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心理护理策略

时间:2022-10-11 07:42:04

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心理护理策略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心理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胃肠炎伴中度脱水的留观患儿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通过护理治疗,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儿科静脉穿刺;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6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37-01

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儿紧张程度,降低患儿痛苦,会对临床治疗效果带来直接影响[1-2]。当前,对静脉穿刺患儿使用心理护理措施,已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88例急性胃肠炎并中度脱水的留观患儿,依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有男28例,女14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9±0.7岁。在观察组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6.8±0.6岁。给予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方式,在静脉穿刺过程中与患儿进行良好沟通;给予对照组依据一般静脉穿刺程序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分析,其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构造温馨童真环境,建立亲切可信形象

1.2.1.1 将急诊儿科同成人急诊科有效分开,保证儿科诊室具有独立出入口,病房通风效果较好、阳光充足、安静,从而确保患儿能够拥有比较好的治疗环境。病房内部布置充满色彩与童趣,装饰生动活泼,多布置卡通贴画与洋娃娃,从而有效减少患儿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与紧张感,使其能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来迎接静脉穿刺治疗。

1.2.1.2 注意护士外在形象 第一印象对于构建良好的护理关系起到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护士可身着粉红、浅蓝等较为温馨色彩服装,同时衣着整洁、大方,态度和蔼可亲、举止端庄自然,同时具有较为敏捷的行动力,从而有效密切与患儿之间关系,另一方面也能够令患儿家属产生依赖与安全感。护士要善于利用微笑,消除与患儿之间距离,增加其对护士信赖,态度冰冷则会拉大医患人员距离,从而不利于疾病治疗。

1.2.2 合理运用语言,注意恰当言谈方式 对观察组患儿采取心理护理,主要包含下列两个方面:第一,护理人员要在心理方面给予患儿良好的暗示,有效消除患儿对疼痛的恐惧,同时允许患儿家属护理与陪伴患儿,有效地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常护理时,要保持和蔼热情的态度,坚持自信和镇静的态度,与此有效帮助患儿树立信心。在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还可选择恰当称呼来与患儿建立良好关系。可留心患儿乳名、爱好以及个性等。在实际接触患儿时可选用乳名称呼,有利于消除患儿紧张情绪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患儿的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当P值0.05时,为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观察组42例急性胃肠炎并中度脱水的留观患儿中,穿刺成功例数33例,占到观察组患儿总数的78.57%,穿刺失败例数有9例,占到观察组患儿总数的21.43%,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42例急性胃肠炎并中度脱水的留观患儿中,穿刺成功例数28例,占到观察组患儿总数的66.67%,穿刺失败例数有14例,占到观察组患儿总数的33.33%,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在对急性胃肠炎并中度脱水的留观患儿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结合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科学地把握病症相关护理知识与主要临床病理表现,与此同时要拥有较好静脉穿刺技术[3-4]。护理人员实施常规临床护理之外,也要善于运用非语言符号系统。在对患儿静脉穿刺时,可以灵活运用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态与运动,以及必要的抚摸来表达护理人员关心、体贴、理解与安慰,同时可使用拥抱、轻拍等方式来有效镇静哭闹婴幼儿[5]。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较高的护理有效率,与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相比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方便、简单、安全、快捷,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雪娥,左秀红.护理语言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18(22):12-28.

[2] Edward DS Douglas SK,Andrew MG,et al Embolizatiom of multiple Rasmussen S aneurysms as a treatment of hemoptysis[J].Radiology,2012,10(36):33-35.

[3] 屈梅香.浅析沟通技巧在急诊儿科静脉穿刺中的运用[J]:当代医学(中国介入放射学),2000,7(13):200-201.

[4] 陈红玲,张建平,孔春燕,金祖慧.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心理护理浅谈[J].中国循环杂志,2012,18(22):12-28.

[5] 钱爱翠.探究沟通技巧在急诊儿科静脉穿刺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10(36):33-35.

上一篇: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 下一篇: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增强医患理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