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时间:2022-10-11 09:06:25

学校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有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文章很多,真正适合农村学校的却不多。我校深处沂蒙山区,资源相对匮乏,谈起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令许多人棘手。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就不如改变自己了,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做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变成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

一、开展校本培训,提高辅导员素质

现在开展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大赛,很多农村学校都弃权,或很难命拿出件水平高的作品来,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思考。实践活动辅导员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倡导者,实践活动辅导员本身的素养不平衡,加上提高科技辅导员素质的措施不够完善,制约了学校的科技教育。新形势下对实践活动辅导员要求比较高,应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而目前开展的培训随意性比较大,没有针对实践活动辅导员的系统培训,辅导员自身学习的动力也明显不足。

要使学校科技教育全面地开展起来,实践活动辅导员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具有基本的科技教育能力。为此,我认为学校首先健全实践活动辅导员培训制度及相关激励机制,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网络(利用因特网浏览和下载发明与创造方面的资料)、电视(如《探索?发现》、《科技之光》、《科技博览》栏目)、书籍(如往届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奖作品集、《发明与革新》、《科学大众》等科普类刊物)、外出参观学习、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渠道来提高辅导员素质。

二、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唤醒学生的实践意识

学生的灵感有着火山爆发般的巨大能量。唤醒他们的意识,能带来教育成功的飞跃。《山东教育》的一篇文章《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使我很受启发,“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有不可思议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老师必须坚定地相信孩子们的能量与潜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聪慧的精灵,只是有的孩子比较早地被唤醒,而有些孩子醒来得比较迟或者没有醒来的机会……”如何唤醒孩子们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唤醒学生探索意识。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也沉睡着丰富的自然科技资源,我们针对学校座落于沂山风景区这一实际,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对沂山各种资源进行研究,学生凭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选题,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沂山、发现沂山、挖掘沂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沂山的旅游资源调查;(2)、沂山古老的传说等文化调查;(3)、佛教文化调查;(4)、书法艺术探讨;(5)、水利资源调查;(6)、野生动物调查;(7)、野生植物调查;(8)、生态调查研究;(9)、药材调查研究; (10)、环境调查;(11)、民俗调查。每一个视角都能带来多个科学课题;每一个科学课题都能引起学生多重思考;每一个思考都可能带来多个奇迹。以此为载体开展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具体做法如下:活动前教育。由于部分社会实践,学生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等。因此,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省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项活动的开展引发学生多重的思考,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得到锻炼。

三、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

1、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或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对活动的计划和地点进行分析和考察,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题性、价值性、实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并尽可能有特色等,杜绝不安全性、功利性、随意性。

2、内容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自主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社会实践可以是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也可以是进行政治和经济活动,如民俗调研、旅游宣传等;

每一次重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国庆节等我们都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上。如我们布置的清明节、端午节实践作业:(八开纸,可加附页)

3、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或服务地的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总结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学生都必须写出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报告、小结、体会、感受等。

科学素养不能像数学定理直接“教”给学生,提高学生素养也非一日之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的方式方法很多,如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也可以在观察中探究、在动手实验中探究、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中探究,教师必须组织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并亲历活动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实际接触和相互作用,获得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界各种现象最鲜活的体验。我们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以让学生获取知识为终级目的,而是以增加学生的人生体验,使之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这样,学生在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制定计划、确定研究目标、进行实地考察、采访、计算,整理资料、写调查报告、与老师同学交流材料、撰写心得等等,这一切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交往能力、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等都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还能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挖掘校本资源,发挥人文优势

(1)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努力创设愉悦、民主、和谐、幽默的情感氛围,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敢提问。给学生宽松的环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会观察,留心生活细节,发现身边事物的“缺点”, 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2)“教育即生活”, 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的学习与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进行的。我认为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说的“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一样,把我们平时有关科学小知识融会贯通的与学生们一起交流好,如数学的知识典故、化学的燃烧现象、沉淀反应,物理的光学、热学实验、生物的实验等等都将“科学知识”渗入,与生活联系,多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积累素材,在上课时给学生提供合理有趣的例子、现象,如杠杆原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三角形的稳定性也不乏实例,引起学生对社会、科技、文化等的全方位关注,耳濡目染,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懂得身边就有“科学”,我们的学生综合能力就强了。

总之,在现有条件下,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宣扬科技理念,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习惯,低成本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我们的最大愿望。

上一篇:互动和探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观千剑而识其器 操千曲而后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