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2-10-12 03:18:14

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培养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阐述了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涵义及特征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或学术型本科人才而言的,即能够将科学原理应用到企业经营与管理实践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的人才。而经管类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在本科教育阶段区别于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征是更加重视学术基础和理论研究的训练。

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本科人才的基本规格外,还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就共性而言,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具备宽厚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综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就特殊性而言,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突出“应用性”的特点,应该具有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知识、能力及素质,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应该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在知识方面: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应用型知识,宽泛的科学人文知识和相关的科技、财务、管理和人际方面的知识。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从事某一活动或工作所必须的操作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包括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在素质方面: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具体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等,还要有一定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健康等非专业素养。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思想重理论轻应用

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重视培养精英人才,轻视培养实用人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评价以书面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核。

2.学校定位及培养目标不明确

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学制,本科层次追求单一的学术性、理论性本科而缺乏应用性、职业性本科。地方高校求生存与发展,不考虑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不是在办学特色上做文章,而是力争走本科院校——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路子,追求高、大、全。许多学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虽说提出要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实施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通常是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认为是学术人才与职业技能人才的叠加,许多学校在宽口径、厚基础与应用型之间始终找不到契合点、平衡点,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认识不清。

3.专业课程设置与工作实践的联系不紧密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偏颇,过于强调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陈旧,一方面跟不上现代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学科完整性,而非知识的实用性,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课程体系僵化,过于强调按学科组织课程,缺乏对现实需求的适应性,造成课程内容重复;人才培养模式落后,重理论灌输,轻实际应用;专业设置按学科导向,脱离社会需求。

4.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地方院校和新合并组建或升格的院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高职称教师数量偏少,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弱,“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近几年,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力度引进了硕士、博士,但其技术应用能力并不高,这是由于现在的社会及学术界认为应用性研究没有学术性,不被承认;再就是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定等政策问题上,往往将科研成果量化,而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却作为“软指标”,这就从政策导向上导致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学术、轻应用的情况。

三、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一)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区别于学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的具有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种规格的人才既能达到本科层次人才的基本要求,也具有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殊性,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侧重对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强调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生产设计、经营管理、决策等活动。基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定位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基础扎实、口径适中、素质全面、应用为主”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创新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和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据经济发展情况设置、调整以更好为当地和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培养急需的人才。应根据经管类各岗位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教学体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可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具体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经管类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选修模块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到:横向打破专业、学科的空间壁垒,各专业模块可通过选修方式,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互选和学分认同;而在纵向则突破按学期顺序的时间界线,既可采取从理论与实践、从基础与专业交替进行。而对针对性强、人才要求相对稳定的职业岗位群,可加强专业模块部分的教学,突出其应用能力的针对性。

应用型本科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网上答疑法、渗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采用“工读交替”、“订单培养”、“项目加基地”、“两基三段式”等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灵活的安排实习期,使学生通过实训获得就业的技能和本领。

(四)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师既要较高的专业素质,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应建立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一是在完善师资结构上,采取积极引进和鼓励进修相结合的举措。从企业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专家、教授与高级技术人员,也可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在提高师资能力上,要求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特别是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科研项目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项目;三是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满足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多样化的要求。兼职教师很多是从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中去选聘,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这种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够把经济、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最近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吴巧慧,邢培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袁建波.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工程教育研究,2011(2).

作者简介:贾显维(1965—),女,陕西礼泉人,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上一篇:适应中职人才市场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下一篇:基于边缘区域生长的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