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Freetalk环节更有效?

时间:2022-10-11 09:10:48

【关键词】英语课堂;Free talk;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71-02

英语教学中,Free talk环节不仅能反映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还能通过学生在Free talk中超出教师预设部分的回答,了解学生语言运用的真实水平,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不少教师在具体操作这一环节中存在下列问题。

问题1.教师主动,忽视差异。

最近,笔者观摩了几节英语课,虽然教者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但还是没有走出教师过于主动的误区。以下是一节课中的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Miss Zhang.

T(面向学生1): Nice to meet you.

S1: Nice to meet you too.

T(面向学生2): What’s this in English?

S2: It’s a pencil.

T(面向学生3): 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S3:Five.

从整个Free talk的过程来看,教师完全占据主动,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回答,并没有用英语交流的意识,更谈不上有用英语交流的欲望了。虽然教师在对话中,照顾到了不同的学生,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回答出教师的问题,随意选择也造成了后进生群体的紧张,而每个问题找一个学生回答的方式,也忽视了对学生话轮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Free talk会成为学生不愿意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对策:下放权力,让学生自主控制课堂

教师可以采取轮流值日的形式,每天安排一位学生充当小老师,先通过几个关于日期、星期等常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随后,教师给出当天的讨论话题,可以是教材上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创编的话题。但不管什么问题,都要让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

有教师在执教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时,先问了一些有关天气、季节的问题,再由值日生上台,利用PPT呈现当天的话题,台下学生就这些话题和值日生展开交流。

话题: clothes,seasons,my day

S1(指向自己的外套): Look at my coat.

S2(值日生): It’s so beautiful!

S1: Do you like coats?

S2: No, I don’t. I like dresses. What clothes do you like?

S1: I like coats.

新课程倡导互动式的教学,除了师生互动外,教师更应该鼓励生生互动。在生生互动中,学生没有心理压力,畅所欲言,能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用英语交流的意识。同时这种轻松平等的语言环境,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话轮意识。

问题2:方法陈旧,形式单一。

如今,英语教师更关注一节课中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处理,对于课前的五分钟,大多数教师会采取简而化之的态度。因此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

T: How are you today?

S: I’m fine.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 It’s Friday.

T: How is the weather?Is it sunny?

S: No, it isn’t. It’s rainy.

问题虽然简单、便于操作,但却令人乏味。有心的教师会设计一下当天Free talk的话题,但每天如此,也会使学生失去交流的兴趣。

对策:改变形式,让Free talk精彩纷呈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Free talk中发挥他们的才能,笔者认为教师应做一个领航者。教师可以提前拟定题目,然后让学生围绕话题准备一些演讲、小故事、顺口溜、谜语、小游戏。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大家熟悉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将这些单词编成一段话。

如:教完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5 What do they do?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Free talk:

关键词: sister,nurse,weekend, autumn, clothes

在经过两分钟的准备,有学生给出了这样的汇报: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Peter. I have a sister. She is a nurse. She goes to work at weekends. Her favourite clothes are T-shirts. It’s autumn now, but she wears a T-shirt. It’s cool, I like my sister.

问题3:缺乏评价,收效甚微。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说:今天的课我真的是精心设计了,但学生还是无精打采,有些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都不屑回答,也懒得举手。其实,缺乏积极的评价,再好的教师,再精彩的教学设计,时间长了,都难免会出现以上情况。例如:译林新版《英语》四上Unit 3 How many?的公开课上: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

T: Is this your ...?

S: Yes, it is./ No, it isn’t.

T: Do you like it?

S: ....

教师利用当天的Free talk,和学生就文具和玩具进行对话,这既复习了上一单元句型,又导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很精巧,本是一节课的亮点,但学生却很不配合,教师当即被泼了冷水。课后向学生了解,原来学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开场,一点都不新鲜。

对策:有效激励,让学生树立自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激励作用。在学生交流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必吝啬自己鼓励的话语,多一些激励,就能让学生在赞赏中逐步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教师也可以给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一些小贴画、小星星。每个月将获得星星或贴画最多的学生评为本月的“话轮大王”,让他们来主持下个月班级中举办的英语角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开展Free talk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关注活动细节 下一篇:青石板上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