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早期医生工作压力的分析

时间:2022-10-12 03:27:33

入职早期医生工作压力的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殴打医生的负面报道也层出不穷,使得社会及医疗机构在专注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医生的身心健康。医生受到来自工作特征、角色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职业生涯发展、组织结构氛围、家庭冲突的多重压力。帮助入职早期的医生缓解工作压力并完成进入工作岗位的顺利过渡,对减少医务人员离职率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入职早期医生工作压力的来源。寻求减缓工作压力的对策来帮助管理部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医生 工作压力 压力源

近年医务人员离职率居高不下,尤其倾向于未通过试用期的初入职人员。刚从校园毕业的学生突然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新的工作环境往往会产生压力和焦虑感。过多的工作压力不仅损害医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医生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并威胁到患者的安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初入职即未通过一年试用期的医生。药、护、检验、技师等医务人员及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新入职医生则不在研究范围内。将我市多家医院近3年的共360名新入职的医生按不同的工作岗位分为A、B、C三组。A组为门诊组(无夜班工作量)、B组为临床科室一年内不需轮转、C组为根据工作需要定期轮转组。分别在刚入职及入职后的每个季度采用压力量表测试压力水平并分析压力源。

2.工作压力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Cooper(2000)提出的“工作特征、角色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职业生涯发展、组织结构氛围、工作家庭冲突”六因素模型,增加“经济收入压力”形成七因素量表,修改制定适合本研究的《医生工作压力测试量表》,共38个题目。压力程度采用五级评分法,即“基本没有”、“较少”、“有时”、“较常有”、“常有”依次为1-5分,分数越高压力越大。170分满分,按照程度分为三级,70分以下为轻度、70-120分为中度、120-170为重度。并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组间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分析,对比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压力水平差异,并试图找出压力原因。

3.调查测量方法及问卷回收

首先根据小范围前测修改并完善量表内容。最后对200名观察对象在工作第1、3、6、9、12月时发放调查量问卷。有效样本量为158人,故此次问卷共发出1000分,回收740份,回收率为74%。

二、不同岗位组间压力水平测试结果比较

为了对比不同组间在不同时段内压力水平的变化,通过对每组数据的方差分析,分析看出F值水平,看变量间均值的差异水平,通过比较Sig值(P值)可以判断变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表1看出在从入职后工作时间长短分组统计结果来看,各组间工作压力水平有明显差异,不同工作时间段的压力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且表现出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的趋势。这可能与刚刚参加工作的医生有带教老师的帮助有关。但半年后大多数医生都要独立值班和负责工作,这会造成的心理的紧张和焦虑的压力。

固定组的平均压力较门诊的压力高出约42%。三组人员所处科室间由于工作环境明显不同,造成压力水平的不同。临床科室轮转医生压力最高,固定科室组的压力次之,门诊及辅助科室压力最轻。且同一时间段内,不同组间的压力水平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水平(P

三、研究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三组间工作压力平均分值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轮转组的压力最高,其次固定组,门诊组的压力最低。可以得出结论,轮转对工作压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工作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增加。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医生入职早期压力的缓解,可以使其工作岗位相对固定或者延缓进入轮转时间,这样有利于减轻因新入职对工作和环境的不熟悉所带来的压力,以此维护医生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离职率。

参考文献

[1]曹晶,史妍萍,陈亚丹等.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意向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18-620,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3.07.014

[2]Sutherland,Valerie J&Cooper,Cary.L(2000).Strategic Stress Management:An Organizational Approach,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1sted

[3]陈建萍.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9.DOI:10.7666/d.y1478735

[4]姚娜.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健康状态及人格特质特征[D].中南大学,2014

第一作者:张培,女,1985―,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省三甲医院),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二作者:张雪冬,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三作者:王宇,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四作者:张亚松,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上一篇:网传5大助孕偏方中医专家为你 下一篇:公路系统职工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