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师生阅读的积极意义

时间:2022-10-11 12:00:05

例谈师生阅读的积极意义

阅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丰富我们的生活。每一个人才成功的背后都是从小时候的阅读开始,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最初的起步也正是从阅读开始。所以阅读真是一个影响人一生的重要事情。

在教育实践中,针对现在很多人阅读兴趣低、文化积累少,往往忽视身边优秀资源的现状,我和大家一起进行了一次美文品读。选用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这并不是我们学生的课文,但是我拿来和师生一起品析。

全文第一段写海潮的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好汉;第四段写观潮情景。

如果仅仅从整体看,我们能感受文章以海潮为线,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方法,以及主次分明的结构。但是这毕竟有些抽象。在课堂教学切入正题之后,我把第一段设计为一道阅读题,回答问题,让学生寻求答题方法。

观潮(周密)

浙江三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正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1、结构上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议论呼应的句子是:杨诚斋诗云……

2、从哪些方面写海潮:a形:线、城、岭……b色:银线、玉城、雪岭……c声:大如雷霆……d势:震撼激射、吞天沃日、雄豪……

3、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如银线)、夸张(吞天沃日)、引用(杨诚斋诗)。

4、描写顺序:总分结合,从远到近。

5、抓住特点的词语品析:吞、沃……

6、词语解释:既望,方、云,既而……

简短的一则短文,几乎涵盖了学生常见的阅读题型,知识点清晰。紧接着的第二段,非常适合于指导写作。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学生作文要善于突出重点,展示精彩。而场面描写正好满足这一要求,在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一句总述:“每岁……水军”,然后从几个方面展示:船只数:艨艟数百,水兵技艺:“如履平地……”,激烈场景,声势浩大:“水爆轰震……”动景之中突然“烟消波静”,展示一幅优美的静景。动静相衬的写法,使文章别有生趣,也符合读者的审美习惯——“文似看山不喜平”。“乘”、“弄”、“标”、“舞”用词准确生动,“既而”“并”使行文条例清楚,“倏尔”一词刻画形象深刻,许多描写的方法在这里都可找到。

针对本段的阅读理解,可以进行场面描写的仿写。如放学门口,运动场上、商场促销……。学习抓住词语准确表达、动静相对等手法。

文章第三段象电影特写,将一幅风景画从宽广的大场景,拉近为特写,突出“弄潮儿”“溯迎”“出没”,令人眼花缭乱。第四段写“观潮者”盛况,侧面烘托江潮之美。这些都是写作中布局谋篇的惯常手法,如借鉴仿写,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里,用其它学生的教材拿来给特殊学生辅导,实,在是难得的好资源,拿来给老师学习培训,一样被他们欣然接受,教师挖掘教材的内涵,探究指导学法,可以让他们的教学精彩纷呈。

教育是一个价值引领的过程。阅读文化的引领、学习方法的探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但是资源就在我们身边,特别是今天网络给我们提供快捷精彩的同时,往往容易让我们忽视书籍。因此,就更需要我们重视阅读,需要以积极健康的阅读文化来引领风气。

(作者单位

湖北省当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上一篇:学会倾诉 第11期 下一篇:乡土生活与地理教学效率