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关于服装业未来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10-11 05:52:06

2012,关于服装业未来的一些思考

2011年,库存大,促销力度大,销售不乐观,毛利低,费用飚升,服装行业经历了非常的一年,庆幸的是我们走过来了。

然而,困难似乎没有终结。如果说,2011年是困难的一年,那么2012年将是复杂的一年。开年之初,就得到了不少品牌在新一轮的涨房租之后,面临着大把的零售店铺关张的坏消息,其中不乏二三线市场活跃度相当高的品牌。

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有人惊慌,有人贪婪!没错,大多数经营者关注冬天的寒冷,却忽略了冬后的阳春,愈是迷茫的时候,愈要思辨前进的方向。

成年礼后的考验

有不少分析报告和不少业内观点,把服装业的不景气,归结为气候反常因素。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中国服装业经过近20余年的高速成长,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群雄并起,正经历着由大到强,由多到精的一个升级过程,行业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90年代初,香港品牌堡狮龙、佐丹奴们进入大陆市场,开启了中国服装的品牌时代和专卖时代。2000年前后,随着国内经济进一步发展,消费进一步升级,绫致集团、美特斯邦威、以纯、森马等国内外品牌通过连锁加盟快速开店,迅速填补了品牌服装消费的需求,同时也赢得了自身规模迅速壮大。2010年前后, H&M、GAP、ZARA等国外服装巨头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加剧市场争夺,也加快了品牌服装市场的细分和淘汰。

如果说,国内品牌用十余年做大规模和登陆资本市场是一个成年礼,那么眼下,单品牌的渠道规模成长遇到极限,如何取得生意的新增长点,如何突破竞争对手的防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呢?是采取增加品牌宽度的战略?还是进行品牌的重塑?或者又采取哪些改革和创新呢?这对成年礼后的品牌们而言,绝对是个考验。前后,国内沿海一带的企业,依靠区位优势,率先开发市场,通过营销造牌,积极招商,大规模发展加盟专卖店,伴随着国内经济的成就和老百姓的消费升级,迅速做大市场规模,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近期,一大批国内品牌的消费者们,发现曾经以性价比著称的中国品牌们悄悄地涨价了,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已经消费不起了。同时,服装企业们也发现生意很难做,不断的变着花样做促销,生意仍然不见得有起色。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说,一家企业如此,或许是企业内部的问题,倘若一大帮企业都如此,问题就复杂了。

先来看看A品牌的涨价经过。A商品先从代工成衣厂出库,出厂价30元,接着A来到品牌公司的仓库,出库价为50元,随后A来到某省的分销商仓库,出库价55元,最后,A来到某县城的加盟商专卖店的货架上,以吊牌价100元来销售。不久前,猪肉涨价了,工厂也提价了,涨了3元,出厂价成为33元,A品牌公司将吊牌价修改为120元,以60元出库,分销商的出库价也调整成了66元。与100元的吊牌价相比,120元的吊牌价让加盟商的进货价提升了11元,换来了9元的溢价。涨价,每一个环节都参与其中,最后转嫁给消费者,但是因为涨价,要用更大规模的促销力度,才能弥补涨价后的消费者流失,对零售商而言,如此这般,倒不如不提价的获利。品牌、分销和加盟的三级流通模式是品牌快速扩张时代的产物。品牌步入成熟期,扩张将处于停滞的状态,品牌要继续发展,有的会选择多元化延伸,有的会进行品牌重塑,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但是,溢价空间是有限制的,稍有不慎,将让品牌元气大伤。除此之外,压缩渠道成本,改善供应链,将成为新的选择。2011年,有某知名品牌清退加盟商开设直营店的消息,引得业内竞相关注,相信这不是品牌方一时头脑发热的抉择,后来者或将越来越多。

中国制造的性价比下降,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上涨不假,但商品流通环节过多才是性价比缺失的主要原因。重构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或者消灭中间环节,直接给消费者提供性价比出众的产品,将开启品牌与消费者的新关系时代,也将开启品牌精细化扩张之路。有不少企业,喜欢将某类品牌的轻资产运营案例带入自身。轻资产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是这并不是品牌成功的根本所在。反倒是某些品牌的快速供应链,和扁平化的销售渠道值得服装界同仁们研究。试问,如果ZARA们采取品牌、分销和加盟商三级供应链模式,其又将如何?

多开店战术或将失效

曾经,服装行业奉行小城开大店,大城多开店的渠道包围战术,用规模战把竞争对手抛到身后被众多企业捧为成功宝典。当年,品牌的认知度相对较低,通过店铺形象和数量参与到品牌的打造过程中,既打造了品牌,又快速扩张满足了区域消费升级的需求,奠定了品牌的江湖地位。经过近10来年的渠道追赶,有不少品牌店铺数量超过4000家,渠道总体保有量从不足转变为渠道过剩。眼下,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成熟,对品牌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消费行为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对品牌营销,设计,甚至做工等环节更为关注,消费忠诚度逐渐提升,消费者不会因为店铺开在他家门口,方便消费而去选择这个品牌。消费者的消费主张升级了。

光棍节,一个知名品牌的网店,一天能销售3000多万元,而这大约相当于20家服装品牌标准店1年的销售额。可能有些朋友要说,3000万元的销售是偶然现象,但是与20家标准品牌店1年的费用相比,一个网店一天的费用小的可以用小数点表示。店铺数量上规模,也意味着经营费用成倍增加。做生意,需要一个性价比高的方案,同时经营的观念也要升级,与其像洒芝麻一样的开多店,还不如集中力量去重点突破一个店铺。老板们的经营观念突破了。

前文有讲到,随着单品牌受渠道规模的限制,业绩成长遇到瓶颈,品牌厂商通过增加品类,甚至增加补充品牌,延伸原品牌的消费群覆盖面,延伸年龄段覆盖面,延伸品类在不同场合的需要,甚至延伸价位带的覆盖面,试图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一家人,一站式购物的消费场所。品牌厂商们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品类扩张,SKU的增长,需要更大的陈列面积。另外,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升级,消费者对购物的环境要求更高。开大店,让消费者有足够的选择面的同时,也给卖场带来了更佳的消费体验。某些大店的新品秀,时尚沙龙受到消费者青睐,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大店优势的一个侧面展示。过去,服装专卖,从多店制胜中走过,未来将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店时代即将启程。

困难与挑战同在,或抱怨,或思辨,总要面对。

上一篇:服装生产企业的品牌之路(二) 误区 下一篇:风格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