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股东若干法律问题阐释

时间:2022-10-11 02:22:07

控制股东若干法律问题阐释

[摘 要] 依据其持股比例的不同,控制股东包括绝对控制股东和相对控制股东两类。相对多数持股的股东仅在具体交易中与公司具有事实上控制、支配关系时才构成相对控制股东。对控制股东进行法律规制既具有现实原因又具有理论基础。应区别绝对控制股东和相对控制股东使其承担不同程度的义务与责任,对绝对控制股东应采直接规制模式,而相对控制股东采间接规制模式。

[关键词] 控制股东 绝对控制股东 相对控制股东 股东义务

现代公司建立在资合基础之上,股东大会进行表决的一个基本原则即是资本多决制。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基于其所持有的股份行使表决权。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来自于其出资或持股。由此,控制股东往往可以利用其股权优势,操纵公司股东大会,甚至是利用股权施加压力影响董事会,使其作出有力于控制股东的决议。因此,法律应当对控制股东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与规范。

一、引言

新《公司法》首次明确规定了控制股东含义,并且同时采用了持股比例的客观标准和产生重大影响的实质判断标准然双重要求,虽然概念中所谓的“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应以何种标准来界定还有待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进一步予以明确,但这一规定为将来对控制股东进行法律规制奠定了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即使持有表决权的多数也不必然带来义务,除非持有人实际控制公司。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分情况讨论。对于绝对控制股东,应基于其所持股份形成的控制地位认定,而不能把是否行使控制权作为作为认定控制股东的构成要件,否则可能使我们对控制股东进行特殊法律规制的设想失去意义。但是对于第二种情形,持有相对多数股份的股东是否必然成为控制股东,则考量股东行使控制权的事实或许更具有合理性。因为股东所持有的股份相与其他股东相比仅是相对多数,基于相对的、非明显的数量优势却要承担与绝对控制股东相同的特别义务与责任,似乎有些过于苛刻。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在相对控制股东的认定上秉持的个别交易原则(spacial transaction rule),即综合考量相对多数持股股东在特定交易中的影响力来认定其是否构成控制股东。如果一个股东仅持有一个公司相对多数的股份,通常不构成控制股东,但是如果该股东在某一具体交易中与该公司之间存在事实上的控制、支配关系,那么将构成相对控制股东。

对于公司法 “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定,在笔者看来应当将董事会也包括于内。因为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力大多为董事会所享有,控制股东可以以控制董事会的方式间接控制公司。因此,在以特定交易为基础认定相对控制股东时,多数持股股东对董事会所施加影响也应作为考量因素。

总之,在理解控股公司时只要满足持股和控制两个基本要素即可。至于对“控制”一词如何理解,则应当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把握:首先要满足主观标准,即是股东是具有支配公司的意思;其次是客观上对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实施了控制,通常表现为对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施加影响或直接操纵,将控制股东自身的意志贯彻于公司决议。

二、对控制股东法律问题之实证分析

虽然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股东的行为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意志,而不应附加其他条件或课以其他特殊的义务。但是,公司法对控制股东进行法律规制是具有合理基础的,主要体现为其现实性基础和理论性基础。

1.现实性基础分析

现代公司建立在资合基础之上,股东大会进行表决的机制是一股一权、股份平等的资本多决制原则。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基于其所持有的股份行使表决权。“但是这种形式平等造成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资本多决制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异化。多数资本持有人的意思表示吸收了少数资本持有人的意愿,而导致少数资本的股东不得不遵从大股东的意愿,形式平等的资本多决制最终导致事实上的不平等,并因此而给大股东滥用资本多决的权利留下空间。”作为资本多决制原则例外的累积投票制也仅在选举董事、监事时有选择适用的余地,并不能解决股东大会决策中出现的异化问题。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扩展市场份额,企业的发展趋向于集中。“或基于资本参加,或基于人事支配或基于契约上的关系,而在经济上行成具有统一支配与统一经营下的单一生产组织。”在公司集团化发展的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商业活动也日益复杂化。控制股东利用子公司或者公司集团内部利用成立控股公司的手段来达到业务上或财务上目的的现象屡见不鲜。控制股东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常常导致其滥用其控制权,侵害到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当前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控制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规避法律、转移利益。公司法第21条仅原则性规定了公司控制股东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者对造成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缺乏配套规定和具体措施的情形下,该条文之实际运行效果有待考量。

此外,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高度集中股权结构及其由此造成的制约机制乏力,也是我国特殊经济背景下对控制股东进行法律规制的紧迫要求。

2.理论性基础分析

理论法学认为,权利与义务相应而生。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虽然持有多数的表决权并不必然引起义务,但控制股东有能力控制公司的经营决策,相对于中小股东而言,握有更大的权力,也因之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更大的控制力却带来着更多的义务,更重的责任。

美国关于控制股东义务的学说,获得最为广泛接受的是受托人地位说,即认为控制股东与公司及弱势股东之间存在事实上的信托关系。他们之间虽然没有约定的信托关系,但从事实上和外部来看,弱势股东和控制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弱势股东处于信息弱势,这一点和信托关系相同,可以认定为是事实上的信托关系,因此可以由法律直接课以义务,这是法律强行干预的结果。该理论能够直观地反映控制股东与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关系,使对控制股东课以特别义务与责任更具有合理性。

三、控制股东运作机制之学理解读

当前普遍存在的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利益,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侵权造成损害,此种情形应以民法上的侵权责任进行追究,不在本文讨论之内。另一类即是通过关联交易等间接侵权行为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此种情形则应通过公司法予以规范。新公司法对此作出了原则性地规定,公司控制股东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且造成损失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对控制股东关联交易进行规制时,各国立法又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根据规范着眼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直接规制模式和间接规制模式。所谓直接规制模式,是指控制股东对其通过关联交易盘剥从属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直接承担责任,从而达到规范控制股东关联交易行为的目的。这种模式建立在企业集团化的基础之上,例如德国股份法上的康采恩制度,法律提供公司选择建立合同型康采恩或是事实性康采恩,对其进行不同的法律规范,两种不同的康采恩形式都要求主公司对损害从属公司及其中小股东的行为直接承担责任。有学者将德国股份制康采恩法理解为保护法,认为“康采恩法尤其要防范企业从属性与康采恩状态给局外股东及债权人带来的风险。”

间接规制模式是指对控制股东问题并不直接立法进行规范,而是在特定情形下将控制股东视作董事,使其承担董事应负的义务和责任。此种模式在日本法上即是“事实董事”制度,在韩国法上则是“指示业务执行者责任”制度,而在英国法上则有相应的“影子董事”制度。

控制股东承担特别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不在于其股东身份,而是出于其享有的控制权力。对绝对控制股东而言,由于其持有的股份超过了其他所有股东的总和,对公司决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此,无论控制股东是否运用其控制地位影响公司决策,都应当对公司承担特别受信义务。与此同时,绝对控制股东在关联交易中基于此控制、支配权的行使而给公司及其中小股东造成的损失,控制股东应当直接承担责任。若控制股东在事实上并没有恶意滥用其控制地位,此种责任应当转化为对公司及中小股东的补偿责任,在损失确定后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偿。而相对控制股东,由于其持股仅具有相对优势,对其课以绝对控制股东的特别义务未免过于苛刻。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相对控制股东不必承担特别受信义务,而仅在相对控制股东在具有支配、控制关系的特定交易中事实上滥用了其控制力的情形下,将相对控制股东视为董事,使其承担董事应负的义务与责任,对滥用控制权的行为向公司及其他外部股东承担进行赔偿。

参考文献:

[1]何美欢著: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3页

[2]汤欣等著:控制股东法律规制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3]施天涛著: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4]朱慈蕴:资本多数决原则与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8页

上一篇:浅析中国新经济形势下税收司法存在的几点问题 下一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员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