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创新教学

时间:2022-10-11 01:54:24

论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创新教学

摘 要:初中是学生生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思想与心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和素养都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围绕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教师应该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积极地对教学进行研究,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创造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为学生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环境对于人的心理状态和大脑灵活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使得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成长,教师应该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语文课堂环境,从而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比如,进行古代诗歌讲解时,在刚开始讲解的时候,讲述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或者是与作者有关的新奇有趣的故事,这种幽默的课堂引导可以改变学生心中语文枯燥的形象,推动他们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其次,教师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学生一起想象作者创造文章的心情,根据想象的结果找一些相似的歌曲在班级进行播放,带领学生在乐曲中进行诗文的阅读,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融入课文中去,为他们全神贯注地听从教师的讲解打下基础。接下来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积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丰富多彩的颜色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通过动画或图片将学生带到诗中的情景,身临其境地感觉诗中的意境,使得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上的投入力度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后教师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讲课状态,古诗文对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要使用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上课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提问一些有趣的问题,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推动课堂气氛的活跃度,讲解的时候尽量面带微笑,使学生可以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使得他们的心理上更加放松。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产生之后,接下来就是关于课文的讲解过程,以往教师都是根据课文内容逐字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的每一个细节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时间久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没有了教师的引导他们的思维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不利。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应该使用一定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设置一些探究式问题,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寻找不同的回答视角,以此得到不同的答案,使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语文的魅力。但是教师不能被这种积极的课堂所迷惑,因为很多时候回答问题活跃的都只是几名学生,很多学生都把自己隐藏在课堂的角落中,教师要注意对于这类学生的培养,使得他们也可以享受到完美回答问题的成就感,推动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其次,针对于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首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和语文基本功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保证每一个小组的实力均衡,然后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课上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对每一个小组进行提问。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通过小组研究问题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教师还要设置优胜小组的称号,用这种方式刺激学生互相竞争,提升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在每一个小组设立一个组长,让组长带动小组内每一个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保证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最大的影响。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寻求合适的教学场地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作出积极的铺垫。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地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因为很多时候学生不喜欢自己学习语文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如何快速有效地找到一篇文章的切入点,当他们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之后,学生课余时间对于语文学习的投入力度就会大大增加,这也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作出积极的铺垫,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初中是一个人兴趣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积极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语文,新课改后,教育部门提高了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要求语文教学方式要进行创新。所以,初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发展,而且对于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也可以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曾兴.洞悉课堂教学视角迸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07).

[2]吴江辉.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3).

作者简介:马良艳,女,1979年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阿龙山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上一篇:浅谈“先学后教”在初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例谈分类法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