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彩调研究现状及展望

时间:2022-10-12 12:27:54

广西彩调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 要:目前广西彩调研究在源流发展、审美风貌与艺术特色、剧目及音乐的整理与研究、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关系研究、生存现状与发展保护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今后,综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审美文化学、戏曲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对彩调文化的研究,尚待进一步展开。

关键词:广西彩调剧;研究现状;研究趋势;跨学科;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076-04

广西彩调,又称为“调子”、“唱灯”、“采茶”、“花灯”、“花鼓”、“哪嗬嗨”、“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山花灯”、“彩灯”、“耍牡丹”等,流传于广西各地及邻省的湖南、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是广西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八桂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戏曲艺术,集中体现了广西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生存境遇、情感状态及其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审美价值取向。

20世纪50年代,彩调开始受到关注,一些业内人士初步对其剧目、音乐唱腔和曲牌进行收集整理。改革开放以后,彩调研究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出现了《彩调音乐》、《彩调艺术研究》等具有较高水准的学术成果。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彩调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研究领域不断地拓展和丰富,相关论题的研讨也不断地深化和细化。为陈述方便,现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彩调源流发展研究

关于彩调剧的形成及其源流,学界至今未达成共识,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彩调“约在明永乐年间产生于桂北永福,永福县罗锦镇林村是彩调剧的发源地”。这种观点认为,彩调是由巫傩祭祀仪式及傩戏表演嬗变而来的。自明永乐十一年以来,任桂北永福知县的福建莆田人郑曦及其林姓侍从在永福罗锦林村定居,因水土不服而经常进行祭祀仪式,后来在祭祀之中又融入了其它文化元素而形成彩调。彩调的最初形态是融合了桂北跳神调、山歌调、福建采茶调以及湖南花鼓戏的表演结合体。

其二,彩调是“清代初年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吸收融合湖南花鼓、江西采茶的曲调而形成”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广西自古以来歌舞艺术非常发达,无论是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各种民俗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都举行大量的歌舞活动,这种文化氛围是彩调得以孕育生成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自明、清以来,在重要的神灵祀日(如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祭祀蛙神的蛙婆节,正月末到二月初的土地节,二月十九日的花王节、四月初八的牛魂节,八月初二的“众神节”,八月十五祭拜月神的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如壮民族的三月三、仫佬族的依饭节、苗民族的苗年等)以及围绕稻作农耕而举行的节日(如禾魂节、尝新节、糍粑节等)中,各民族经常举行“唱采茶”、“扮采茶”的歌舞活动,而这就是彩调的雏形。

其三,彩调是由江西采茶演变而来的。“清代中期,广西一些赴京赶考的落选秀才,返回广西途中,路经江西,闷中寻乐,学唱江西采茶,并把学到的剧目和曲调带回广西传播,这才有了彩调戏”。

其四,彩调“源于湘南的花鼓戏”,而且,“从彩调最初在广西的流布情况,及其早期剧目、音乐唱腔及行当表演中,都可以看出其与湘南花鼓戏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

其五,彩调与广西歌圩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这种观点认为,彩调的最初形式“对子调”与广西歌圩在主题和形式上极为相似。首先是“爱情主题相似”,歌圩是岭南壮、侗、苗、瑶等民族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以青年男女以歌传情、“倚歌择偶”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习俗文化活动,歌圩上的对歌以表达青年男女爱慕之情的情歌为主,而“早期传统彩调剧本中有7 部‘对子调’”,都是以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择偶、对歌传情为主要内容,这与广西各民族歌圩活动的主题相符合。其次是“表达形式相似”。歌圩围绕着青年男女从相逢、相识、相爱到定情而形成不同类别的对歌,这些对歌往往是以一问一答、对唱应和的形式来传达,这种表达形式“与‘对子调’的一问一答,一逗一挑,一唱一合,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说,彩调的最初形态“对子调”“完全是改造后戏拟化了的歌圩,或者说是歌圩的缩影” 。歌圩是广西彩调从民间歌舞演变为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过渡。

其它对彩调源流及发展进行研究的论文还有杨爱民的《彩调剧》、顾乐真的《广西采茶、彩调、唱灯的源流和演变》等。

二、彩调剧目整理与研究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彩调剧目的收集整理逐渐受到重视,江波、杨爱民、唐继、吴源智等专家以及广西戏剧研究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自1952年举行的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彩调剧引起了文化行政部门的重视,一些戏剧工作者整理、编印了一批较优秀的传统剧目,如《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等,1956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编为《彩调丛刊》。同年成立的广西彩调剧团整理改编了传统剧目《地保贪财》、《阿三戏公爷》、《油漆匠嫁女》等,并创作了现代戏《放水》、《剪刀坳》以及古装戏《刘三妹》等。1958年广西省群众艺术馆编印的《广西彩调集》,收集了《三子学艺》、《蜂窝》、《园丁与桑女》等剧目。1960年在南宁举办了“刘三姐”文艺会演大会。其中柳州市的彩调剧《刘三姐》由会演大会改编为广西民间歌舞剧《刘三姐》,随后,广西人民出版社编印的《“刘三姐”资料汇编》摘录了历年文人笔记、地方史志及民间口头传说中有关“刘三姐”的各种资料。《刘三姐》的演出,再度引起了人们对彩凋的关心。1962年区文化局委托广西戏剧研究室召开了为期64天的全区彩调老艺人座谈会, 43人参加了会议,期间,共挖掘记录了传统剧目568个、传统剧本245出、各种唱腔、曲牌、锣鼓牌444个,全部录音并部分记谱。还为老艺人编写了小传,调查了彩调在各地流传分布情况,掌握了大量的文学资料。同时还组织青年演员向老艺人学艺,配合老艺人组织演出。会后,区文化局戏剧工作室编印了《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第63辑至66辑)、《彩调传统剧目故事集》,整理改编了《双打店》、《双摆渡》、《狗保闹学》等剧。桂林彩调剧团编印了《桂北彩调传统剧目故事集》(上集),收集了由唐发祥等老艺人口述的41个传统剧目。其中《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第63辑至66辑)包括了彩调传统剧目的绝大部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西戏剧研究室又编印了《彩调传统剧目选》(三集)、《地保贪财》等彩调传统剧目选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江波、杨爱民编著的《乡音集》是一本彩调剧论剧作选集,书中收有《换子记》等5个彩调剧剧本以及有关彩调历史及现状的6篇文章,1993年出版的王志梧的《山风集》收有《山风》等5个彩调剧本,吴源智的《吴源智戏曲剧本选》收有《苗山妹子》等7个彩调剧本。

在彩调剧创作方面,广西各民族剧作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以王志梧、江波、杨爱民为代表的汉民族剧作家创作了剧本《山风》、《五子图》等;以常剑钧、任君、吴吉扬、邓昌林为代表的仫佬族剧作家创作了剧本《梦里听竹》、《大山小村官》、《哪嗬咿嗬嗨》等;以周民震、韦壮凡、韦洁晶、唐佩珠、黄勇刹为代表的壮民族剧作家创作了剧本《雅丽与勇蜡》《百鸟衣》、《抢亲》等;以吴源智、吴源信为代表的苗族剧作家创作了剧本《苗山妹子》、《追鱼》等。这些剧本或取材于民族生活,或由民族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改编而成,富于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除了创作新剧目之外,对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也是这一时期彩调工作者的重要贡献。其中由江波整理改编的彩调传统剧目有《阿三戏公爷》、《油漆匠嫁女》等40出之多;由杨爱民、韦洁晶、唐继整理改编的有《双黄蛋》、《书房会》等,由吴源智、曾昭文、莫景光等整理改编的有《茶山会》、《月娘》等,还有广西彩调剧团和河池市文化局、柳州市文化局编辑出版的《广西彩调剧优秀传统剧目・江波整理改编卷》、《广西彩调剧优秀传统剧目・杨爱民等改编卷》、《广西彩调剧优秀传统剧目・柳州卷》等。这些剧目的整理改编都在保持彩调剧种特色和审美风格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审美观念,从诸多方面对原剧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新的开拓,将其精华部分予以提炼、强化和升华,同时去掉一些庸俗、不健康的情节,使原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得到提高。

另外,在彩调剧目研究方面,阙真《论广西彩调剧目的传承与创新》就建国后整理、新创的现代剧目对彩调传统剧目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何飞雁的《论广西彩调剧目的审美历史文化变迁》对彩调剧目发展所经历的对子调――江湖调――大调子――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改编――现代剧目的创编五个阶段及其不同的审美风貌和文化意蕴进行具体阐释。

三、彩调音乐整理与研究

在广西彩调音乐唱腔和曲牌的收集、记谱和整理方面,江波、杨爱民、张光雄、钟泽骐等专家以及广西戏剧研究室、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分会、广西彩调剧团、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桂林市群众艺术馆、资源县等县属文化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整理、编印的资料主要有《彩调常用唱腔》、《调子曲集》、《广西彩调常用唱腔》、《彩调音乐》、《彩调常用曲调集》、《彩调传统唱腔一百曲》、《广西彩调剧传统音乐集》、《彩调新编剧目唱腔选》等。这些著作对彩调常用唱腔、彩调流行各区域常用的曲调、曲牌、彩调不同角色行当的声腔以及新编剧目的唱腔等进行了梳理归纳,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在彩调音乐研究方面,沈桂芳的《彩调音乐》是一本重要的彩调音乐专著。该书论述了彩调音乐的一般特点,全面细致地介绍了调音乐设计的常用手法以及民间艺人的创腔手法,并且对彩调传统唱腔以及根据新编剧目改编的唱腔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为彩调音乐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钟泽骐的《彩调剧音乐源流考略》(《艺术探索》1990年第1期)就彩调音乐形成过程中对当地少数民族民歌及外来民歌曲调,以及邻省的采茶、花鼓、花灯剧音乐唱腔的吸纳进行了探讨。蔡立彤的《衬词的基本功能及其外延――从彩调剧的唱腔衬词说起》(《民族艺术》1999年第4期)就彩调剧唱腔衬词的艺术特色进行探讨,并且认为唱腔衬词对于营造某种特定的气氛,对于强化戏曲音乐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及增强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何飞雁的《广西彩调音乐与歌圩文化的关联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就广西彩调音乐对歌圩民歌曲调与唱腔的吸纳、彩调演唱形式对歌圩民歌以二人对唱、合唱为主,辅以群唱、叠唱等演唱形式的借鉴进行了探讨,并且认为彩调唱词具有韵点密集、韵律多样的特色,这与其对歌圩民歌唱词韵律的吸纳密切相关。其它涉及彩调音乐的还有张雪芳的《广西彩调音乐刍议》(《大舞台》2011年第2期)等。

四、彩调审美风貌与艺术特色研究

这方面的专著主要有广西文化馆长训练班1981年编印的《彩调剧导、表演特色探讨》、唐继编著、广西群众艺术馆1988年编印的《彩调舞蹈身段》、丘佩锵,唐继合编、香港好运贸易公司1988年出版的《广西彩调舞蹈》,它们对彩调的表演特色进行了探讨。周建明等编印的《彩调艺术浅说》是第一本彩调理论专集,该书对彩调的源流及其形成、彩调剧目、音乐唱腔以及表演艺术进行了一定的介绍。蔡定国的《彩调艺术研究》对彩调的生成与发展、彩调剧目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彩调独特的表演艺术、彩调唱腔的来源及其演唱特点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是一本难得的彩调艺术理论专著,为今后彩调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彩调剧词典》汇集了彩调音乐、剧目、表导演、舞台美术、人物、论著,选集、团体、演出场所、名词术语,班规习俗9个部类 ,该书篇目全面、细致,资料翔实,是一本难得的彩调百科全书。

另外,还有一些学术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彩调的审美风貌与艺术特色进行探讨,杨爱民的《广西三地彩调的异同》(载于《广西地方志》2003年第5期)把广西彩调划分为桂北、桂中、桂西南三个流派,并对各个流派艺术特色上的异同之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顾乐真的《彩调剧乡土式的艺术特色》(见顾乐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广西戏剧史论稿》)从彩调剧目内容、音乐声腔与小调、行当表演、舞台艺术、班规习俗等方面对其所蕴涵的乡土文化特色进行了探讨;阙真的《论广西彩调剧的平民化特征》(载于《文化遗产》2008年第2期)、《嬉笑怒骂皆成戏――论广西彩调剧的讽刺艺术》(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等论文对彩调剧的平民化特色及讽刺艺术等审美风格进行了阐释,张建国的《“采茶戏”和“彩调”中的女性文化特征》(载于《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2期)从“采茶戏”和“彩调”的历史发展、音乐形态、表演形式等方面所蕴涵的女性文化特质进行了探讨。

五、彩调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关系研究

广西彩调是在多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发展起来的戏曲艺术,在其传承流变的过程中也必然会烙上多民族文化的因子。蔡定国的《彩调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就彩调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及其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吸纳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石丽芳的《浅谈彩调剧与少数民族文化》就彩调的产生、发展、成熟、传播与湘桂少数民族文化的关联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但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展开;还有些学者就彩调剧《刘三姐》的民族特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覃忠盛的《〈刘三姐〉的民族艺术审美》等。

彩调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吸纳其他民间文化因子来丰富自身。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唐艳红的硕士论文《彩调的民俗文化研究》从民俗学视角就彩调戏俗、题材、唱词语言、演出等方面与八桂民俗的关联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阙真的《广西彩调音乐与民俗文化》就彩调对广西歌圩、民间歌舞、桂剧、文场等民间艺术的吸纳进行研究。何飞雁的《彩调艺术中的巫傩文化因子》、《广西彩调剧与湘南花鼓戏之间的文化渊源探析》分别就彩调与岭南巫傩文化及湘南花鼓戏之间的渊源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六、彩调生存现状与发展保护研究

随着2006年彩调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彩调生存现状与保护传承的问题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李献凯、李婷婷、陈炜等的学术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以广西彩调为代表的民族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现状、生存困境及其活态传承与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综上所述,目前广西彩调研究基本上以其流行地域的地方专家研究为主,多数研究停留在其源流发展、审美风貌与艺术特色、剧目及音乐的整理与研究、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关系研究、生存现状与发展保护等方面。在今后的彩调研究中,综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审美文化学、戏曲学、民族学、文化地理学、口头诗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对彩调的保护传承与现代转型研究、彩调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多民族互动背景下的彩调文化研究、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彩调流派研究、彩调名家研究、彩调剧目流变考证研究等等,尚待进一步展开。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构,对于戏曲美学理论及彩调文化研究的深化,以及彩调未来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熙成.永福彩调源流琐谈[A].永福文史[C](第3辑).政协永福县文史委编印,1991.

[2]丘振声.彩调沿革初探[A].广西戏剧史论文集下[C].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研究室,1981.

[3]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4]顾乐真.广西戏剧史论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5][18]何飞雁.广西彩调剧与湘南花鼓戏之间的文化渊源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1,(6).

[6]阙真.关于广西彩调剧源流的思考[J].广西地方志,2011,(3).

[7]阙真.论广西彩调剧目的传承与创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3).

[8]何飞雁.论广西彩调剧目的审美历史文化变迁[J].戏剧文学,2012,(8).

[9]沈桂芳.彩调音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10]周建明,蔡定国. 彩调艺术浅说[M].河池地区文化局内部编印,1979.

[11]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2]彩调剧词典编委会. 彩调剧词典[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13]蔡定国.彩调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84,(8).

[14]石丽芳.浅谈彩调剧与少数民族文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5]唐艳红.彩调的民俗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阙真.广西彩调音乐与民俗文化[J].东方丛刊,2007,(3).

[17]何飞雁.彩调艺术中的巫傩文化因子[J].社会科学家,2010,(4).

作者简介:

何飞雁(1981-),女,壮族,广西邕宁人,文学博士,河南南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戏曲审美文化、文艺美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民族互动背景下的边疆戏曲审美文化研究”(13CZW015)、南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资助专项课题(ZX2011014)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精设课堂练习 提高教学实效 下一篇:城市轨道建设工程定额的基本特征和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