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浅析

时间:2022-10-11 01:11:09

长期投资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浅析

摘 要 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获利指数是长期投资项目评估中的三种贴现指标,由于考虑了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在长期投资决策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三个指标本身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指标之间者有时会出现矛盾冲突。本文对这三者固有缺点以及出现矛盾冲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最优指标。

关键词 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获利指数

一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概念及计算方法

1.净现值(NPV):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后的余额。计算方法:

式中:NPV-净现值;

NCF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K-贴现率(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

n-项目预计使用年限;(第二个公式中为项目计算期)

C-初始投资额;

CFATt-第t年的现金流量。

下面公式中的符号意义与此相同

2.内部报酬率(IRR):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投资评价指标,是指一个项目实际可以达到的最高报酬率。计算方法:

3.获利指数(PI):投资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的比值。计算方法:

二、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利弊分析

从整体来看,与非贴现指标相比,三种贴现指标的优点是:1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2是考虑了项目计算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3是考虑了投资风险性,因为折现率的大小与风险大小有关,风险越大,折现率就越高。缺点是:三种体现指标的计算都要用到净现金流量,净现值和获利指数的计算要用到折现率,而净现金流量的测量和折现率的确定是比较困难的。

从各个指标来看, 内部收益率的优点是能体现出项目内在价值的数值。内部收益率本身不受资本市场利息率的影响,而是取决于项目的现金流量,是每个项目的完全内生变量。因而当资本成本未定,NPV 和PI 无法使用时,IRR 则可以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前提下,既给出项目可行的信息又揭示了项目能达到的收益水平,因此,它具有自身的独特优越性,是项目评价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是,内部收益率不能用于非规则项目决策,因为在非规则项目中,由于每年净现金流量的符号改变多次,会出现多个内部收益率,无论以哪个作为决策标准都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

获利指数优点是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我们可通过运用PI 法则对独立项目进行排序。

净现值反映了项目各年的现金流动情况和项目可达到的总收益规模,并对现金流量进行了合理的折现,而且接受净现值为正的项目符合股东利益,因而它是投资决策中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被用于独立项目间的排序问题。但是它在结合IRR 和PI 后,更能对投资项目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

三、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决策标准

1.独立项目决策

独立项目决策原则:净现值NPV≥0,获利指数PI≥1,内部收益率IRR≥ic,其中ic为项目的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

2.互斥项目决策

在多数情况下,运用三种指标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差异,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1)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不一致

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A 投资规模不同,当一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大于另一个项目时,规模较小的项目的内部报酬率可能较大而净现值可能较小。B 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不同。有的项目早期现金流入量比较大,而有的项目早期现金流入量比较小。由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 (1+i)t 会以指数形式呈现递增趋势,这样如果现金流入量大的发生在时间序列的后面就会与较大的(1+i)t 相配比,净现值的计算结果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净现值就会较小。从根本上说,之所以会发生这种问题,是因为“再投资率假设”,即两种方法假定投资项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时,会产生不同的报酬率。净现值法假定产生现金流入量重新投资会产生相当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利润率,而内涵报酬率法却假定现金流入量重新投资会产生相当于内部报酬率的利润率。

(2)净现值和获利指数的不一致

不一致的原因是由于净现值是用各期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减初始投资得到的,是一个绝对数,而获利指数是用现金流量现值除以初始投资,是一个相对数,当初始投资不同时,二者就有可能产生差异。

当出现差异时的决策原则是:如果互斥投资项目间的投资期和贴现率相同,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决策:①通过比较净现值,选择净现值大的投资方案;②通过比较增量净现值,选择增量净现值大于零的;③通过比较增量内部收益率和贴现率,选择增量内部收益率大于贴现率的;④通过比较增量盈利指数与1的大小关系,选择增量盈利指数大于1的。其实,由于此时投资期和贴现率相同,各种比较方法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但是当互斥项目间的投资期或贴现率不相同时,项目之间的内部报酬率和盈利指数不再具有可比性,此时上述提出的决策原则就不再适用了。具体采用何种评价法则,则要看企业更重视什么,如果是着眼于长远的经济利益,则采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如果是着眼于短期的经济利益如更重视资金的回收速度则采用获利指数,如果是更重视项目产生资金的效率则采用内部报酬率。

参考资料

[1] 《财务管理学》主编:荆新、 王化成、刘俊彦。

[2] 《项目评价指标在项目评估中的矛盾协调问题研究》王莉捷《会计理论》。

[3] 《内含报酬率指标固有缺陷的成因及对策》林丰岩,山东经济学院。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探析 下一篇:卷烟工业企业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卷烟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