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轻音乐的应用及干预

时间:2022-10-11 03:14:26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轻音乐的应用及干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轻音乐的应用及干预

每一位将要面临手术的患者都具备着相同的心理状态,即紧张、恐惧、焦虑不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由术前急性疼痛和应激,导致出现全身肌肉收缩、寒战、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给麻醉医生或手术者带来诸多不便。音乐疗法是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手段[1]。通过使患者在手术中享受优美的音乐来放松自身紧张情绪,转移对手术的注意力,缓解其对疼痛的敏感度。本科于2008年始,将轻音乐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1月—20011年12月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其中男性18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女性30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为66.3岁,均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意识清楚,心理听力正常。

1.2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音乐组和对照组。对于音乐组患者,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d到病房进行探视,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有关注意事项,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了解音乐组患者对音乐的好爱,同时向患者介绍几种轻音乐,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种作为该患者在手术时的背景音乐;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探视。2组患者入室后均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并记录。音乐组患者于入室后5min时开始播放轻音乐,向患者介绍背景音乐的内涵,引导进入意境,以增强疗效;手术室人员于术前1d根据患者自述喜好的音乐类型准备多首音乐,使用小巧玲珑的mp3播放,既好安置又好保管,选择质地柔软的海绵耳机,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告知患者如有所需,可口头转达护士,耳机音量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根据患者的要求调节。对照组患者则常规麻醉、手术。

1.3 效果评价:①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②患者自述中紧张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回访情况)。③伤口疼痛级别分为:0级(不疼痛);1级(有疼痛感觉,活动后明显);2级(静止时即有疼痛感觉,可耐受);3级(疼痛感觉明显,不可耐受,需用药控制);4级(疼痛影响正常生活及睡眠)。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比较(见表1)

2.2 术后回访情况:音乐组患者:精神状态好,自述切口疼痛为0级,无其他异常情况,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无渗血。患者表示术中播放轻音乐能放松心情,减轻压力,转移对手术的注意力,疼痛感觉不明显。对照组患者:精神一般,自述切口疼痛1级,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无渗血。患者反映术中有很大的敲锤声,有恐惧感,感觉对较长时间的手术强迫不适应,术中焦躁不安,有疼痛感。

3 讨论

3.1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多为老年人,其心理状态也各有不同,术前多为悲观、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思想负担重。此类手术多采用椎管内麻醉,术中患者神志清楚,手术器械的敲捶声或医生对手术的商议声、叹息声都会加重患者的紧张、焦虑程度,引起患者焦躁不安,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术野出血增多等不利情况。

3.2 音乐治疗是科学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2]。术中播放优美的轻音乐,能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通过神经结构和人体内脏及躯体机能起调节作用,从而达到镇痛、镇静、调节心率、降低血压、改善肌肉紧张度的效果[3]。和谐悦耳的音乐旋律能直接改善精神状态,转移人的注意力,使患者放松,减轻紧张、焦虑,从而调节其呼吸、循环、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4]。不同的音乐风格也将给不同年龄创段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故应让患者自己选择喜好的乐曲,以利于其情绪、心态的稳定。

3.3 本研究对24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在手术当中给予轻音乐干预,通过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和术后患者自述紧张程度、术后回访患者恢复情况的综合评价,认为优美动听的乐曲可使人们产生安宁、愉悦的心情,缓解紧张焦虑的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理压力,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顺利完成。

4 小结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等手术中播放轻音乐可解除患者精神压力,转移注意力,保持较平稳的心理状态,顺利配合医生院成手术,且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在手术室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便于应用和推广。

上一篇:基于地域文化的 城市家具 设计研究 下一篇:论雕塑材料与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