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为科研服务的路径

时间:2022-10-11 06:27:07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为科研服务的路径

一、推进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几乎被视为高校存在的独特标签,人们一提及高校,必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高校图书馆。事实上,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最为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高校图书馆也以其藏书量、藏书的品质等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性质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观诸国内外各个著名高校,无不以丰富的馆藏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而称道于世。在拥有数量可观、品位上乘的知识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如何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这些图书资料的作用,使之能更好地为高校教育和科研任务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始终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时代课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信息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信息传播的途径与以往相比,在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速度和传播的界域等方面都有了极大不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信息传播的这种特征,促使高校图书馆在职能形式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高校图书资料者工作必须要认真研究这种变化的特点和发展的规律,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勇于改革服务机制,多途径开展信息资料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人本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管理中更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实现读者和馆员的全面进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1]过去,高校图书馆在职能形式方面,主要以文献搜集与文献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今后,这种职能形式需要向以知识服务和文化服务为核心职能的转变。要适应高校图书馆职能形式变化的这种客观趋势,就必须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机制进行改革。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双重社会职能。仅从科研服务层面而言,高校图书馆要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并根据时展要求为现代科研提供高质有效的知识信息服务,就需要在系统反思传统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之不足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方式比较简单、途径比较单一,主要以向师生提供文献资料的方式来体现。这种服务方式是一种被动的、根据师生科研要求提供服务的方式,图书馆自身的主动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图书资料的利用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已经与现代图书馆职能形式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推进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创新,这首先要求对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1.拘泥于传统的服务方式,主动服务于科研需要的意识较差

当前,许多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缺乏为高校科研提供主动服务的态度和热情,服务的方式和服务质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水平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服务意识淡薄,认为图书馆只是简单的存放图书的地方,图书馆只是为学生查阅一些基本的资料和教师完成最基本的教学提供方便服务。”[2]殊不知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研工作的开展难度更大,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需要掌握更加丰富的资料信息,如果图书馆不能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信息资料,就难以满足现代科研的要求,势必会对高校科研工作造成困难。当然,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较差的原因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缺乏专业的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是主要因素。在实践过程中,从国家层面到高校自身而言,长期以来大都不重视对图书馆管理队伍的建设问题。图书馆工作者中,大都来源于教师家属,有些甚至属于非正式编制人员,在工资薪水、人事管理等方面都与一般教师有着很大差距。处于这种工作环境中的图书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大都以向师生提供简单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为目标,缺乏学习现代图书馆管理知识的信念和热情。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科研服务职能,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知识信息服务质量是当务之急。

2.服务手段单一、服务内容缺乏创新,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现有图书管理制度大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从知识储存的信息媒介、档案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到文献资料保管的规范程序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特点。服务手段单一,主要以图书借阅作为主要的职能形式。其所提供服务的方式缺乏现代技术的支撑,仍然采取以人工服务为主要的服务方式。这种服务方式,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要求相脱节,导致服务的质量不高,服务的效率较差,极不利于现代科研活动的开展。在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料越来越丰富,但是没有完整的检索系统,就不能尽善尽美地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我国某些高校的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并不完善,给科研人员查找资料造成了一定的困难”。[3]从图书馆工作的实践过程看,我国许多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虽然大都宣称秉承和实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理念,但在实践中却不能有效贯彻“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形式主义色彩严重。许多图书馆包括一些重点大学的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并未能根据当前社会生活环境下师生科研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制度。因而,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需要综合调动各方面力量,从信息服务的路径、信息服务的内容等各方面按照当前科研规律的特点制定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现代管理水平。

3.现有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缺乏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图书资料管理队伍

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看,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不合理,是制约图书馆服务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缺乏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图书馆管理队伍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管理人员的来源看,许多图书馆管理人员来源于本校教师家属,他们的文化素养基础较差,对于现代科研规律更是一窍不通。而在实践中,高校管理层又普遍不重视对这些人员的科研素养培训,导致他们在实践中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图书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无法满足现代科研要求。

三、深化改革,探索图书资料管理服务于科研的新路径

1.学校管理层需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图书馆职能形式改革

高校管理层能否充分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并在这一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改善图书馆服务职能、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的首要措施。因为高素质图书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现代化工作设施的引进,都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学校管理层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也就难以为建立高素质管理队伍和改进学校图书馆设施进行必要的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2.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于高校科研的意识水平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要承担的时代使命与以往相比,有了全新的变化。高校不仅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还需要承担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文化服务的功能。以高校所需承担的文化服务职能为例,过去,高校主要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开展文化传播功能,其教育对象主要局限于在校的大学生;今天,高校所要承担的文化教育职能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大学生,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发挥文化传播和文化教育的作用。而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客观特征也要求大学在发挥文化教育作用时不能再仅囿于学术研究性的狭隘传播方式,需要专家学者们灵活运用各种现代信息传播途径,将研究的成果以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述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接受这种文化教育。新时期社会变化对高校职能形式的发展要求,对于现代高校办学而言,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承担的时代使命精神的变化也给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需要高校图书管理者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高校图书馆管理事业中去。

其中,转变工作理念,提高工作责任心,在改进图书馆工作质量中至关重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讲,观念的更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在图书馆工作中,工作理念影响着工作过程的开展,图书馆职能的改进需要以图书馆管理者工作意识的转变为前提。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作为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工作者应及时补充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勇于接受新知识,善于汲取新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有意识、有步骤地主动提升自身的科研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学校管理层也要高度重视对馆员素质的培训工作,投入专项资金,适时、合理地安排馆员接受相关专业技能的服务培训,为馆员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推进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构建优良的知识信息服务机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深刻揭示了文化的“生产和生活”属性,即一切文化都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进行自身生产和社会生产———为他人而生产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生产和文化本质的理解,为现代图书馆职能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哲学理论支持。高校图书馆作为推进现代知识生产的重要职能部门,在促进知识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时展变化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其中,努力根据现代图书馆职能形式特点,推进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是新时期图书馆管理职能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实践工作中,常常会出现科研需求与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料支持不相符合的情况,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在于图书馆管理机制运行中没有充分尊重科研需求的趋势,与本校教育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为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改革现有的图书馆管理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图书馆资料采购和知识信息服务与高校教育、与科研之间关系问题的改革,真正建立图书馆与校内各科研单位、各教学单位紧密联系的管理机制。在实践中,不妨采用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这一管理理念主要体现为,由图书馆统一管理资料采购经费,然后根据各系部科研实际需求特点,统一安排经费的支出工作。这样的管理机制,既能够保证在图书馆统一管理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又能够兼顾科研需求,贯彻图书管理为科研服务的管理宗旨。

4.创新工作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知识信息服务路径

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的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信息的传播途径,也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那种具有高度信息垄断型的知识传播途径,学生可以借助于搜索引擎的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很容易就能搜集到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为学生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较多的便利条件。但在网络技术世界中,各种不良信息都会出现在网络上,如果没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和较高的自我约束力,学生很容易被其误导,进而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有效提防各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可能带来的影响,高校图书馆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能,在给学生提供良好、优质的知识信息服务外,还要承担“防火墙”的职能。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既要具备图书信息服务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必要的信息安全管理知识。这一切都要求着眼于建立多元化的知识信息服务路径机制这一目标,不断进行工作手段创新。

5.紧紧把握当今时代科研更新的发展趋势,努力推进服务体制创新,为高校科研服务提供系统、全面的科研咨询工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推进高校办学自主化改革,与扩招前相比,高校在招生政策、专业设置、人才引进与资金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高度自。高校管理机制的重大转变,一方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使高校能够以更加灵活多样的管理政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原有的管理机制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招生人数的急剧扩张,为高校各个职能部门正常功能的发挥造成了巨大压力。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在学生急剧增多的情况下,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容空间、存书数量等都难以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需求。而图书馆的建设速度和发展质量又难以及时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这就导致发展需要与现有图书馆服务能力之间出现较大差距。面对这一差距,图书馆只有通过管理机制创新,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发掘服务潜力。

从当前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主要形式看,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特色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培训和讲座、数据库服务等形式在内,内容极为丰富,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体现了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今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内容方面,还必将作进一步的创新。从图书馆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看,通过与国内外图书馆的联网建设等,根据本校科研发展要求或者根据教师科研项目的客观需求特点,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科研动态信息服务,将是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职能改革的方向。我们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一定能走在科研的前头,为高校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保驾护航,提供坚实的知识信息支撑力量。

作者:张丹军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上一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高校声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