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误判8例分析

时间:2022-10-11 07:53:39

血型误判8例分析

摘 要 目的:通过对558例输注血制品的患者中8例血型误判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利保证血型鉴定的准确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自2006年1月~2009年10月558例输注血制品患者血型进行常规血型鉴定,其中8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进行红细胞洗涤、唾液中血型物质测定及冷凝集素效价测定,得出正确血型。结果:558例输注血制品患者中发现初检血型误判8例。结论:导致血型误判的原因较多,只有明确影响血型检测的各种因素,规范操作规程,保证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才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关键词 血型误判 输血 预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237

通过558例输注血制品的患者中8例血型误判的原因分析,认为明确影响血型检测的各种因素,规范操作规程,保证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才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资料与方法

对象:自2006年1月~2009年10月,558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前进行血型鉴定,出现血型误判8例。

方法:抗-A、抗-B、抗-AB,抗-H由长春某公司生产,A、B、O红细胞由本科室自制,按常规血型鉴定、唾液中血型物质测定[1]及冷凝集素效价测定[2]。

结 果

例1:患者,男,40岁,脑囊虫病。2006年5月来本院住院治疗,血型鉴定为“B”型,复检时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O”型,唾液中血型物质测定及冷凝集素效价测定,鉴定为“O”型。自身红细胞经生理盐水3次洗涤后重做正定型,结果为“O”型。血型确定后给予输注悬红细胞及血浆,未出现不良反应。该患者于3年前,因患甲型病毒性肝炎,在我院住院治疗,曾行血型鉴定为“O” 型,给予输注血浆无不良反应。

例2:患者,女,45岁,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O”型,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自身红细胞后正反定型结果一致为“O”型,经唾液中血型物质测定鉴定为“O”型。输注“O”型血浆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余6例正定型为“AB”型,而反定型结果与正定型不一致,置22℃水浴箱加温后复检血型,其中2例为“A”型,3例为“B”型,1例为“O”型,经反定型和唾液中血型物质测定,符合ABO血型特点。这6例室温下冷凝集素效价测定,效价均大于512,说明这6例患者的冷凝激素在室温下比较活跃,为血型误判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狂犬病暴露疫苗免疫失败5例报告 下一篇:脑干出血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