种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生吞活剥、词不达意、严重欧化的恶劣学风。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着的恰恰是缺乏民族文化自信心,惟洋是好。引进外国的文化无可非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问题是要站稳自己的文化脚跟,要用我们的母体文化消化吸收,转化成创造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艺理论的营养而不是停留在贩卖与推销洋文化上。就像技术引进一样,引进是为了吸收、消化、借鉴以创造自己的品牌。因此,在文艺理论建设上,有必要提出确立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确立民族文艺理论传统的母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以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

上一篇:瞄得准来打得狠――奚同发小说述评 下一篇:将争议放到评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