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病理学》教学研究及探索

时间:2022-10-11 10:59:55

《烟草病理学》教学研究及探索

摘要:烟草病理学是烟草专业的必修课程。根据青岛农业大学特色名校的建设规划,对烟草病理学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对烟草病理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初步改革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烟草病理学;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56-02

烟草作为我国特殊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烟草种植规模扩大化,田间生态单一,烟草病害呈现局部加重趋势,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济损失严重。为响应国家提倡的两减一增计划,如何防治烟草病害的大规模发生提高产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需加强烟草病理学的基础研究和烟草病害防治人才队伍建设,保证烟草安全高产高质具有重要意义。烟草病理学作为烟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主要讲授植物病理学基本理论及烟草主要病害症状、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等,对烟草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植物病理学科不断发展,新概念、新成果不断更新,面对知识的持续不断更新,技术改进与发展,探究新的教学思路、方法及授课方式成为高校老师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通过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教学的探索,我们结合烟草的特殊性建立新的初步教学体系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实践,强化解决烟草病害防治的能力,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烟草安全生产的植物病理人才。

一、明确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制定教学大纲

烟草病理学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同时也满足当今社会对烟草专业人才的需求。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根据青岛农业大学特色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规划,培养实用型人才是烟草专业的重要任务。烟草病理学作为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分支,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显得极为重要,为满足烟草公司在农业生产中对烟草专业人才需求,经过植病教研室和烟草公司共同调研和科学论证,制定了烟草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中教学方法改革和人才培养规范等内容有很大变化,要求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培养实用型农业人才,加大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讲授烟草病理学基本理论和重要病害基础上,不断拓展学生对烟草病理学新知识、新动态和新技术的了解,使学生满足当前现代化农业安全生产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中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态

目前烟草病理学的植物病害理论知识部分内容陈旧,很多内容参考《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讲授过多的陈旧概念和理论,而忽略了新理论概念、新技术和宏观策略上的思考。目前科技的进步,知识的创新,学科之间的交叉,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引入生态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与病原物互作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新知识。如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是植物病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然而“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给出的定义较为空洞,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在“烟草病理学”授课时将IPM这一重要概念以具体病害为例来阐述,以丰富学生的新概念和新知识。在讲授烟草黑胫病与烟草互作时,结合现在研究比较成熟的致病疫霉与马铃薯的互作,介绍烟草疫霉及其他疫霉的基因组,疫霉无毒基因,以及疫霉与寄主(马铃薯晚疫病和马铃薯,大豆疫霉和大豆)基因对基因的概念,使学生了解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在讲授病害综合治理的生态防治时,介绍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Nature》上发表的“稻米基因多样性和病害控制”(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科研论文内容,来加强学生在病害防治上的生态学概念。

我们在讲授病害防治时给学生注重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如美国已有4株枯草芽抱杆菌生防菌株,得到了美国环保署(EPA)商品化或有限商品化生产应用许可。其中QST713为美国AgraQuest公司开发出来的活菌制剂,商品名Serenade,不仅通过美国环保局(EPA)的登记而且还得到食用作物病害应用的审批和认可,通过叶面施用能防治蔬菜、樱桃、葡萄、葫芦和胡桃多种作物的白粉病、烂根病、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等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病害。GBO3由美国Gustafson公司开发注册,商品名为Kodiak。GB03可以直接施用于土壤或者拌种可以预防棉花、豆类和花生等由镰刀菌、曲霉属、链格孢属和丝核菌属所引起的根部和种子的真菌病害,其分泌的挥发性物质还可以直接促进植物生长。这些新知识、新进展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新概念和新技术的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

理论知识是烟草病理学重点,因此在病理学基础知识授课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由过去板书,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转变成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形成教与学相互交融的方式。在制作烟草病理学课件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把大量病害症状、病原物的典型特征图片展示给学生。同时,在教学中穿插视频和动画,将教学中的枯燥知识理论以更生动、直观和形象地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也会播放国外著名教授讲授的视频,通过对比让学生加深理解。制作课件过程中,不断改进课件相关内容,补充新概念和理论,促进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上关于植物病理学和烟草病害的知识丰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制作授课课件时,添加图像、视频、动画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接受和掌握知识。“烟草病理学”教学初探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了烟草病害相关网站。网站中有烟草病害分布、主要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及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目前市场上最新有效药剂)。另外对一些主要病害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均有介绍。此外,还不定期更新与烟草病害相关的新闻与植物病理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另外推荐给学生一流的国际植物病理学网站,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它有力地激发烟草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容量。

五、考核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知识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效果的检验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但传统考核方式以试卷笔试为主,从试卷中很难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老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考核方式与方法上进行改革初探,采取了学生分组课件讲授及课件制作,课堂课下问题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衡量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和老师授课质量。

1.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由于烟草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在学习烟草病理学理论知识之前,因此学生对烟草病害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在讲授烟草病害知识时,可将部分主要烟草病害分给学生,让学生分为几个组,每组一种病害,组内学生可以分别负责不同内容。课件内容主要包含症状、病原及相关研究动态进展,病害循环及现在大田中的防治方法。并且在病害研究进展中需展示最新的相关文献。课堂上每组由一名代表讲解15分钟,然后讨论5分钟,然后教师再点评和补充相关知识。

2.课堂互动式讨论及答疑。为加深学生对烟草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能力。在课堂或课下,通过课堂提问、课下QQ群、微信群等互动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烟草病理学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与烟草生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可就实际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提问老师,形成师生之间相动讨论,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增强他们解决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针对烟草病理学的重点问题,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最后老师总结。

3.期末考试。考试是检验学生对烟草病理学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并评定成绩。试题内容采用多样化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填图、判断、简答和问答题,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而不是考核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夫。

以上措施在烟草病理学课程改革效果中发现,学生主动学习性要高于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在学生课件讲授中表现积极主动,课件制作精美,讲解认真,课堂讨论气氛活跃,这些改革措施对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实践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结束语

烟草病理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授课艺术,将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科学研究动态融合到一起,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滞后于时展。通过初步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这说明我们的烟草病理学初步改革是成功的。以上只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究,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目前知识的不断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或许会遇到不少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萌,李小娟,刘春奎,王建民.烟草专业《烟草病理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5,(07):161-162.

[2]周如军,傅俊范,郝宁,严雪瑞.药用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1,(07):47-50.

[3]鄢洪海,李宝笃.《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成效[J].农业教育研究,2009,(02):18-20.

上一篇:浅析锚注支护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 下一篇:医学院校在新生教育周构建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