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06 10:40:45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教育实践表明:如果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及质量。结合教学经验,就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要优势以及应当注意的具体事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数学;优势;注意事项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其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应当加强数学教学内容同信息技术的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借助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实现对于数学本质的更好认识。”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何显著优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又当注意哪些具体事项呢?以下,笔者将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一改以往教师单纯依靠口授进行知识讲解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整体上呈现更加灵活多样、多姿多彩等特点,而且其本身兼具的直观性、立体性、形象性特点还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感官效果,这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诱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如,在“函数的概念和图象”这节内容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别出心裁地利用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显微镜下流感病毒的快速分裂过程,并在动画的结尾处向学生展示流感病毒分裂次数同其分裂个数这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实现新课的巧妙导入,而且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很显然,这将为接下来数学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于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帮助学生深化对于知识点更好认识与理解的同时,切实提升其实际学习效果与质量。如,在“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受时间与材料等多重因素的限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真正重复进行多次的探究实验。也正因为如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成为模拟实验进行探究的有效途径。以抛掷硬币,研究其正面、反面分别出现的频率为例,刚开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模拟实验中,硬币出现正面与反面的频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可是随着次数的累计增加,特别是400次之后,硬币出现正面与反面的频率逐渐趋向接近,并大致稳定在各自50%左右。如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模拟试验就将原本抽象、复杂的事物简单、直观化,为帮助学生实现对于“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这一数学知识点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二、高中数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广与提倡,众多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纷纷走上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道路,但由于方法不得当,其很容易走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误区。

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想切实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以此改善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必须从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主观认知情况出发,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真正做到根据内容确定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切不单纯考虑现代信息技术课件的美观性与多样性,其后果只能是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贪图现代信息技术大容量的传递特点,一味地将众多信息灌输给学生,这将导致学生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与思考,而导致他们很容易对现代信息技术所传递出的信息无法产生足够深刻的印象与记忆,从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要想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必须牢记“从数学学科教学需求出发”这一原则进行多媒体技术等的灵活运用,避免仅仅以信息技术装潢数学课堂“门面”,因为这其实也是变传统的“教师灌输”为“现代科技灌输”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其实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只有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有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灵活运用,这样,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真正发挥出其优势与作用,并切实推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姜有军.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9(05).

作者简介:王圣国,男,本科,就职于江苏省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上一篇: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 下一篇:在掷实心球教学中场地设计的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