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夏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度试验简报

时间:2022-10-11 12:42:13

扶风县夏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度试验简报

摘 要:为了探索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情况下的抗逆性及产量表现,寻求适宜的留苗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夏播期间我们开展了夏播玉米不同品种两因素四水平三重复不同密度试验。

关键词:玉米 密度 试验 简报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情况下的抗逆性及产量表现,寻求适宜的留苗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夏播时我们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安排,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开展了两因素四水平三重复不同玉米品种密度试验。

一、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杏林镇浪店村北庄组醋周应示范田。示范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生产条件优越,前茬为小麦。播前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碱解氮83mg/kg,有效磷27mg/kg,速效钾104mg/kg。供试品种为:郑单958、陕609。试验设置:亩留苗3000株、4000株、5000株、5500株4个密度;试验设8个处理,3次重复, 24个小区。小区排列采取列区设计,以品种为主处理、密度为副处理,小区按6行区等行种植,行距60cm、行长7米,小区面积25.2平方米;密度处理顺序排列。留苗密度基本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留苗。郑单958亩实际留苗3369、4070、4977、5653株;陕609亩实际留苗分别为3334、4088、5057、5750株。

二、试验田间管理措施

试验于6月15日麦收后人工点播。全生育期共施肥3次。第一次7月8日,亩施尿素17.4kg、过磷酸钙80公斤;第二次7月28日亩追施尿素13公斤;第三次8月11日亩追施尿素13公斤。7月18日灌水一次。7月3日用敌百虫毒饵防治粘虫,出苗后开展了田间化学除草。10月7日收获。

三、调查方法

植株性状调查每小区在中间两行连续调查20株;空杆和倒伏每小区连续调查50株,计算空杆率和倒伏率;产量每小区取中间四行每隔3株取1穗,共取20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分析。

四、植株性状及产量调查结果

1.植株性状表现

1.1株高:郑单958随密度增加植株高度有所增加, 3300、4000、5000、5500株高度依次为244cm、243cm、245cm、248cm;陕609随密度增加株高无明显变化。

1.2穗位高:郑单958、陕609随密度增加穗位均有所增加。3300、4000、5000、5500株穗位高依次为106.1cm、104.5cm、105.5cm、108.9cm;郑单958亩留苗密度5500株时,分别比3300、4000、5000株增加2.8、4.4、3.4cm;陕609亩留苗密度3300、4000、5000、5500株穗位高依次110cm、117.2cm、120cm、131cm,亩留苗密度5500株时,分别比3300、4000、5000株增加14.7、13.8、11cm,穗位高度增加明显。

1.3穗长:郑单958穗长随密度变化差异较小,最长的为18.4cm,最小的为17.4cm,结实穗长依次为14.8、14.6、13.2、13.1cm,以3300株结实性最好;陕609穗长随密度变化差异较为明显,3300株的穗长最大,平均为18.4cm,结实穗长依次为14.9、13.8、13.4、12.5cm,同样以3300株结实性最好。

2.空杆率和倒伏率

郑单958所有小区均无空杆和倒伏;陕609密度3300、4000株的处理均无空杆和倒伏,而5000、5500株所有小区均有倒伏和空杆,倒伏最大的达到30%,最小的也达到10%;空杆率最大的达到30%,最小的也达到5%。

3.产量结果

从产量调查结果看,参试的两个品种均随密度增加产量有所变化。“郑单958”3300、4000、5000和5500株,产量分别为367.8kg、383.2kg、468.2kg、532.2kg;陕609密度3300、4000、5000、5500株,产量分别为310.9kg、354.4kg、341.9kg、439kg。两个品种密度最大的产量最高。

五、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郑单958无病虫害发生,无空杆和倒伏,综合性状较好。5500株的产量最高,平均亩产532.2公斤。陕609 虽无病虫害发生,但5000株和5500株处理在生长后期均有倒伏,该品种在5000株以上,授粉不良,空杆率较高。随密度增加产量有所提高, 5500株处理产量为439公斤,在4个密度处理中产量最高。综合分析由于2011年玉米生长中后期阴雨寡照持续时间较长,对产量形成有一定影响。在特殊气候影响下,两个品种未能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尤其是陕609产量普遍较低,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

作者简介:杜汶鞠,1971年5月出生,本科,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农艺师。

上一篇:沾化冬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下一篇:牡丹区发展庭院经济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