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12 12:58:33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逐渐成为企业经营发展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与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而智力资本理论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智力资本;盈利能力;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2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是货币资金、机器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愈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逐渐被视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智力资本理论得以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本文在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以指导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提高盈利能力,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危机的挑战。

一、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从19世纪初开始对智力资本进行相应研究,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和发展的贡献也被广泛讨论。

1.智力资本的概念

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由Senior于1836年提出,Senior 认为智力资本是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美国经济学家Galbraith于1969年将智力资本的概念从个人层面延伸到组织层面。此后西方理论界对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已有几十年,至今未提出统一的定义。然而对于智力资本的阐释已形成一些共识:①智力资本是对财务会计中货币资本的补充,是组织的一种特殊资产。②智力资本能够整合组织的活动,能为组织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利润或竞争优势。③智力资本包括知识、信息、体制、组织关系等资源。

2.智力资本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企业盈利的根本源泉是其拥有的各类资产,而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属于企业的资源,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国内外众多学者探讨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智力资本与企业业绩或绩效的关系研究是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者对此得出的结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智力资本作为一个整体,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Robin Berglun,2002; Appuhami,2007;金水英、吴应宇,2008);第二,智力资本各因素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强度并不相同(李嘉明,2004;Wasimul Rehman,2011);第三,国家和企业的情况对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影响(Bassi&Va,2002;张宗益、韩海东,2011)。

虽然围绕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空白。本文尝试用VAIC法对中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效果进行系统的研究,将制造业企业进行分类,研究在不同类别的制造业上市公司间,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二、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

国内外学者做出相关研究,认为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正面影响。然而企业绩效包括多项反映不同能力(包括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至于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是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有文献鲜有分析。同时,Steven Firer 和Mitchell Williams(2003)对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及其要素对盈利能力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对中国企业是否适用,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据此,我们提出第一个假设。

H 1:智力资本对企业盈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

根据2012年中国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制造业门类包括13~43大类,由于制造业企业在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流程和运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人力、技术、知识的依赖也有不同。我们推测,对创新和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的设备器械、生物医药制造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可能比服装、生活用品制造业更显著。因此提出假设二。

H 2:不同行业间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2.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长期资本收益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现金营运指数、现金营运指数、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共十项财务指标,均正向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随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上市公司综合盈利能力的得分Y值,将其设为因变量。

同时,我们采用奥地利智力资本研究中心的Ante Pulic开发的智力增值系数(VAIC)模型来评价智力资本。该方法在智力资本二元论基础上,用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的和表示企业价值增值。本文以CEE、HCE、SCE三个替代指标作为自变量。

同时,本文采取总资产对数(SIZE)和财务杠杆系数(LEV)作为控制变量,与智力资本增值系数共同构建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

Y=α+β1CEE+β2HCE+β3SCE+β4SIZE+β5LEV+ξ

通过讨论CEE、HCE、SCE 三个变量的系数β1、β2、β3 来判断企业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增值系数和盈利能力的关系。

3.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包括2012年在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分类标准参照2012年中国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剔除样本中相关数据不全的公司,将筛选得到的上市公司分为食品制造业、服装制造业、生活用品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金属制造业、设备器械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七类共490家,样本企业的各项指标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三、假设验证

1.描述性统计

将2012年制造业企业分类,得出变量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表,如表1所示。

图表1 制造业(分类)上市公司变量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比分析不同行业的相关数据发现,人力资本增值系数的标准差普遍较大,而服装和金属制造业的人力资本增值系数相对均衡,标准差分别为0.95和0.83。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结构资本增值系数普遍比较稳定,标准差均小于0.2。除食品制造业标准差为0.11外,物质资本增值系数标准差均小于0.1。

2.回归分析

对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变量指标进行分类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图表2 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变量指标回归分析汇总表

对七类制造业上市公司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物质资本仍是影响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同时,除了服装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外,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也都正向相关。其中金属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以及设备器械制造业的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大,生物医药制造业中人力资本增值系数的系数为0.06,设备器械制造业中人力资本增值系数的系数为0.087。结构资本对盈利能力的作用普遍高于人力资本造成的影响,其中食品、服装、生物医药制造业的结构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最大,如生物医药制造业结构资本增值系数在模型中的系数为1.970。因此说明不同行业的企业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假设二成立。

四、总结与启示

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与公司行业类型相关。

对于技术依赖性强的生物医药和设备器械制造业,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贡献显著。而食品、服装、生活用品、化工产品制造业等对有形资源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很弱,智力资本中对盈利能力有影响的主要是结构资本。强化人力资本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将经济发展由要素投入的粗放增长转到依靠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上来,是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丽萍,李智全.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初探[J].商业研究,2002(13):12-19.

[2]陈晓红,李喜华,曹裕.创业知识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研究,2010:35-39.

[3]谭劲松,王朝曦,谭燕.试论智力资本会计[M].会计研究,2001(10):41-47.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上一篇:精益生产方式推行步骤 下一篇:企业的管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