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11 09:27:37

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工学结合是当今高职高专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工学结合的基本前提。本文从工学结合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工学结合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中,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必经之路。师资队伍是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前提条件,教师在工学结合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否符合工学结合的理念,直接影响工学结合在高职院校实施的效果。但是在现实中由于教师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工学结合在师资建设方面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

一、工学结合下师资队伍的要求

工学结合中“教师与师傅合一”是改革的特点之一,这就对师资队伍有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社会的实践经验也不能缺少。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第二,提高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中的比例。第三,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切实加强师德教风建设。第四,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加强对专兼职教师的考核。

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建设的表面性。

“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如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的资格证书)。虽然根据资料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已占有一定比例,但是不少教师是仅参加一次培训或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了“双师”,真正达到既有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指导学生实践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目前还严重不足。而且不同的学科获得双师型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有些学科获得双师型要求比较容易,含金量不高,所以“双师型”这个指标很多时候都停留在了表面。

(二)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形式化”。

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全职的专业教师,有些专业教师直接从学校毕业进入高职教育,没有经过企业锻炼。所以教师下企业锻炼是工学结合模式下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证明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结果一般是实践企业单位的盖章。在现实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是出于形式找一家企业盖章,没有真正参与到企业一线的生产和管理当中去。一方面是因为平常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是缺乏真正能提高实际能力的锻炼企业,有些专业很难找到合适有用的实践单位。

(三)企业专家难以引进。

工学结合下师资队伍需要的不仅是能讲课的大师,更需要的是技能的专家。建设比例适当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是促进工学结合有效实施的保障。但是有些企业专家并不愿意投身于职业教育,真正能成为兼职教师的专家难以引进。有些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教师资格讲课的能力。同时现有的国家政策有些程度上面无法调动企业专家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缺乏原动力。而且企业不能为工学结合模式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双师”教师培养途径多元化。

“双师型”教师既要有证书,更要有相应的实际职业能力,既要充当理论教师,又要指导开展实验实训工作。这就需要培养“双师”教师途径的多元化,而不能只通过考证。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多多参与校企合作的培训基地,把握出国研修的机会。政府应该多搭建一些教师深入企业的平台,派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深入大中型企业或科研院所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专家论坛、专业学会或行业协会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

(二)构建激励机制。

在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构建动态激励机制是高职教师队伍持续成长的重要保障。激励机制的构建中考核标准的制订要充分体现政策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另一方面要对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下企业锻炼的成果进行考核,来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促进教师发展和能力提升。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提高教师参与培训和下企业锻炼的积极性,让教师自愿投入到自身的提升当中去。

(三)“能工巧匠”进课堂、进建设。

能工巧匠指的是在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学校应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用这些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的构成,他们可以成为专职

教师也可以是兼职教师,也可以主要从事实训教学。在把能工巧匠引入课堂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参与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在社会需求和实践能力方面多提一些宝贵的建议。在课程建设上,应该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把一些企业的实际问题和案例代入课堂教学,丰富专业老师的教学资源。另外。还可以多请这些能工巧匠来校做讲座,帮助本专业更快地优化师资队伍。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士华.工学结合理念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索.职教论坛,2009第17期

[2]文智辉.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9月

[3]张成玉.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新问题与强对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1年第1期

[4]潘春胜.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难点解析及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1):76.

上一篇:浅析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下一篇: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及制约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