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西方课程社会学

时间:2022-10-11 09:29:47

浅议西方课程社会学

摘要:西方课程社会学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研究方式,为我们研究课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其作了简单的归纳,总结。主要从西方课程社会学的形成,发展,及趋势做了分析研究。课程逐渐在社会学的影响下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课程社会学 趋势 工艺学模式

在当前全球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课程改革之际,人们的视角慢慢集中到对课程的研究和分析。因为只有理论的正确指导,课程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以前的西方课程研究中,由于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为重要”,这导致了当时的社会提倡科学至上的观点。课程研究也仅仅停留在课程的科学“工艺学模式”层面,“工艺学模式”仅仅注重课程的心理学编排次序和知识的逻辑组织结构,着眼于课程编排的技术层面。这样便形成了课程研究采取了“工厂指标”(factory metaphor)或“输出—产出模式”(in-put-output model)。这种只强调科学,技术,效率的课程研究方式受到了人们的批评和指责。因为这种课程研究方式没有看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忽视了课程中复杂的伦理关系,忽视了社会层面对课程的影响作用。正是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课程社会学才开始慢慢形成。课程社会学逐渐超越“工艺学模式”开始以社会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者进行了融合研究,课程社会学展现了强大的发展生命力。

一 课程社会学形成

课程社会学是在教育社会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在19世纪20年代开始,教育社会学家开始研究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他们发现课程知识的选择,评估也是产生教育机会不平等的一个原因。于是他们的研究视角开始发生变化,他们认为课程研究不仅仅要考虑到课程的编排,知识的组织形式,还应该考虑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会对课程产生或明或暗的,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本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当时教育社会学受到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以及人种志方法的影响,在这些理论因素的影响下,他们把研究中心开始转向教育知识这一方面,大家把这一趋势叫做教育知识社会学分析,有的学者提议建立“课程社会学”学科。这一领域的大部分成果都是概念性的而不是经验性的,其中最着名的代表是英国社会学家扬(M.F.D.Young)的《知识与控制》,在这本书中他认为“知识是统治阶级意识的控制形式”,社会学家 伯恩斯坦(B.Bernstein)认为“社会如何选择,分类,分配,传递和评介其公共的教育知识,即反映了社会权力的分配的状况,又反映社会控制的一些原则。”

二 课程社会学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发展主要是指课程社会学的理论基础的发展,随着课程研究的深入,研究的视角逐步转向课程本身的研究,出现了“隐蔽课程”“潜在课程”“学术课程”“道德课程”等,大家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课程对社会和对学生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是课程与当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联系。

(一)隐蔽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1 隐蔽课程的涵义

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就被称为潜在课程(lat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 未研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等.所谓隐蔽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情境中无意思地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它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和不易觉察性。例如在上英语课时,学生对英语老师印象不好,导致学生不喜欢上英语课。对英语不感兴趣等。这些都是非预期的,不易觉察的。关于对隐蔽课程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本世纪20年代,杜威和弟子克伯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的态度,兴趣,情感,理想等,这些都不是学校的教科书明显教给他们的,但这些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后来克伯屈发展了“伴起学习”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有三个阶段:1。正题学习——限于某种特定情境的中心学习,掌握某种特定的知识,技能。2,关连性学习——同主题相关的其它领域的知识学习。3。并行性学习——不限定特定的学习情境,关系到一般的学习情境的学习。虽然这些研究在当时有些影响,但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的重视。后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杰克逊在1968年的《班级生活》里首次提出了“隐蔽课程”的概念,来描述教室里必须掌握的规则,常规,规定等。关于潜在课程的结构。杰克逊认为,它有三个因素组成。1,群体,其中充满了各种规则,规定,常规等。2,表扬,班级是一个评介性的情境,学生之间有相互的评介,但主要是接受教师的评介。3,权力 班级是一个权力差异显着的情境,这是班级社会结构最显着的特征。这表明在班级中,隐蔽课程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时刻在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学生都接受了学校价值情感的熏陶。隐蔽课程也在传递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社会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2 隐蔽课程与意识形态

隐蔽课程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它传播着社会统治的规范,价值及行为模式。在新马克思主义者阿普尔的《意识形态与课程》中。他对统治阶级怎样通过课程来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有了充分的说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千方百机地对社会进行自己的意识形态控制。特别是在课程的编排和 设计上,统治阶级总是想方设法通过课程来进行自己的社会意识传播。随着社会的进步,统治阶级进行的意识形态控制越来越隐蔽了,并不是直接地进行社会控制,而是通过隐蔽课程来进行控制,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例如在学校要尊敬老师,热爱国家,听老师话的好孩子。这些都是通过隐蔽课程无形中传递给学生的。

(二)学术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1 分析的理论基础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是一位哲学家,他提出“符号暴力”,他认为统治阶级的统治采用了一种类似催眠术的符号统治。在此统治下,被支配阶级似乎与统治阶级达成了共识,被统治阶级接受了统治阶级的理念,并以为这种理念是对的,是自己应该遵守的,而没有看到这是统治阶级对自己的符号支配。布迪厄指出,文化资源,文化体制和文化实践则是将此类统治合法化的主要工具,教育系统则是强化此种不平等关系再生产的有力工具。在学校中就反映了统治阶级通过课程来维持社会的稳定。把统治阶级的文化传给广大人民群,的场地,还把学校作为文化再生产之地。布迪厄提出三种主要资本形式,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种一起被称为符号资本。其中学校就是文化资本分配的场所,他认为学校主要是传递中产阶级文化,因此,学校对于一部分有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可以获得一定的文化资本,而对于另外一部分来说,他们并不能获得这种文化资本,所以学校在这个方面也产生了文化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为社会的不平等提供了保障。

2 学术课程内容的社会学分析

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群众进行社会控制的一种形式,因此,选择出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知识是学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现在“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反映了知识是社会统治的一种形式,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知识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课程的内容选择标准上主要体现了社会统治阶级的特征,这些标准或明或暗地反过来又强化了意识形态。任何违反这一标准的知识都会被排除在课程之外。因此,学校经常基于某些特定的标准,选择,采纳或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甚至改变或歪曲,隐藏某些事实。其中给予上述问题以最有效回答的,是英国教育社会学家伯恩斯坦(B.Bernstein)。他根据社会学家迪尔凯姆(Durkheim)的理论,认为“课程加以选择和分类,向学生传递的方式,反映了社会内部的权力分配和文化传递的结构及其变动”,并作了理论阐述。他认为,学校内的正式的教育知识得以传递的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课程、教学方法、评价。这个系统的整体形态是依据谓之“编码”(code)的基本原理得以系统化的。

在此基础上,他根据系统的要素,从两个概念--类别(classification)和构架(framing)分析所传递的教育知识的类型。这里所谓的“类别”,正如杨的研究中所提到的,是直接跟课程相关的概念,系指不同学科内容的分界线的明确度。亦即,显示教育知识是否按照各别内容领域明确加以划分的。而所谓“构架”是同教学方法相关的概念,系表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否明确地区分了好的和不好的内容。若这种区别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专注于既定内容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罢了。这样,制约传递内容的界限的“构架”;同教室这一场所中师生关系的新的权力关系也是密切相关的。 在这里试根据这两个概念,来考察一下一般可以考虑哪些类型的课程。伯恩斯坦主张,课程可在大体分为两种:“集成型”(Collection type)和“综合型”。 两种类型主要是从类别中析出的。“集成型”是各学科内容有了明确划分、彼此之间是如以分类的类型,而综合型则是表明各门学科的内容处于相互渗透的关系、彼此不分离的类型。这两种类型可以从若干侧面进一步划分下位类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欧美各国一般常见的课程类型是“集成型”,尤其是英国课程的专门性高,这种“集成型”课程是怎样进行知识的传递,又怎样同社会结构的维系(社会控制)相互关联的呢?

在这种课程之下,学生们是随着学年阶段的上升逐渐地选择特定学科进行学习的,诸如人文科学的科目、自然科学的科目。这样,他们就使自己成了专门学科知识的学习者并且意识到同非专门学习者的不同。结果掌握了不同知识的人便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自我认识”。而这种自我认识又成为从内部精神世界控制他们的意识的力量。

这样,在这种类型的场合,课程结构将会对学生的认识产生强烈的影响,使他们产生出适于教育知识结构的社会秩序的模式,亦即产生出专门化了的维持现行社会体制的意识。

但是,伯恩斯坦认为;伴随分工体制的变化与学术领域的综合化,课程的类型逐渐地丛“集成型”过渡到“综合型”。那么,“综合型”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设想如下:首先,各门学科的独特性必除低落。与其说单纯地习得知识,毋宁说更强调习得知识的方法。结果,使得社会控制中起重要作用的教育的自我认识也产生动摇了。不仅如此,在学校内部,师生间的权力关系也会产生变化。学生的权力扩大了,同时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也从原本是垂直关系向水平关系转化(图2)。

伯恩斯坦指出,课程的类型同社会控制的方式与学校组织的构成密切相关。为解释“随着社会变化,课程的变化会给社会控制带来什么影响”提示了一种假设。尤其是在推崇职业专门性的社会里,他所说的“教育的自我认识”概念在理解社会控制这一点上是富有说服力的。

虽说如此.这种社会结构与课程关系的理论似乎给人以一种单纯的印象:课程的组织化乃是一切变化的发端。这是由于缺乏实证材料的证据的缘故。

三  课程社会学发展的趋向

课程社会学作为一种比较新的课程发展,但课程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课程的研究应该指向课程教材的分析,这些课程内容的选择看作是与知识霸权有关的,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对核心课程的定位无形中就反映了社会对课程的控制,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知识霸权。但社会学家马斯格雷夫认为课程社会学的研究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发展。

1.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课程社会学主要是对课程中的概念进行研究和分析,缺乏实践层面的研究分析,缺陷是有的,这些研究既有质的研究也有量的研究。尽管质性研究越来越流行,但量的研究在研究中也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隐蔽课程的研究,因为隐蔽课程不是一个单一的,未分化的实体,但对不同的学生产生了不同的程度的影响,给学生个体不同的体验,这些都需要我们采取个体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2.对课程变化的管理会成为研究的焦点。尤其是通过把社会学理论运用到学校知识管理产生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当今电脑在教室的大量使用,这便要求我们怎样对知识进行管理。

3.以结构性为本质的话语分析方法将成为课程研究的一个更常见的方法。通过话语分析可以反映学校课程传递的是什么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对学生,教师的话语分析找到社会控制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永军. 《课程社会学》〔M〕. 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

[2 ]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 简论课程研究的学科方式〔J〕. 课程.教材. 教法,1997 。

[3 ]吴永军. 新教育社会学的课程理论评析〔J〕. 外国教育资料,1995 。

[4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钟启泉、李其龙主编《教育科学新进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戴维·布莱克莱吉等着,王波等译 《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春秋出版社, 1989年版。

[7]名越清家等编着《教育社会学》,1988年日文版。

[8]福永安祥着《社会学与教育》,1986年日文版

上一篇:院领导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护理干部素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