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1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1 08:19:52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1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呼吸频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指标以及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呼吸频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指标以及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Bipap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竭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2.012

急性左心衰起病急,病情危重,预后差,常合并顽固性低氧血症,如不及时进行呼吸支持,常常危及生命。笔者对2008年8月-2010年12月所在医院21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患者在抗心力衰竭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美国伟康公司Sy型呼吸机)治疗,获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4~83岁,平均63.9岁;治疗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40~83岁,平均(62±7.2)岁;对照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52~72岁,平均(61.12±12.3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SpO2)及心电监测,给予常规强心利尿剂、静脉滴注硝普钠等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组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患者均有效配合,通气模式S/T,吸气末正压(IPAP)为8 cm H2O开始逐渐加至20 cm H2O,呼气末正压(EPAP)为4~8 cm H2O。呼吸频率18~22次/min,呼吸比1.5:2;氧流量8~10 L/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通气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如发绀、端坐呼吸、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湿音及哮鸣音等。动态监测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aO2),计算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1/3脉压)。动脉血气检查为入院时、治疗后2 h及治疗后6 h。监测指标:pH、PaO2、PaCO2、SaO2。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极度呼吸困难、剧烈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发绀、两肺湿音和哮鸣音均消失或显著减轻,呼吸、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有效: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BiPAP组经120 min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和重要的阳性体征消失或减轻,总有效率95.23%。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 治疗前后HR、RR、MAP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RR、HR、MAP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治疗后差异显著(P

2.3 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 对照组治疗后2 h及治疗后6 h pH、PaO2、PaCO2、SpO2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BiPAP组治疗后2 h及治疗后6 h pH、PaO2、PaCO2、SpO2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

2.4 病死率和住院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BiPAP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是常见的内科极危重症,发作时多因左心室排血不足或左心房排血受阻引起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力急剧升高所致,超过血浆胶体渗透压时,大量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引起肺泡的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障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咳粉红色泡沫痰,并导致严重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气道正压机械通气可减少患者呼吸肌做功,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耗氧量;同时增加肺泡和胸腔内压力,从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前负荷[2];并使肺泡内压的升高,减少了肺泡的萎陷,从而使肺内分流减少,改善了通气血流比,缓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3]。本研究中对21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患者的症状及重要体征,治疗后其HR、RR、MAP,以及动脉血气pH、PaO2、PaCO2、SpO2均有较明显改善,且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死亡率。总之,经鼻口面罩式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特别是伴有严重低氧血症者是快捷、有效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176.

[2] 都本洁.实用心血管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68.

[3] 朱可云,梁转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5):533-534.

(收稿日期:2012-02-17) (本文编辑:连胜利)

上一篇:面肌痉挛面神经的组织学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一篇: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