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类非营利组织的政府补贴政策

时间:2022-10-11 03:58:07

浅析文化类非营利组织的政府补贴政策

摘 要: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在非营利组织急速发展的形势下,文化类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与引导,尤其是运转的启动资金和项目补贴。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化类非营利组织在运用各项现有的政府相关补贴政策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优化政策以促进文化类非营利组织更健康地发展,提高政策细则的惠及面和覆盖面。

关键词:文化类非营利组织;政策优化;政府补贴;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59-02

文化类非营利组织是指以艺术、文艺活动,文化普及为组织的活动主体,因追求共同的文化需求或者理念而建立的社会团体,但不包含国家文化类相关的事业单位,主要指不以营利为目地从事文化经营或者文化活动的社会组织。目前,以上海市为例,文化类非营利组织在各项政府补贴政策中没有直接的,针对性的补贴办法,处在一个略显尴尬的情况。下面简要分析几个相关的政府补贴政策,从而提出完善性的建议和意见。

一、《上海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扶持资金补贴办法》

此办法是市文广影视局用专项资金支持民营院团演出场租补贴、创作演出补贴、参加重要演出补贴、民营院团演出奖励、民营院团人员培训补贴制订的办法。

虽然这个扶持政策瞄准了文化类团体,其目的也是“更好地繁荣与活跃上海演艺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这与文化类非营利团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责任相一致,政策扶持的针对性明确,扶持力度大。尤其是“演出奖励”这一补贴的申报条件是“必须为非营业性演出”,即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演出。

但同时此办法的首要申报条件是要在本市登记注册并持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民营院团,这一门槛设置倾向于以营利性为主的民营类院团,对非营利性的文化类社会团体指向性不明确,从“补贴办法”的要求来看,只有具备营业性演出资质的文化类非营利组织才能符合此补贴政策的要求,限制性很大,而且一般被允许进行经营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对经费补贴上的需求没有纯公益型的组织来的强烈和迫切。如果此扶持政策能进一步放宽至在本市注册的文化类非营利组织,相信对民间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以及已经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繁荣会有更大的推进作用和指导意义。

二、市、区级公益招投标

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关于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实施公益招投标的意见》规定,从2009年起, 上海市民政局在本市开展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工作。从试点区域开始现在已经推广至整个上海市。

公益招投标是侧重“招”和“投”,即由出资方提出明确的公益服务项目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各公益性组织参与公开竞标,中标者获得项目经费资助,同时也可以利用项目树立品牌效应。

其目的在于培育一系列深受社区群众欢迎的优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扶持一批有能力、讲诚信、专业性的社会公益组织;激发社会各界关注社区服务、社会力量投身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公益招投标中文化类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性有一定局限,目前上海市开展的项目类别共有五大类:社区安老服务、社区济困服务、社区扶幼服务、社区助残服务、其他社区公益服务。

项目中的文化服务只局限于老年人文化活动、残障人士文化娱乐团队建设这两类,回顾以往实际的招标项目,文化类非营利组织基本都是投标于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但实际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不单只是社区老人急需。自主社区的文化建设需求是各年龄段居民日益增强的一个热点,迎合此热点开设一个专门的社区群众文化服务项目,对社区的老中青文化服务需求都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社区中也存在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社团培育、社区文化表演指导等多种形式的需求。把各类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集中在一个类别项目进行招标,也会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类非营利组织投身于此公益项目中,可以更好的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社区文化建设,同时也资助和扶持了相关文化类非营利组织的成长。

三、市、区级公益创投

公益创投区别公益投标的地方是侧重于“创”字,即由公益性组织自主发现社区居民的需求,创意地设计出既符合需求又暂时不存在于现有项目种类中的公益服务项目。

从公益创投的定义可以看出公益创投是公益招投标的补充形式,旨在吸引小型的社团组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优秀资源,投身于公益项目。

但创投申请表中仍限定了四大服务类别,分别是为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帮困服务,依然没有直接的文化类别服务,对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群众文化服务没有给予最大的认可。

可喜的是 “创投”的灵活性优势在于――在规定了“参与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的公益性组织必须是正式注册登记的法人组织”的同时,允许项目“可以由非法人组织创意设计,但必须与本市注册登记的公益性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并以该组织名义参赛”。这对于小型的或者没有实行注册登记的文化类组织是一个契机,只要认准了良好资质的合作伙伴,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弥补合作方的所缺,合力完成项目,同样可以获得相应的项目资金补助。这对于孵育自身组织是有利的,因为一旦有了高级别的项目操作经验,便增加了自己日后独立参与项目的可能性。

目前各类区级也开展了区级“创投”项目,申报等方式基本参照市级模式。

四、区级社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资金补贴和奖励

根据静安区出台的《社会组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5A奖励8万,4A奖励5万,3A补贴1万,2A补贴8千,1A补贴5千,评到等级的组织年检中免去财务审计,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优先。

2007-2012年静安区共有48家社会组织获得规范性建设评估等级,其中五A级8家,四A级18家,三A级20家,二A级2家,一A级1家。涉及15家业务主管单位。

由数据可见,48家等级评估中,其中属于文化类相关的非营利组织只有2家即只占总数的4.2%。

从以上数据可知,就某种意义上,说明文化类非营利组织比较松散,相比司法类、帮困扶助类,教育培训类等非营利组织的成规模化规范化程度还有比较大的距离。

但事实上按照《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从自我组织的规范化做起,不但能发展和完善组织的结构,更能直接获得政府补贴是一个好的办法。

五、区级社团组织年度评选和项目的奖励补贴

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每年评选“突出贡献社会组织”、“最具创意社会组织公益品牌项目”,并给予静安区年度突出贡献社会组织奖励20万元;给予年度最具创意公益品牌项目奖励3万元。

申报对象填写《静安区年度突出贡献社会组织、年度最具创意公益品牌项目申报表》,并根据评选办法进行自评。然后通过专家评审会,管委会专家组会对申报突出贡献社会组织的申报对象的党建工作、组织运作、区域贡献、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台账检查,对申报最具创意公益品牌的申报对象从创新意识、实践意义、实际成效等方面进行台账检查。

这两个评选的评比环节和限制都比较小,奖励额度也相对较高,尤其是“最具创意社会组织公益品牌项目”是针对平时补贴不到的社团组织的一个政策补贴的机会,作为一个补充政策吸引了不少各类社团参与评选,对于文化类相关的非营利组织来说,可参与性较强,且创意类项目对于文化类相关的非营利组织的强项。

参考文献:

[1]孙燕. 以“三社联动”为基础大力开展社区公益创投[J].社团管理研究, 2012, 1.

[2]静安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材料[C].静安区社会团体管理局,2013.10.25, 44-45.

上一篇:关于提升当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质量的对... 下一篇:运动健将玩儿的就是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